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制造”利潤在被誰吞噬?

2010-7-24 13:1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葉檀
    ●●更可怕的是,由于物流與銷售環節同樣落后,由于上游資源性企業的壟斷性定價,中國的制造企業只能成為高效低利的國際打工者。
    中國制造企業歷盡艱辛,雖然有著世界上最快速的流水線和最勤勞的工人,雖然擁有產出增長速度156%的輝煌,卻面臨銷售利潤率僅為4.26%的窘迫。與此同時,由于產出增長過快,在出口市場上遭遇十面埋伏。
    原因之一是,這些企業正在被壓倒性的金融優勢與信息、物流等控制手段所壓榨。
    這一現象并非始于今天。由布羅代爾《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自由主義》所述可知,中世紀的歐洲,一方面佛羅倫薩、鹿特丹等地成為全球金融中心,而就在距離幾十英里的農村,卻成為有名的貧窮之地,因為被釘死在產業鏈的下游而飽受盤剝。這些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靠手工作業謀生,由于資金極度緊張,發展出一種包銷模式,即金融與終端產品包銷與運輸合為一體的大商人,在生產早期即行進入,提供資金甚至原料,同時約定產品必須以低于市場一半以上價格出售給他們。
    這些包銷者確實既承擔了風險也得到了巨額利潤,但生產者的利益被壓低到僅夠糊口的糧食和起碼的生產資料。這種利潤分配情況,決定了制造者永遠只能處于產業鏈的底部,強者恒強,弱者愈弱。商業生態鏈由此形成,制造者的弱勢地位,自古已然。因此,如當時的美第奇家族等金融資本家才是市場利益鏈條的決定力量,甚至法意國王都受制于他們。
    現在有能力配置全世界資源的是華爾街模式誕生的全球投資家,他們通過對于各種不同產業的投資,決定世界產業鏈條。與以往不同,當今的投資家可以輕松突破地理局限,并且以令前代金融資本家瞠目結舌的技術創新能力,高效地多層次地調動資金。
    從另一個角度說,資本力量不純粹是一種破壞性力量,而是一種有助于提高整體經濟效率的進步力量。這些投資家可以敏銳地發現優質企業團隊,并提供足夠的資金助其成長,資本市場的意義于此凸顯。我國首家在紐交所上市的生產新能源的民營企業無錫尚德能夠上市成功,全拜國際基金經理所賜。
    從宏觀上說,讓在世界資本市場上獨領風騷的國際投資家們統領各國金融未嘗不可,但從微觀上說,對于中國這么大的一個經濟體,失去金融控制能力是不可想像的。更可怕的是,由于物流與銷售環節同樣落后,由于上游資源性企業的壟斷性定價,中國的制造企業只能成為高效低利的國際打工者。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以現在的低效率國有商業銀行取代華爾街銀行家,或者以巨大的央企投資部負責人變身成的投資銀行家支配市場,將是個比華爾街模式的金融壓榨更壞的選擇。因為他們不僅無法避免金融壓榨,還會因為這些投資家低級的市場能力失去高效率的服務——這些形成中的權貴投資家習慣于倚仗巨大的資金優勢,在資本市場與民爭利;習慣于以往行政資源路徑配置下的低劣的資金運用方式,這使他們無法篩選出具有優質基因的高效率企業,從而降低中國制造企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中國制造企業難免一箭雙雕地嘗到金融壓榨與效率低下的雙重痛苦。
    中國制造企業想要提升商業生態鏈中的位置,除了反求諸己建立品牌等要素之外,還取決于他們所得到的公允的金融服務,一流的信息、物流等企業的支持,以及對市場而言更重要的制度支撐。就制造論制造,只能在食物鏈底層打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