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商業智能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2010-5-28 3: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商業智能與電子商務概述
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也稱為BI,通常被理解為將企業中現有的數據轉化為知識,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策的工具。這里所談的數據包括來自企業業務系統的訂單、庫存、交易賬目、客戶和供應商等來自企業所處行業和競爭對手的數據以及來自企業所處的其他外部環境中的各種數據。而商業智能能夠輔助的業務經營決策,既可以是操作層的,也可以是戰術層和戰略層的決策。為了將數據轉化為知識,需要利用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OLAP)工具和數據挖掘等技術。因此,從技術層面上講,商業智能不是什么新技術,它只是數據倉庫、OLAP和數據挖掘等技術的綜合運用。
電子商務始于北美,目前已經遍及世界各地,作為一種新的經營模式影響著各行各業,在企業的經營模式、政府的管理模式、商業的營運模式、人們的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進行看類似工業革命的一次信息革命。電子商務中的“電子”指電子商務技術,我們認為不是單純的將電子商務技術與商務活動結合,電子商務不是電子和商務的簡單相加,而是電子和商務的有效融合,電子和商務的結合并不必然地得到具有更高效率和效益的電子商務。
2.面向電子商務的商業智能管理系統的設計思想
面向電子商務的商業智能管理系統是基于智能管理系統和在線決策支持系統相結合的基礎上,將智能化、集成化、協調化、網絡化及在線決策支持的思想融入到傳統的商業計算機管理系統之中,使其能夠適應現代商業發展的規律與趨勢,為經營決策者提供更好的經營管理環境和決策支持。
(1)智能化。商業智能管理系統是集合人工智能、知識工程、模式識別、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技術,面向智能體的方法和技術應用于商業管理系統設計中,特別是從大量營銷數據和市場信息中收集和挖掘知識以及適應市場的變化。
(2)集成化。通過方法集成與技術集成的有機結合,實現功能集成,使商業智能管理系統不僅具有信息管理功能,而且具有決策支持、信息管理及商務處理的功能。
(3)網絡化。采用瀏覽器/服務器計算模式以及WEB技術,面向電子商務設計基于Intranet的商業智能管理系統,實現與Internet的無縫連接。為發展電子商務活動,開拓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網絡市場提供條件。
(4)協調化。采用廣義管理模型、多媒體人機智能界面和多庫協同軟件等智能管理系統的關鎂技術,設計和實現商業智能管理系統,不僅可為商業管理決策人員提供友好、自然的人機界面,還可以實現人機合理分工、人機智能結合,提供計算機支持的商業人員協同工作環境,實現基于廣義管理模型和智能優化的協調管理。
3.設計面向電子商務的商業智能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
3.1 數據倉庫技術
數據倉庫是體系化環境的體現,它是面向主題的、集成的、穩定的、不同時間的數據集合,用于支持經營管理中決策的制定過程,數據倉庫技術將分布在商業網絡中不同信息島上的數據集成到一起,存儲在一個單一的集成關系型數據庫中。利用這種集成信息,可以方便南家對信息的訪問,更可使決策者對一段時間內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事物的發展趨勢。
3.2 數據挖掘技術和數據導航技術
數據挖掘是按照既定的業務目標,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探索,揭示其中隱藏的規律性井進一步將其模型化的先進、有效的大量數據處理的方法。數據挖掘技術使數據倉庫成為決策支持的最好的工具,能夠幫助決策者從商業堆積如“山”、勢如“洪水”的大量數據中挖掘出隱藏著的規律性,以便支持決策者及時作出正確而科學的經營管理決策。
3.3 多庫協同軟件技術
為了實現商業智能管理系統的軟件技術,對數據挖掘;廣義模型、智能優化及多媒體人機智能界面提供軟件支持,需要應用和開發多庫協同軟件的方法和技術。多庫協同軟件是智能管理系統的軟件實現技術,是協同運行的、多庫一體化的軟件環境。它主要包括:多庫協同器和數據庫、知識庫、模型庫、方法庫、圖形庫、圖像庫、音素庫、語料庫、文件庫、動畫庫等及其相應的管理系統。
3.4 智能優化技術
在實際系統的優化中,基于數學模型的員優化方法往往難以實際應用,主要困難在于僅用數學模型難以描述實際的復雜系統,而且實際數據可能不準確、信息不充足。智能優化方法的類型取決于所采用的廣義管理模型,當集成廣義管理模型是由知識模型與數學模型構成時,相應的智能優化方法是知識推理與數學校算相結合的方法。典型的智能優化方法有啟發式動態規劃方法和自學非線性規劃方法等,可用于商業智能管理系統的優化設計和運行。
4.電子商務訂單實時智能處理案例分析
電子商務訂單處理需體現智能性與科學性,實現考慮社會化物流配送能力安排的電子商務訂單的智能處理。
(1)電子商務訂單實時智能處理流程分析
電子商務訂單實時智能處理,一方面,遵循人工處理訂單的過程即獲取分析訂單信息一為訂單確定供貨點,為訂單確定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在不能夠滿足客戶的情況下,與客戶協商;另一方面,結合人工處理電子商務訂單過程中供貨點定位、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選擇以及與客戶對話的經驗、知識和規則,進行實時智能處理。處理流程如下:
首先,需要獲取并分析客戶的訂購信息,明確客戶訂購的供貨定位以及配送選擇的要求。
其次,需要為客戶訂購的商品確定合適的供貨點。在為客戶確定提供供貨服務的供貨點時,盡可能將配送地點相近的客戶訂購安排同一個供貨點供貨,形成供貨點定位處理的規則庫和知識庫,實現客戶訂購的供貨點定位智能處理。
再次,在供貨情況以及供貨點確定后,需要為客戶訂購的配送確定合適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結合人工確定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過程的經驗和知識,形成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選擇的規則庫和知識庫。
最后,針對物流配送安排情況,在線實時與客戶協商,用以接受客戶訂購還是客戶放棄訂購。這樣處理順序滿足有貨才可以配送的實際社會化物流配送處理。
(2)電子商務訂單實時智能處理的三層結構
從電子商務訂單實時智能處理流程可以看出,電子商務訂單實時智能處理由面向客戶層的處理以及針對客戶訂購的物流配送安排處理兩個核心處理組成,支撐這兩大核心處理的規則庫和知識庫是實現智能處理的數據和知識基礎。
5.總 結
本文分析了面向電子商務應用的商業智能的概念、功能和主要設計思路,并通過案例進行了闡述。為改造現有電子商務系統、開發新型商業計算機管理系統提供了方法和策略,為現有商務模式面對現在和未來,從傳統商務向電子商務、再向商業智能過渡,提供了構架和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