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褚銀良:以“五大工程”推動轉型升級

2010-5-19 8: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都明確提出要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根據中央和省委這一重要精神,我縣將以實施“五大工程”為抓手,力爭在提升產業層次、構筑一批重大發展平臺和載體、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提升,進一步爭創科學發展新優勢。 
  大力實施工業“六大提升”工程。堅持把工業經濟作為主體經濟、強縣經濟來抓,加快實施六大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六大提升工程,進一步做優質量、做強產業、做大總量,爭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1000家,產值突破400億元,增長14.2%,工業總產值達到520億元。一是實施創新服務戰略,提升轉型發展環境。深入開展服務企業活動,進一步落實和創新工業扶持政策,完善“一站式”服務平臺、聯系企業制度、信息交流機制等服務載體。深入實施企業經營者素質提升工程,加強對新一代企業家的培訓、培養。二是實施招商引資戰略,提升轉型發展后勁。建立縣本級、經濟開發區、寧海灣開發區三大招商中心,充分發揮園區招商主平臺作用,全方位深化與央企的對接合作,積極推進專業化招商、產業鏈招商、以項目招商,引進和啟動一批重大項目,確保全年實到外資8000萬美元,實現翻番增長。三是實施產業集群戰略,提升轉型發展平臺。編制實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培育壯大“6+6”產業。結合開發區整合提升,推進“園中園”開發建設,加快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變。全面啟動傳統產業振興工程和產業返鄉工程,進一步促進紡織服裝、建筑、家居等產業發展。四是實施研發銷售戰略,提升轉型發展水平。鼓勵企業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加快二三產業分離,組建專業化、社會化的研發銷售機構,在實現自身組織結構創新、做大做強的同時,帶動中小企業強化協作、抱團發展。鼓勵企業立足寧海發展區域總部經濟,走出去建立生產基地、營銷機構,實行集團化、連鎖化發展。五是實施技改推進戰略,提升轉型發展能力。創新技改項目審批機制、聯動推進機制,實施重大技改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制度,全力推進一批重大技改項目的落地與實施,并加強項目儲備,增強發展后勁,力爭全年技改投入突破30億元。六是實施要素保障戰略,提升轉型發展條件。強化土地、資金、人才用工保障,加強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保障和環境保障,著力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要素制約難題。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發展意識、開放意識,著力優化投資創業環境。
  大力實施服務業“提升發展倍增”工程。即到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在2008年的基礎上增加一倍,達到150億元,服務業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到“十二五”期末,服務業占比超過40%,進一步做大規模、做優結構、做足特色,使服務業成為寧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新支撐。以打造寧波南部區域現代物流中心、現代商貿中心、長三角最佳生態休閑旅游中心“三大中心”和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商務會議健身基地、生態人居福地“三大基地”為重點,加快培育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貿、休閑旅游、現代商務、文化服務、會展節慶、金融服務、科技與信息服務、社區服務和養老、房地產等“十大產業”。一是加快建設一批服務業集聚區。全力推進占地3100畝的物流園區建設,積極構建集疏運網絡體系,加快寧海灣港口碼頭和臨港物流區塊建設。大力開發培育躍龍核心商業區、新世紀現代商務區等城市“六大商圈”,推動商業業態從以條線為主向以塊狀為主轉變,打造大型商業綜合體和綜合商圈,形成集聚效應。全面推進濱海休閑、溫泉度假、森林養生等休閑旅游“六大基地”建設,進一步打響寧海灣、寧海溫泉、前童古鎮、浙東大峽谷等旅游品牌,打造區域性和全國性的旅游產品。二是加速培育一批現代化市場。大力培育引進一批與地方特色產業緊密結合的商品和生產資料市場,建成五金機電市場、金屬材料市場、再生資源交易市場,開工建設建材家居市場,爭取引進木材市場。推進物流園區汽車交易區建設,加快汽車4S店項目落戶,爭取達到10家以上。大力培育會展節慶經濟,精心辦好中國徐霞客開游節、模具資源博覽會等重大節會,開工建設會展中心。三是培育扶持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每年評選一次明星企業和新星企業,給予表彰獎勵,并在用地、稅收等方面重點扶持,著力培育一批服務業行業龍頭企業,實施扶優扶強戰略。四是培育塑造一批服務業著名品牌。大力實施品牌引領戰略,積極引進服務業知名品牌,鼓勵企業爭創各類品牌,支持企業以品牌為紐帶,實行規;、連鎖化經營。五是培育發展一批服務業新型業態。以創意產業園建設為載體,以潘天壽設計藝術大獎賽為平臺,積極培育文化創意產業。著力壯大現代商務業,發展多種形式的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和會計、審計、培訓等中介機構。大力支持研發、檢測、軟件等科技與信息服務業,啟動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建設。
  大力實施產業基地“兩區八園”工程。把產業基地建設作為提升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的關鍵載體來抓,作為推動我縣工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戰略和今后發展的出路來認識,重點推進“兩區八園”建設,進一步促進企業集聚化、產業集群化、工業園區化、分工專業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加快寧海經濟開發區建設。把今后寧海工業發展的主戰場轉移到寧東創新工業園,全力推進開發建設,全面拉開“四橫三縱”道路框架,今年率先啟動模具產業園開發,完成中小企業園標準廠房建設。二是加快寧海灣循環經濟開發區建設。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循環經濟產業鏈,全力打造浙東新型建材與家居產業園,今年再開工建設2個億元以上項目。大力推進總投資12億元的BT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做好“筑巢引鳳”工作。三是加快八大產業園建設。根據“6+6”產業發展導向,規劃建設文具、模具、新能源、汽車部件、新型建材與家居、數控機械、電子電器、生物醫藥等八大產業園,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實質性啟動汽車部件產業園開發,促成一批項目落地開工;加快文具產業園建設,建成得力文具城,推動辛嶺區塊文具產業集聚;建成數控機械城一期工程,促進數控機械產業發展壯大。
  大力實施城市建設“三六”工程。抓住新一輪城市發展機遇,大力實施攻堅突破,完成城市建設總投資50億元,城市拆遷50萬平方米。一是全力突破城市六大功能區塊。我縣將根據規劃,啟動總面積2800畝的城市中心區及城市防洪調蓄池建設,推動城市中心北移,建設市民廣場等公共設施,把城市中心區打造成為新寧海的城市新標志。加快新世紀現代商務區建設,建成世貿中心等一批地標性建筑,開發集金融中心、高檔寫字樓、商務商貿圈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城市板塊,精心打造成為寧海城市客廳和一張亮麗的名片。加快興海路兩側區塊的開發,通過引進高檔次的開發商,把該區域建成集高檔住宅小區、高級會所等為主的城市高端板塊。同時,加快物流園區、鐵路站前商貿區、溪南休閑區建設,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檔次。二是啟動實施城市六大節點改造。城市節點改造工作直接關系我縣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轉換完善。我縣將更加注重細節,精心規劃設計,加快改造城市主要出入口等六大節點,打造城市新亮點,塑造城市新形象,同時,通過地產開發、提升商業業態等,增強城市節點輻射效應。三是全面謀劃推進城市六大提升工程。著力推動城市商業、道路、綠化、環境、燈光、社區和小區的改造提升,切實加強城市管理,大力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環境。同時,積極推進新一輪城鎮建設,加快中心鎮、重點鎮、特色鎮發展,構建“一城六鎮”的新型城鎮體系,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
  大力實施改善民生新“五網”工程。按照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要求,積極開展城鄉統籌的新“五網”建設,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增強發展成果的普惠性。一是建立健全城鄉統籌的教育網。深化集團化辦學,推行緊密型城鄉教育聯合體模式,認真抓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和學校、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切實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二是建立健全城鄉統籌的醫療網。啟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婦保院遷建和一批鄉鎮衛生院改造,抓好醫衛人才培養和素質提升工程,加強與大院大所合作并向農村、社區延伸服務網絡。三是建立健全城鄉統籌的安居網。進一步加大保障性房源建設力度,建成首批718套限價房和第四期261套經濟適用房,加快推進老小區改造,開工建設農民公寓一期工程,深入實施住房解困工程、下山移民工程、舊村改造工程,切實改善群眾住房條件。四是建立健全城鄉統籌的就業網。積極拓寬集體經濟薄弱村、欠發達地區群眾就業增收渠道,培育壯大農村來料加工業,加快發展農家樂、山區特色經濟。進一步健全就業服務網絡和培訓網絡,全縣80%以上行政村完成充分轉移就業村創建。五是建立健全城鄉統籌的養老網。在實現養老保障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事實上的全覆蓋,面向所有老年人發放養老補貼。進一步提高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鼓勵發展社區居家養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