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把鐵礦石提價的壞事變成好事

2010-4-6 0: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特約評論員 皮海洲
    對于中國鋼企來說,4月1日絕對不是一個開玩笑的日子。鑒于日本鋼企已同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達成協議,確定本年度鐵礦石進口價格為每噸110美元,較2009年漲幅達100%。這就意味著從4月1日起,淡水河谷將按這一價格向日本鋼企供應鐵礦石。中國鋼企也將被動地享受這一“待遇”。
    對于中國鋼企來說,這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結果。根據這一首發價,今年長協價每噸上漲55美元,如果按照去年3億噸的長協礦進口量來算,今年長協礦進口要多付165億美元,相當于人民幣1127億元。此外,鋼企去年還有3.3億噸左右的現貨進口量,長協礦價格大漲必然推高現貨價格。而且,長協價變成了“短協價”一季一定,7月份鐵礦石價格可能還會進一步上漲;加上今年我國鐵礦石的進口量至少還要增長10%,所以,有專業人士稱,我國鋼企將為此多付出2500億元的成本。而去年我國68家大中型鋼企共計實現利潤553.88億元,這意味著我國68家大中型鋼企白做四年半時間才能抵消鐵礦石上漲所帶來的不利因素。雖然鋼企可以向下游轉嫁成本,最終讓消費者承擔,但由于鋼企原本就是高庫存,要完全將鐵礦石漲價新增的成本轉嫁出去并不容易,一些效益較低的鋼企難逃虧損的局面;全行業最終都將是為鐵礦石供應商們“白打工”,甚至還要“倒貼錢”。
    這種形勢對于中國鋼企是非常嚴峻的。不過,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除非中國鋼企甘愿沉淪,如果中國鋼企能夠奮力一搏,置之死地而后生未必就不是中國鋼企的一條發展之路。因為只有在這種絕境之中,我們的鋼企乃至政府部門才會痛下決心,采取果斷措施開展自救,也只有如此,中國鋼企才能絕處逢生,并最終實現我國鋼企從做大到做強的轉變。
    首先是借此機會,加大鋼鐵行業的整合力度,該關閉的關閉,該重組的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目前我國鋼鐵業實屬“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作為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龐大的鐵礦石進口數量不僅沒有為我們贏得話語權,相反成了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推動因素。作為最大的鋼鐵出口國,在鋼材的出口上又屢屢遭遇其他國家的反傾銷。如今面對鐵礦石漲價100%這種惡劣局面,淘汰落后產能是中國鋼企必須作出的選擇。如果任憑一些落后產能大量消耗鐵礦石,中國鋼企始終難以擺脫任人擺布的命運。
    其次是借此機會狠抓企業管理,減少企業損耗,加強鋼鐵產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升級,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使中國鋼企向著做強的目標邁進。
    其三是借此機會積極向外尋找生存與發展的空間。一方面是向日本鋼企學習,既做鋼企,又做“礦商”,積極尋找與礦商們合作、投資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把鋼廠開到礦區去,與礦商聯合辦廠,在國外生廠、在國外銷售,減少長途運輸成本。
    其四是出擊海運市場。鐵礦石價格的上漲,海運費上漲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既然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占世界鐵礦石貿易量的75%;同時我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出口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鋼企完全可以聯合介入海運市場,占據一個有利的地位,做到“堤內損失堤外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