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石資源”爭奪戰暗涌
2010-4-3 2: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周四,瀾石片區改造正式啟動入戶動遷工作,3500多戶居民即將進入搬遷后的新生活。然而,眾多不銹鋼加工廠和商鋪卻還正在等待命運的安排,瀾石不銹鋼究竟何去何從,對他們來說仍是個謎。
從有關部門傳來的最新消息,石灣不銹鋼產業園區已初定選址奇槎鄱陽工業區地塊。而在此之前,新園區的選址說法一度是305國道以西地塊。
無論如何,身在改造區內的不銹鋼企業必然要搬離現有市場,他們似乎有了新的選擇。據了解,在規劃尚未正式出臺的“空當期”,已有投資者準備搶奪“瀾石資源”。“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希望把改造涉及的不銹鋼企業吸引過來。”位于佛陳路與一環交界處的力源物流城營運部總監雷濤告訴記者。
佛山不銹鋼產業布局是否會改變?瀾石不銹鋼何去何從?
瀾石不銹鋼未知的未來
不銹鋼產業改造方案遲遲揭不開面紗,成為不少企業的心頭急。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石灣不銹鋼產業園區選址目前有了新的方案,初定奇槎鄱陽工業區地塊。
作為“競爭對手”,雷濤在聽到這個消息時很詫異。“我一直認為不銹鋼新園區是在佛山大道以西,塘頭村附近位置。”
事實上,“吃驚”的不止雷濤。“以前我們在這里產銷,如果要搬去別的地方的話,肯定會帶來一些新問題。”瀾石不銹鋼協會副會長、宇航不銹鋼制管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元恒說。
宇航不銹鋼是佛山不銹鋼龍頭企業,“不幸”的是,宇航的廠房正好處在普瀾路與前進路銜接處,成為必須遷移的企業之一。
作為龍頭,宇航必然是石灣街道要全力留下的企業,而楊元恒也從來沒有想過離開這里。“畢竟,如果我們離開瀾石,就要在瀾石設置聯系點,無疑增加企業成本。”
然而,楊元恒心頭仍然有石頭還沒落下。“瀾石改造一期工程不包括宇航在內,我們離搬遷還有三五年,這么長時間,變數會很大。”楊元恒言語中透出些許無奈。
所謂的變數,與石灣街打造的不銹鋼產業園有不小關聯。“按照以前規劃,這個園區是要打造成中高端的不銹鋼產業生產、貿易、研發綜合體,但現在這個園區又有計劃打造總部經濟,因而企業生產環節必須排除在園區之外。”楊元恒說,政府考慮到企業需求,因而園區規劃到底怎么定位,還不能確定。
“這一切都要等新園區規劃方案出臺之后,宇航才能決定今后怎么走。”
據了解,鄱陽工業區是目前禪城區少數靠近市中心,而又未涉及城市化改造的區域。“那里本身已經有不銹鋼交易配送市場和鋼材市場。”雷濤說,他之所以詫異,是因為招商地產在奇槎已有房地產項目,誤以為那里將進行大片房地產開發。
難舍瀾石品牌影響力
根據禪城區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禪城區中心商務區范圍內將不安排生產性企業,除102家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金屬加工企業,剩下的或將在兩年半內轉移。
在瀾石不銹鋼市場不復存在之前,或許大多數不銹鋼企業從來沒有想過離開瀾石。
一家電動門企業負責人就認為,以前不銹鋼企業都集中在一起,現在幾乎都要搬走,肯定沒以前那么好了。“如果這些企業一家在東面、一家在西面,我們購買材料也很不方便,成本也提高了。”某電動門營業部負責人說。
楊元恒認為,搬遷后,租金成本、市場銷售、生產供貨均會產生變化。但這種變化是好是壞,目前宇航也不能給出定論。
“據我了解,目前瀾石不銹鋼市場的倉庫租金普遍在20—30元/平方米。如果搬到新的園區,租金肯定會上漲,企業的土地成本壓力會比較大。”上述電動門企業人士告訴記者。
大多數企業還是認為,即便都搬遷,不銹鋼市場還是在瀾石的。“瀾石不銹鋼名聲在外,區域品牌影響力很大,無論是哪家企業都不愿放棄這個市場。”楊元恒說。
他舉例稱,早在片區改造規劃最終出臺前,已經有部分瀾石不銹鋼企業搬遷到瀾石周邊地區,但這些企業依然是瀾石不銹鋼協會成員,因為這些企業都相信,市場還在瀾石,企業搬遷帶不走瀾石不銹鋼這個區域品牌影響力。
即便如此,企業仍然擔心,一旦新園區規劃和建設趕不上拆遷速度,留下“空當期”該怎么辦?
雷濤認為,舊城改造不會讓瀾石不銹鋼交易留下“空當期”。“即便實體店面不在了,交易還是延續的,只不過需要大量地向客戶進行解釋。”
但中國和新加坡合資的禪城區物流龍頭企業吉寶物流顯然并不這么想。其負責人表示,瀾石片區改造計劃對他們影響非常大,瀾石片區改造計劃一旦實施,吉寶物流將無法再經營下去。
根據拆遷計劃,吉寶物流屬于第二階段拆遷范圍,2011年底要完成。但由于港口搬遷還有很多的問題尚未解決,新港口的建設時間也至少需要3年以上。這位負責人提出,如果片區拆遷過程中,不能保證車輛的正常進出以及良好的經營條件,企業也將無法再經營。
不銹鋼市場的轉型考量
政府的態度是明確的。“高端的銷售、研發等中心將予以保留,同時,給環境帶來污染的企業,我們堅決整頓。”瀾石片區改造工程指揮部負責人唐旭明曾表示。
據了解,去年佛山金屬加工與制品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超2000億元,仍然是佛山最重要的支柱行業之一。
不銹鋼的改造提升可分為兩個環節,生產和交易。對于前者,無論是產學研結合還是公共平臺開發,企業與政府的思路都是統一的。“產品要走高端路線,材質上要有本質性提升,同時不銹鋼的應用會越來越廣。”雷濤說。
關鍵在于交易以及生產、銷售環節如何“割離”。
“瀾石不銹鋼從起源到壯大,至始至終都伴隨著‘前店后廠’的模式。大多數企業都是小規模生產,這種產銷一體有著很強的靈活性。”雷濤認為,這種模式耗費土地資源極大,325國道旁的瀾石不銹鋼市場即便不在改造區內,遲早也會被調整、升級。
事實上,政府在考慮產業園規劃過程中,也有聽取不銹鋼企業意見,“我們也希望,政府在打造總部經濟時,考慮到不銹鋼企業的產銷一體的現實需求。”楊元恒說。
然而,生產與銷售即便要“割離”,也不是簡單事情。從政府角度來說,起到標桿作用的瀾石不銹鋼國際交易中心要承擔起今后市場銷售的重任,但在倉儲、物流甚至金融服務方面,僅僅一個“中心”還不能消化。
“商貿模式要轉型,首先以合理、集約的利用土地資源為主。”雷濤說,現有不銹鋼市場的土地資源早已爆滿,新市場不能走老路。
按照這種思路,新園區在吸納展示、銷售、研發等產業高端環節的同時,應該要著力解決企業倉儲、物流需求,諸如公共倉等現代化倉儲模式應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家企業向記者開玩笑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路修寬敞點。“老市場高峰時期,貨車堵得要命,耽誤的時間就是金錢。”
南方日報記者賈抒雷賢輝
規劃空當期,專業市場上演招商大戲
誰能贏得瀾石企業芳心?
3月下旬舉行的第四屆金博會,是力源金屬物流城的首次高調亮相。在瀾石片區改造之際,意圖不言而喻。
“我們希望將瀾石80%—90%較有實力的企業都吸引過來。”雷濤告訴記者。
瀾石不銹鋼新產業園區方案仍然懸而未決,力源的“殺入”使得格局更加混亂。
記者發現,力源城對面還有一家主打金屬“題材”的市場。力源甚至默認雙方存在競爭。
城市化進程正在擠壓專業市場的空間,搬遷成為包括瀾石不銹鋼、樂從鋼鐵在內的國內頂級專業市場都正面臨的命題。令人關注的是,資源流動造成的“空當期”,正使專業市場凸顯資源競爭格局。
黃岐陳村加入戰團
在一環與佛陳路交界處的力源早于2008年就開始運作。“前期以加工區和鋼鐵區為主,目前已經有400多家落戶。”
之所以亮相第四屆金博會,是因為力源城真正的重頭戲———不銹鋼物流正在大力招商。
“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希望將改造涉及的不銹鋼企業吸引過來。”雷濤表示,具體目標是80%—90%較有實力的企業,最終是“做到瀾石不銹鋼市場七八成的規模水平”。
據悉,目前瀾石共有4000多家不銹鋼加工、貿易企業,一年有400萬噸不銹鋼產品從這里發往全國。
雷濤說,力源城的實體商戶數不會像瀾石那樣擴張,預計在1000—1500家之間,整個項目總投資將達七八億元。
在他看來,力源的優勢在于規劃先行和交通。“瀾石是由一家家小作坊發展起來的,遍地開花,雖然產業鏈完整,但分布過散,對土地資源的挑戰很大。”雷濤說,力源就是要通過規劃,盡量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在合理布局下,質押倉、第三方托管、大型商務中心、金融街以及電子商務平臺等都正在建設或進行項目規劃中。
事實上,瞄準瀾石不銹鋼規劃“空當期”的不僅僅是力源。據業內人士透露,包括南海管業城、黃岐九龍不銹鋼市場都試圖搶奪瀾石資源。
專業市場進入“戰國時代”?
瀾石不銹鋼市場和樂從鋼鐵市場在全國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兩者的命運亦在同一時期巧合般的“吻合”。
順德樂從鎮委書記麥連桐就曾透露,以后樂從主要產業會集中在一環以南。據介紹,樂從已在一環以南規劃了約一萬畝的現代物流片區,設有保稅倉、監管倉和電子商貿區等,樂從新鋼鐵市場將進駐。新鋼鐵市場將設金融服務一條街、行政服務一條街和后勤配套部門,將成為國內一流的鋼鐵專業市場。
樂從鋼鐵市場與瀾石不銹鋼市場僅一橋之隔,兩者面臨問題的相似性不僅僅在服從城市化,甚至都有各自的競爭對手。
今年1月,總投資5.8億元的廣東九江鋼材城在南海區九江鎮金屬材料市場內正式動工興建。
與此同時,南海區正式成立鋼鐵物流協會,將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合作。南海的目標是將九江打造成為華南最大的鋼鐵市場。
目前,華南最大的鋼鐵市場就是樂從,南海的意圖不言而喻。
不僅如此,九江在某些方面同樣具備先天優勢。有專家表示,碼頭和專業市場將是九江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
然而,由于城市化進程逐漸壓迫土地空間,這些全國頂級專業市場必然面對的搬遷命題,卻成為競爭對手抓住不放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