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礦價高漲,民營礦山增產受阻資金鏈

2010-4-19 7: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蔡放
    4月初,雖開春已久,但北方省份仍不時有倒春寒襲來。
    在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汪恒有一座已經承包了十年的新華鐵礦。在花了幾十萬的維修費,將上一年冬天里凍壞、銹掉的水管閥門等設備維修好之后,此時剛剛開工幾天。
    這是一家不大的家族企業,由于2009年鐵礦石價格大跌,從去年4月份開始已經停產整整一年。
    作為總經理的汪恒告訴現代物流報記者,目前其礦廠65品位的鐵礦石出廠價接近900元,這個價格比起2009年的時候高出了不少。現在開工,也讓汪恒有希望將2009年停工虧損的幾十萬元盡快彌補回來。
    在海外三大礦山抬高礦石價格的局勢下,汪恒這樣的小型鐵礦的開工復產,將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煉鋼廠對國際鐵礦石的需求。
    此前一周,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曾經預測,中國去年統計的鐵礦石原礦產量為8.8億噸,今年有望達到10億噸。
    但是一個問題是,很多像汪恒這樣的小礦場,在國內鐵礦石緊缺,進口礦價格高企的這段時間內,其產礦速度并不能比以前快出多少。
增產的困難
資金是國內鐵礦主面臨的首要問題。在上海,投資鐵礦山生意多年的羅向輝擁有位于江西的三座鐵礦山,目前正急于出售其中一座。“雖然現在鐵礦石價格上漲了,但目前我們的資金比較緊張,把其中一座比較小的兩三千萬元賣掉,資金回籠后,也就可以開發其他兩座礦山了。”
    羅向輝表示,礦山的開發是一個長鏈條,需要探礦、采礦、環評等手續辦理,自己開采的話,除了采掘設備,還需要碎石、選礦、尾礦庫等配套設施,在銷售環節,還要看鋼廠回款速度是否夠快,這都需要資金的投入,如果哪個環節有所耽誤的話,就會影響到后續開采量的大小。對于像他這樣的民營企業,很多都是是盼著資金回收等米下鍋的境況。
    而在遼寧汪恒這邊,就沒有更多的變現資金渠道。鐵礦目前只有一條生產線,每年產量大約在5萬~6萬噸。礦石的品位也低,在15~17之間,而貧礦的增產更需要資金投入。由于缺少資金,汪恒估計這個鐵礦的總儲量也不高,甚至沒有為此再花一筆幾十萬探礦費。“現在鐵礦石價格不穩定”,經歷了2009年的價格跌宕,汪恒對鐵礦石持續高價也沒有信心,也擔心投產能否收回成本。
    在支出的稅費方面,汪恒抱怨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在汪恒礦廠門口的地面上,就有著稅務局安裝的地磅,每走一噸貨都會計入稅費。據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統計,國內冶金礦山企業稅費負擔率均在20%以上,而澳大利亞、巴西的礦山的綜合稅費只有4%到5%。
    而經常輾轉于各相關部門辦理探礦、采礦、環評、圈地等手續的羅向輝看來,請專家勘探、打孔取樣,通常周期都很長,而具體長短,要取決于花多少錢的問題。“行業都是如此,大一些的礦,花上幾百萬,一兩個月內辦妥手續,也不是沒有的事。”
    這些因素,或許都將壓制國內鐵礦山的復產和增產速度。
系關全局的“民礦速度”
    相比之下,一些由國營鋼廠控股的鐵礦上,以及一些國營控股的獨立礦山,在資金和政策傾斜方面要占一些優勢。
    業內分析師孫明表示,據其了解,四川、唐山等各地鐵礦都在陸續開工,加大原礦開采,但是相比較來說,國有鋼廠的自有礦、獨立國有礦增產比較多。
    李新創也認為,目前國有鐵礦山在經營上要比民營的“好的很”。
    而從國內不同控股者鐵礦山的產量對比上來看,雖然目前缺乏權威的統計數字,但記者所采訪的大部分業內人士預測,國內的民營鐵礦山產量還是占據國內礦山總產量半數以上。
    因而,民營礦山的增產速度快慢,將會對整個國內礦的自給率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也進而關系到與海外三大礦山談判時擁有籌碼的多少。“目前這個價格,國內礦場已經具備了大規模開工的條件,但是由于資金、設備、技術等原因,使得增產困難的現象也是存在。”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分析,不過從總量上來看,由于國內礦山比較分散,也都是小礦,很難有一個數據上的統計支撐,甚至有些違法違規的礦山更難統計。但是,徐向春認為,如果能順利增產的話,民營會增產幾千萬噸,增加產量將比國營的鐵礦要多。
民營鐵礦增產不難?
    李新創則判斷中小鐵礦增產不存在障礙,“現在國內的民營礦山肯定都在增產,中小民營企業面臨的問題應該是鐵礦石價格,只要價格上來了,產量會迅速增加,資金自然就會流向中小礦山,這方面不用擔心。否則價格上不來,資金再多,產量也不會增加。而缺乏資金、貸款難等問題是永恒的話題,各個行業都會存在。”
    李新創進而表示,還是希望鼓勵國有大型礦山加大開采,但是目前中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有些無奈,不但國內需求大,被海外礦山牽著鼻子走,而且在礦價上漲后,小礦山也是解決農民就業的重要途徑。但是小型礦、群采礦的開采也要注意環保,缺乏環保措施的,也應該被限制,何況國家對中小礦山還是有扶植政策的。
    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凌認為,民營的鐵礦面臨再多困難,其實也有自己的“地頭蛇”式的生存方式。比如其在雇礦工方面有著和國有的經營差異,在處理周邊的農民揀礦、鐵礦運出的道路受阻等復雜的問題上,也都有自己的處理辦法。而如果這個鐵礦歸國有,可能沒多久就垮了。
    記者對鐵礦主的采訪中,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多數鐵礦主對自身產量、利潤等經營狀況避諱莫深,其低調與煤礦主的如出一轍。
    而目前各地鐵礦產量上報式的統計方法,使得即使李新創這樣的業內研究者,也難以找到更準確的統計數字,只得用估算的方法來對行業判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