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后危機時代的中國聲音
2010-4-10 9: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海南萬泉河出海口的博鰲小鎮,今日再度門庭一新,嘉賓云集。全球兩千多名政界、學界和商界人士匯聚在此,參加今天開幕的、為期三天的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據主辦者稱,進行到第九個年度的博鰲論壇,此次與會者的熱情和規模都遠高于往屆。
與會者的熱度,折射出中國影響力的新高度。這種日漸上升的影響力在去年召開的G20峰會、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已經鋒芒初露。而作為由中國牽頭發起的最高規格的論壇,博鰲為中國提供了一個發表聲音、設定議題的絕佳場合。
這種熱度同時反映出世界對中國略帶焦灼的關注:那就是在引領全球經濟走出危機之后,中國會如何繼續與世界互動。中國經濟看似仍在大步前進,速度令人驚羨,但穩健與否正在引發普遍擔憂。與此同時,在幾乎所有全球性的爭議與角力之中,中國已無一例外地成為重要的“利益相關方”:從匯率到貿易、從能源到氣候、從朝核到伊朗。博鰲論壇雖然定位于一個區域性交流平臺,但憑借在中國官方與業界的號召力,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聆聽中國精英層的聲音并揣摩其心意的機會。
從這次論壇的主題——“綠色復蘇:亞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上看,主辦方的關注焦點明顯已從去年的如何戰勝危機,變成了后危機時代的發展模式,從去年的不惜代價為經濟止血,到尋求更有后勁的增長之路。
細觀本屆論壇共23個場次的討論議程,既有全球視角:如對經濟結構、金融監管、貿易秩序、低碳能源等的審視,又有區域性議題:如對亞洲金融合作、新興經濟體、亞洲發展模式的關注,還有對后危機時代企業經營面臨的海外并購、反周期戰略、公司治理等挑戰的討論。
從一些專場的議題設置——比如“從G8到G20:全球經濟之力的新架構、新原則、新力量”,以及“消費:亞洲經濟的軟肋”——中,似乎可以看出,如果說一年前的中國因成功挽救本國經濟而被推舉上了抗擊危機領導者的位置,那么一年之后,中國不僅開始自省如何讓經濟發展更有質量,也開始尋求更加主動和自信地承擔起領導者的責任。
“綠色”是本屆論壇的一大看點。這并非博鰲第一次觸“綠”。2008年的博鰲論壇聚焦于“綠色亞洲:在變革中實現共贏”。但僅從文字變化中便能體會到緊迫感:兩年前,“綠色”還是一種新鮮的變革和先機,而在后哥本哈根的今天,“綠色”已經成為不得不正視的“現實選擇”。圍繞綠色,論壇將開設“綠色增長時代的企業經營戰略與實踐”、“低碳能源:亞洲領先世界的機遇”兩個專場討論。
此外,本屆論壇還將會有以下幾個看點:
習近平主題演講。去年的博鰲論壇上,溫家寶總理的主題演講被視作為當時中國經濟“打氣”之舉,盡管困難重重,但他重申的“保八”目標在幾個月后被成功實現。然而不論內部還是外部,對增長質量的關切正在超過對數量的癡迷。這一次,副主席習近平將于周六發表的主題演講,不僅會是他個人一次重要的國際亮相,更會被用來捕捉中國經濟切實轉型方面的信號。
人民幣匯率。博鰲論壇召開前日,美國財長蓋特納突訪北京會晤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此舉被視作中美雙方共同為平息人民幣爭議、啟動中國匯率改革所作的鋪墊。而美國前財長鮑爾森則將參加本屆博鰲論壇。有分析師預測人民幣升值在即。然而匯率問題并非局限于中美之間,中國的亞洲鄰國也早已對低估的人民幣心生不滿。盡管這次論壇只有一個題為“貿易保護主義:全球經濟脆弱復蘇的現實威脅”的午餐會,但人民幣何時升值、如何升值,預計會成為與會代表熱議的話題。
中印關系。此次印度首次派部長級代表團前來博鰲,論壇也安排了“中國與印度 – 21世紀的合作”專場討論。中印兩國雖然商貿關系蓬勃發展,但在領土劃分、治國理念上一直齟齬不斷,最近還就網絡黑客打起了嘴仗。中印關系被視作中美關系之后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系,一個高規格的代表團前來進行一次坦誠的交流,也許能成為改善這對關系的一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