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職場資訊

問責“人才荒”

2010-3-20 15:2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林振強
    3月13日的北京,天氣有些寒冷,仿佛仍沒有走出漫長的冬季,而在位于雍和宮橋北側的北京人才市場內,人頭攢動,氣氛火熱如夏,一場綜合型招聘會正在這里舉行。
    與往年一樣,應屆畢業生依然是此時求職大軍中的主力。不過,今年的春季招聘也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其中物流業等新興產業人才需求的明顯提升,成為北京乃至全國各地招聘會上的一個亮點。
    然而,如同北京人才市場內外溫度的反差一樣,在物流招聘需求火熱上升的同時,卻讓企業感受到了一股人才“寒流”——中高端人才的匱乏,讓物流企業“有志難伸”,隨之牽扯出的物流人才體系建設問題則更為復雜。
冷熱反差人才難覓
“‘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物流管理或相近專業,兩年以上工作經驗’,按說這樣的要求不算高啊,并且條件適當還可以放寬,可我們就是一直招不到合適的人。”在一個名為“寶晟物流公司”的招聘臺前,負責招聘的胡先生向記者介紹著今天的“收獲”。“我們是一家主要做城市配送的公司,企業規模不是很大。不過,從去年開始就想擴大發展,主要是想加強冷鏈方面的能力,就想招聘幾個冷鏈方面的專業人才。”胡先生表示,“最初是想招幾個部門主管或經理之類的中高級人員,可發現難度有些大,后來就改成普通的冷鏈管理人員,但今天一看,真正能從事類似工作的人也不多。”“物流業中高端人才缺乏,并不是簡單幾個企業的難題,是整個物流業的通病。”西安交通大學的馮耕中教授認為,“國內的物流企業中,部門管理人員多半是半路出家,有些甚至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
    據有關部門統計,到今年,我國高級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將達到50萬人,一般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量為600余萬人,而每年各類大專院校物流專業畢業生僅在5000人左右,中高級人才供需本來就存在巨大缺口,而在2009年相關政策的帶動下,物流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這時人才不足的問題變得異常突出。
人才教育問題多多
    一方面,是物流企業尋人不得;另一方面,一些物流專業學生卻也找不到合適的職位。因此,可以斷定,困擾著物流業人才的困境,并不僅僅是物流專業畢業生供應不足的問題。
    據胡先生說,當天來到他們展臺上詢問的應聘者并不少,擺在桌上的簡歷也有一些,其中有些人的確是物流管理專業出身,可通過簡單交流發現,大部分都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對物流的了解,似乎比非專業學生也高不出太多。通過記者觀察,在當天參加招聘的幾家物流類企業中,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我國物流教育方面的不足也影響著人才的質量。不少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但是,由于物流學科是一門綜合學科,它是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邊緣學科。物流產業又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產業,同時它又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發展物流產業,不僅需要高級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執行型與操作型人才。但我國物流教學起步晚,物流師資缺乏,缺少高水平的精品教材,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普遍存在。“現在一些院校開設的物流專業一般是專科,對物流行業的熟悉程度還不夠,理論知識強,但缺乏實際應變能力。”馮耕中表示,教學與實際脫鉤,造成許多物流專業學生畢業之后依然是“門外漢”。
    物流企業自身對人才培養的不重視,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傳統的物流企業只是從事簡單的運輸和倉儲的服務,往往并不重視物流環節,造成高水平的物流服務發展緩慢,使得相關人才難以得到鍛煉。”馮耕中說。
    此外,物流人才的嚴重缺乏,也加劇了物流人才的“培訓熱”,而五花八門的培訓認證將物流人才培訓的市場攪得一片混亂。目前,從事物流培訓的機構很多,各種行業認證也是名目繁多,并且相互之間無法實現互通互認,相應提高了人才培訓成本。同時,如此體系繁多的證書,不同的頒證機構有不同的物流培訓體系,而實際培訓內容并不統一,造成培訓更加混亂。
產業升級因人而 “易”
    “轉型升級”已是未來中國經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物流業也同樣需要完成產業升級的轉身。“轉型升級是個系統工程,關系到企業的轉型、政府的轉型、經濟的轉型等,而且得跟擴大內需、保障民生等結合起來。就企業來說,除了轉變思路不斷持續創業外,還有一點很實在——留住優質人才。”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認為。
    事實上,我國現代物流業面臨的人才問題十分嚴峻,目前不僅中高級人才缺乏,今年年初在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地區出現的“用工荒”,讓物流業發展遇到了新的問題。據了解,沿海地區的“用工荒”更多體現為“普工荒”,如在廣州市,目前除各類專業人才緊缺外,一線工人也遭遇用工緊張,其中物流、餐飲、旅游業人手不足問題也很嚴重。
    對此,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人士認為,目前沿海地區出現的“用工難”現象,一方面求職者因為要求高,但文化程度不高,技術達不到,又不愿意委屈自己,所以找工難;另一方面,企業因為薪水不具吸引力,吃住條件不高,吸引不到普工。“一般來說,物流企業在招工方面還是比較容易的。不過,在一些傳統領域,如快遞、公路貨運等行業,從事基本體力工作的員工比較多,‘普工荒’的出現影響會大一些。”南京市物流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承祥舉例說。現在一些民營快遞企業由于低價競爭,導致生存艱難,只給一線員工開出低工資,另外待遇差,伙食差、住宿條件差,致使快遞公司的人員流失率非常大。在未來,這樣的公司都可能在招工時遇到困難。
    企業招工難,只能靠增加工資的手段來吸引員工,因此人力成本上升,將是物流企業必須面對的一個考驗。此外,物流企業應該在提供員工福利、建立企業文化等方面作出改善,從而可以使員工不至于大量流失。同時,張承祥也認為,這對于作為新興產業的物流業來說,也意味著更多機會。低人力成本,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一個特點,但這也導致了許多企業只能在低端徘徊,而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將迫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產業升級的道路。
    業內人士分析,從上而下的人才瓶頸,將逼迫一些傳統物流企業不得不像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升級,而一旦人才問題得到重視,物流專業教育和物流企業員工培訓得到規范,物流人才體系建設加快完成,則物流產業升級也將變得簡單。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