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被國家第一個批準為產業轉移的戰略性規劃,安徽何時出臺關于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備受各方關注。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發改委主任沈衛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透露,皖江城市帶的新政策將于今年上半年出臺,安徽希望這些政策能比照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進行組合使用。
安徽省發改委主任沈衛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透露,安徽省政府于2月份已經出臺了工作方案,現在要把規劃中導向性的思路,一項項落實到實際中去。
目前安徽省15個部門已初步制定了一個政策框架,最快有望于本月出臺。更詳細的規劃正在制定當中,其中包括土地規劃、產業規劃、交通規劃、環保規劃等7個專項規劃,并要在6月底前完成。
《規劃》需要細則配套,安徽目前迫切需要什么政策支持?沈衛國認為,不需要有另外突破,把東北和西部地區的政策拿來組合一下就可以用,“中部地區享受政策的時間已經比其他地區晚了,至少應該享受一樣的政策,這樣也有利于公平。”
對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出的“安徽將如何結合各區域發展實際落實產業規劃”的問題,沈衛國指出,《規劃》明確提出,要整合區域資源,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地帶,規劃的基本思路是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江快速通道,以岸線資源開發為重點,構筑馬鞍山-蕪湖-巢湖-銅陵-池州-安慶臨江產業發展軸,重點承接和發展汽車、機械裝備、冶金、化工及物流業,打造現代重化工產業帶和皖江物流帶,其中重化工產業將可能率先發展起來。
安徽省怎樣能在承接產業轉移大背景下搶得先機?對此,沈衛國顯得很有信心。他說,產業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第一,產業發展有其必然性。安徽自己的家電產業本來不是這么大,但為何現在會做得這么大?因為在制造成本差不多的情況下,廣州的家電生產廠商要想到中部來賣產品,就不如選擇在安徽生產,安徽本地和周邊300公里之內的人口眾多,可以節省下巨大的物流成本;第二,一個產業要想發展必須要有原料和零配件等上下游行業的配套;第三,在搬遷和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企業自己也會選擇升級,要不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
對于產業承接轉移,也有一種聲音認為,東部沿海地區會將落后的、排污嚴重的產業轉移到中部去。對此,沈衛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安徽一定會防止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引入皖江,達不到環保要求不會允許開工。他透露,之前有一家印度企業要投資,金額涉及幾億美元,可達不到環保要求,省里沒有批準開工。
《規劃》中提到,要在皖江北岸無為、和縣沿江一帶選址,建設蕪馬巢產業集中區,這顯然意味著安徽省政府將利用這次規劃的獲批,對相對落后的皖北地區進行扶持。
沈衛國指出,皖北地區欠發達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不能指望幾年內就脫胎換骨,但現在政府已經重視到了這個問題。蕪馬巢產業集中區目前選址已在進行中,規劃也在編制,安徽已派人到天津市濱海新區進行考察,學習濱海新區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