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項目建設引領當地經濟發展
2010-1-3 14: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12月31日,記者在保德縣采訪時,聽到兩句贊美項目建設的新民謠,"種草就種蓄根的,栽樹就栽做梁的……"在過去的一年里,這個僅有10多萬人的小縣,上大項目,大上項目,經濟發展獨領風騷,財政收入達到14.5億元,坐上了忻州市"第一把交椅"。與此同時,保德中學、縣醫院等一批批民生工程遍地開花,相繼竣工。2009年,面對來勢兇猛的金融危機和歷史罕見的自然災害,忻州市堅定不移地發起項目攻堅戰,國字號、省字號、市字號為主體的項目建設全面鋪開,掀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強勁、涉及面最廣的投資"井噴"。據統計,2009年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的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0多億元,比上年增加113.7%,無論增長速度還是增長額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增速在全省遙遙領先。
"跑項目,跑項目,你不跑項目,項目就跑了。"這是忻州市市長李平社講過的一句話。在他的眼里不但盯著818個國字號項目和23個省字號項目,手里還攥著9個市里的大工程。年末交賬,捷報頻傳,五臺山申遺圓滿成功;治理云中河全面鋪開;橫通五保路骨架凸顯;綠化九龍崗藍圖繪就;整合北同蒲進展順利;移址汽車站萬事俱備;新建市醫院推進順利;共建飛機場取得進展;籌建靈河線初戰告捷。記者驅車在晉西北大地上看到,即使是滴水成冰的隆冬時節,與古老長城一起交錯蜿蜒的忻保高速公路正在一天天挺進崛起,由路基、橋梁、涵洞為骨架的"游龍"西起黃河岸邊,東達太行山脈,昔日的西口古道上正在挺起一條"黃金走廊",為未來溝通晉陜內蒙古 "金三角"能源經濟圈和京津塘環渤海經濟圈開辟了空間,也為忻州經濟由依托地下礦產資源到發展地上大交通、大物流留下了伏筆。忻州市傳統意義上較為貧困的西部八縣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東部六縣呼應互動,競相角逐。涉及民生與環保的集中供熱工程、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普遍投入使用;涉及基礎設施的學校、醫院、文化體育場所拔地而起;以水電、風電、地熱開發為主的新能源建設異軍崛起;以晉北鋁業、河曲煤電為代表的一批"巨無霸"式企業繼續壯大做強。特別令人欣喜的是,該市的資本市場運營有了突破性進展,同德化工作為山西省唯一的企業即將在中小板上市。
依托項目建設的引領,忻州經濟在逆勢中止跌回升、扭負為正,財政收入全年達75.5億元,同比增長5%;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4.6億元,同比增長17%,增幅排名全省第二位。項目建設極大地推進了煤鐵礦產資源整合,形成了鋁鎂工業、電力工業、裝備制造業、旅游服務業等一批新的經濟增長極。由于2009年投資的強勢引力和慣性,新一年度忻州市的項目建設投資將不少于300億元。這些將極大營造忻州市經濟的后發優勢,為欠發達地區經濟又好又快跨越式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記者路經神池縣時了解到,環列于山峰之上的一、二期風電場項目即將試運營,一位放羊漢哼著道情調夸贊這些項目:"大塊頭、小個頭,處處都在翻跟頭;平了街、修好路,做飯取暖不用愁。"
2009年12月30日,在忻州市召開的經濟工作會上,河曲縣等7個項目建設先進縣市區、市發改委等5個項目優質服務部門、山西中亞神力鑄造公司等14個先進項目單位的代表披紅掛彩,受到隆重表彰,由此吹響了新一輪項目建設攻堅戰的進軍號。(記者班彥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