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令人振奮的三大步!
2010-1-3 14: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隆冬的沈陽,西部的近海經濟區只有用一個“火”字,形容起來才最為貼切。1月2日,記者在遼中縣采訪時了解到,去年剛剛審批的環保產業園,今年要引進50家環保企業,完成產值100億元。
百年遼中在三年時間里完成了三次經濟內涵上根本性的變革。
第一次,由內陸農業大縣轉身向海,創建“沈陽近海經濟區”——時間:2007年6月。
第二次,近海工業的大船揚帆起航的同時,又一次向國際現代物流業的轉身,并上升為國家戰略——時間:2008年10月。
第三次,東北內陸惟一的“干港”——沈陽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的同時,在中央領導和省市委、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再一次向現代環保產業轉身,國家級環保產業示范基地掛牌運行——時間:2009年5月。
神奇的近海速度令人目不暇接。
近海經濟區已投資12億元,完成了核心區10平方公里土地整理,鋪就了總長12.34公里的八條主路網和32.08公里排水管網工程;給水廠、污水處理廠、供熱站、燃氣站等公共配套設施項目,已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簽約建設。核心區基礎設施配套基本達到“七通一平”……
機加泵閥工業園已經吸引44家企業簽約入駐。 去年實現工業產值27億元,今年有把握突破40億元;而到2012年,沈陽縣域將會又增加一個百億產業集群……
三年時間,已簽約落戶3000萬元以上項目5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10億元以上項目6個。已有33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其中11個項目建成投產。
“東北新港、渤海新岸”,應該說是沈陽近海經濟區的模式框架。沈陽近海經濟區“出海”伊始,即不同凡響。
“一區”、“兩軸”、“三城”“五園”。“一區”,即建設中國近海經濟新區;“兩軸”即東西城市發展軸和南北工業發展軸;“三城”,即近海工業新城、近海商貿新城、近海濱水新城。“五園”即靜脈產業園、現代物流園、先進裝備制造及其配套園、泵閥園、臨港國際石化園。
讓我們充滿信心的是,2009年沈陽近海經濟區實現產值106億元,同比增長近40%;實現工業增加值35.2億元,同比增長近4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億元,同比增長46.3%;創造全口徑稅收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