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讓交通引領城市形態

2010-1-22 1: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中國進入汽車大規模消費時代,可持續交通成為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課題。1月21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和殼牌中國集團聯合舉辦的“大城市可持續交通發展藍圖”圓桌討論會上,專家們對此進行了熱議。 

    軌道交通助力可持續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中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內生力量。中國城市化率2007年是44.9%,2008年45.7%。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認為,中國城鎮化高峰值可能在75%—80%,總體看中國仍處在快速城市化的發展過程。

    而目前,大城市病也日益突出,例如資源約束凸顯,人口膨脹,環境污染,交通擁擠等。馮飛認為,中國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選擇的機會越來越少,未來應該走低碳的可持續城市化發展道路。

    他建議,在城市形態方面,因地制宜,推廣“緊湊型”城市發展模式,小城市的發展則需要網絡化。要“精明發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避免因空間布局不合理而降低城市效率。此外,還要發展產業集群,實現產業競爭力和城市競爭力的雙提高。

    “城市模式決定了城市的形態,通過交通引領的發展可以改善城市的形態。”馮飛建議,對于可持續城市化模式,要引入交通引領發展戰略,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推行城市間(內)軌道交通為主的交通模式(通達性),促進城市群的形成和城市的一體化發展。 

    “作為公交系統骨干的軌道交通系統的發展,將能分散中心城區的功能;防止攤大餅式繼續發展;促進多種交通方式的有機、有效地結合;放慢汽車交通總量高速增長。”長安大學交通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長、建設部“暢通工程”專家組專家段里仁說。

    電力生產去碳化要早于電動車普及

    除了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也是發展可持續交通、促進可持續城市化的重要途徑。據了解,我國目前有13個城市開展新能源汽車示范項目。按照馮飛的測算,全部試點可能有6萬輛新能源汽車,這一規模是世界范圍最大的。

    以現有技術水平,考慮到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國發展混合動力車等形式是否低碳呢?

    國際能源署交通能源專家劉易斯·富爾頓博士認為,從生命周期看,二氧化碳排放會有一定減少。混合動力改造方式,相對傳統車,碳降50%。不過,發展電動車必須實現電力生產的去碳化,否則效益有限。

    在他看來,可再生能源發展以及電力生產去碳化階段要早于電動車的普及,需要15年—20年,這樣才能夠實現真正的效益。

    除了面臨交通運輸的壓力外,很多城市還面臨著物流壓力。然而如果沒有物流,一個城市就變成空城、死城。DHL大中華供應鏈部門執行副總裁維克多·莫建議,通過在城市建立集散中心,解決城市交通堵塞,保護環境。

    他認為,集散中心應由一個部門去營運,進入城市的所有貨品都在集散中心集合,再分別發到城市的各個地方。通過集散中心的方式,可以降低在道路上行走汽車的數量,而且能夠盡好地對物流進行控制。

    不過,維克多·莫同時表示,集散中心的成功還需要幾個因素保證,例如,土地、初期投入時政府的一些支持以及各方面的協調努力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