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科學規劃黃三角經濟區建設布局
2010-1-22 1: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月12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我市充分利用被納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重點發展區域的機遇,乘勢而上,奮發有為,突出產業特色,打造產業優勢,科學規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布局,一大批重要事項和重點項目被列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
2009年12月9日,國務院正式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該規劃的批準實施,標志著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介紹,黃河三角洲包括我省的東營、濱州和濰坊、德州、淄博、煙臺市的部分地區,共涉及19個縣(市、區),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985萬人。我市的壽光、昌邑、寒亭、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和濰坊經濟開發區,被列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規劃重點區域,總面積5036平方公里,人口208萬。
經過前段積極努力,我市一大批重要事項和重點項目被列入《規劃》。主要包括:核心保護區,有濰坊市萊州灣濕地自然保護區、山東昌邑國家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平原水庫水源地保護區(峽山水庫及周邊區域)、河流水源地保護區(小清河、濰河、白浪河、彌河、膠萊河等河流的區內河道及流域);生態漁業區,主要分布在壽光等近海區域;生態畜牧區,主要分布在寒亭、壽光、昌邑等區域;綠色果蔬區,蔬菜產區主要分布在壽光等區域,果品產區主要分布在寒亭等區域。我國沿海開發實現全覆蓋
“從全國的高度來看,‘黃三角’上升為國家戰略,山東這塊國家戰略的盲區已經掃除,我國沿海開發已經實現全覆蓋。”中國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表示,我國沿海目前有濱海新區、遼寧沿海“五點一線”經濟區、長三角、江蘇沿海經濟區、珠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加上黃三角經濟區,沿海開發從南至北已經連成一線。產業布局方面
依托“四點”、建設“四區”、打造“一帶”。其中四點,即東營、濱州、濰坊港和煙臺港萊州港區,加快濰坊港擴能;四區,即東營、濱州、濰坊北部、萊州四大臨港產業區,要依托港口和鐵路交通干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現代加工制造業,推動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產業集群式發展;一帶,以四個港口為支撐、以四大臨港產業區為核心、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工業區和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為節點,形成環渤海南岸經濟集聚帶。濰坊北部臨港產業區,位于濰坊市寒亭、壽光、昌邑的北部沿海地區。依托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打造船舶發動機和汽車制造、科技興貿創新和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建成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產業經濟方面
循環經濟方面,主要把濱海經濟開發區、壽光渤海精細化工園、昌邑沿海經濟開發區、山東海龍工業園和寒亭建材工業園建成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種植業方面,推廣壽光農村沼氣與蔬菜大棚結合技術;漁港和漁港經濟區建設工程,重點建設濰坊沿海現代漁港經濟區;高新技術產業,支持壽光種業發展;汽車及零部件,濰坊濱海開發區重點推進特種車輛生產,發展船用柴油機、重型發動機、高檔大型發動機系列產品及特種活塞、OE剎車片、汽車輪胎等制造業;輕紡,發展壽光生態造紙業;現代物流園,重點建設臨港物流園區、壽光農副產品物流園區、寒亭食品藥品和民俗產品物流園區、航空物流中心,形成化工產品、機械裝備、蔬菜、干散貨和集裝箱運輸集散地;生態旅游業,突出世界風箏之都、濱海漁鹽等特色,打造濱海旅游度假和民俗文化精品旅游線路。科技教育方面
加快建設濰坊濱海科教創新園區,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機構、重點創新和產學研合作平臺;文化事業,加強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呂劇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文物藏品較豐富的地方建設一批市縣級博物館等;生態建設,到2015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規范化建設要求,壽光、昌邑基本達到生態市(縣)建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