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物流遭遇“供血不足”
2010-12-19 22:0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張華義
本報前不久刊發《“柴油荒”再襲物流》一文后,在廣大物流企業中引起強烈反響。由于截止到目前,“柴油荒”襲擊“物流”的嚴峻形勢仍未有效緩解。為此,本報記者再次連線一線物流企業,傾聽他們的呼聲,并進一步深入探究導致“柴油荒”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不可承受之痛
“柴油早沒了,還排什么隊呀?”近日記者在湖北采訪時,問起某加油站的工作人員,為何加油站門前沒有出現貨車排隊加油的場景時,他的回答干脆利落。是啊,油都沒了,排隊又有什么用呢?而據記者了解,就算柴油沒了,全國各地許多貨車司機仍然開車往返于各個加油站,期盼能夠隨時加滿自己的油箱,順利開展物流業務。
可期盼終究沒有變成現實,油荒依然蔓延全國。記者從全國工商聯合會石油業商會透露的信息了解到,截止到11月29日,河北邢臺市場,中石化目前0號柴油不出貨、-10號柴油無貨、中石油柴油基本無貨;福建福州市場,主營柴油繼續控銷,出貨少,中石化森美汽柴油1:1搭售,柴油一天限出400噸;安徽市場,“柴油荒”難有改觀,柴油資源未見緩解;湖北市場,柴油仍控銷,武漢中石油0號柴油7160元/噸且只保重點客戶;湖南市場,柴油緊張局勢未見好轉,主營仍控銷,提貨仍顯困難。雖然中石化能少量的出貨,但控量仍較嚴格,還需排計劃提貨,中石油相對更緊,價格均持穩……
在這種供應狀況下,物流業被“柴油荒”襲擊的傷口仍在流血。記者在湖北某加油站了解情況時,該加油站對面正好有一家物流企業,于是前去咨詢了一番。據這家物流企業的保安透露,院子里面許多貨車都好久沒動了,公司有業務但無法正常開展,老板天天為柴油犯愁。而記者在物流企業相關QQ群里了解到,和這家物流企業的遭遇一樣,全國各地幾乎沒有多少物流公司現在不為柴油犯愁的。
湖北省物流協會副會長章學軍告訴本報記者,當地有些小型物流企業因“柴油荒”已被迫停業。許多物流企業專門派出人員到各加油站排隊加油,但大多都失望而歸。
山東煙臺一家物流公司因柴油車無油可加,已經有一半的業務處于癱瘓狀態。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有26輛大型物流貨運柴油車,受柴油“斷頓”影響,已有14輛柴油車躺在院子里睡大覺。長沙好運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基炎也向記者抱怨:“柴油可以說是我們物流公司的血液,斷了我們的柴油,無疑相當于斷了我們的血。”
北京六朗莊一家物流公司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次“柴油荒”來得太快太突然,許多物流公司都沒來得及做好準備。“現在公司貨物的積壓和延誤非常嚴重,南方的一些倉庫都已經暴倉了。”正在幫忙卸貨的該公司貨運部的司機告訴記者,近期,他們在運輸過程中,不得不拿出很多時間在路上排隊加油,有時為了趕時間不得不加黑市的“高價油”。
寧波某小型物流企業的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其實全國各地許多中小物流企業目前都面臨這種兩難處境,一方面為了維持生存不得不想方設法出去接貨單;而另一方面受“柴油荒”影響,運力下降甚至停運,貨又不能按時發出去。“發貨人和收貨人兩頭對我們有意見,目前,我們的投訴率直線上升,信譽受到嚴重質疑,我們卻只有干著急的份!”該負責人無奈地表示。
寧波市交通運輸協會交通
物流分會提供給本報的相關調
查結果顯示,“柴油荒”導致
眾多公路貨運物流企業遭受
前所未有的
挑戰,經
營成本
直線上
揚,企
業 利潤空間被 進一步擠壓,為了履行合同,一些實力不強的物流企業,在無利或負盈利經營的情況下,苦苦支撐著局面。在運營成本、人力成本不斷走高的困境中和經營壓力下,一些中小民營物流企業老總產生了放棄經營,另開爐灶的想法。看形勢、做決定是柴油荒下,小民營物流企業老板真實的思想動態。
當“柴油荒”在公路運輸中蔓延的同時,水路運輸也同樣受到波及。
近日,南京海事局透露,由于受燃油供應不足影響,長江南京段船舶積壓最多時達150多艘,靠泊秩序混亂,很多船舶隨意錨泊等待加油,特別是超寬靠泊占用航道,嚴重影響了通航安全。
據了解,船等油這種情況在湖北荊州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當地情況好時,相關加油站也只能限量供應,每天每艘船只能加1噸油左右。沙市玉和坪附近的一家水上加油站工作人員介紹,當前,受全國性柴油荒影響,湖北荊州市水上交通的柴油供應也十分緊張,而船舶用油量特別大,動輒一艘船要加好幾噸,沒有辦法,他們只好選擇限量供應,每天每艘船限加1噸左右。一旦賣完了,過往船舶就要在加油站附近水域等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長江外,京杭運河等國內大小內河水運業出現“柴油荒”的身影,許多船舶因無油被迫歇業或排隊加油,有些貨物運到半路鬧油荒只能靠岸停泊。
輻射范圍擴大
在物流業受困“柴油荒”之際,與物流相關的各類行業也均受牽連。受影響最為明顯的當屬網購了。
近日,長沙市某品牌服裝店的焦芳每天都得不停地給一些老顧客道歉。原因是許多老顧客訂下的新款衣服經常被物流公司滯留途中,無法按時交付,這讓一向以守時守信經營店鋪的焦芳感到措手不及。“實體店還好點,我淘寶開的網店受到的影響更大;現在‘快遞’簡直就變成了‘蝸牛’,原本3天能到的貨物,如今許多地方都要等上6天左右,客戶都不停的打電話催貨,催得我焦頭爛額;年關將至,網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快遞再這樣慢下去,這生意還咋做呀?”焦芳在電話中接受采訪時,顯得異常著急。
武漢三賽服飾的沈總向本報記者介紹說:“最近有些物流公司因暴倉和加不上油等緣故已經無法正常收遞,幸好我們跟一個大型快遞企業簽了長
期合作協議,現在發往全國各地的服裝慢是慢了點,起碼貨還能發出去,好多公司現在想出貨連‘慢遞’都難找。”
而蔬菜市場,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昆明的各大蔬菜批發市場,日前由于受“柴油荒”襲擊物流影響,當地的蔬菜無法及時外運,昆明市內蔬菜大量積壓,蔬菜批發價格每公斤普遍回落0.5~1元左右。北京新發地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楊會東告訴本報記者,像云南的蔬菜生產大縣呈貢縣,正常情況下,往年2畝生菜可以賣到1萬元左右,而受“柴油荒”無車前去運菜的原因,2畝生菜只能賣到三四千。不僅是生菜,像菜心等其他各類蔬菜最近價格跌落幅度都非常大。
另據了解,最近,四川省著名的蔬菜生產基地彭州市也受牽連。當地農民種植的萵筍大面積滯銷,田間采購價低至每斤0.1元錢,依然少人問津,部分農田的萵筍已經熟透仍然無人采收。當地農戶認為,“柴油荒”持續蔓延導致蔬菜出省運輸困難,是蔬菜滯銷的罪魁禍首。“柴油荒”在導致農民賤賣蔬菜的同時,卻令城市居民買菜更貴。現在南方許多蔬菜生產基地受“柴油荒”影響,農民紛紛惜售蔬菜,當地許多冷庫暴滿。北京鵬程萬達國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先生向本報記者介紹說,該公司長期從海南運輸蔬菜進京,最近明顯感覺到當地蔬菜批發價普跌10%以上,本是進貨好時機,但是由于貨車在半路加油困難,原來3天4夜能到的貨現在可能要花6天6夜,甚至更長;蔬菜的保鮮度大打折扣,司機及押運人員的誤工費等成本進一步增加,再加上有時為了趕時間被迫加黑市高價柴油,導致蔬菜進京后不但不能降價,反而普遍漲價10%以上。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眾多商販紛紛反映,菜價的上漲,很大程度上出在流通環節,而“柴油荒”無疑是造成目前北方菜價上漲的推手之一。
業內人士指出,“菜籃子”、“米袋子”、“衣柜子”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價穩步提升,油荒不除,物價上漲的可能性還將存在。
到底是誰惹的禍
是什么導致了“柴油荒”?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巨頭對此異口同聲,它們一致認為造成“柴油荒”的最大推手當屬拉閘限電和民間游資炒作。此說法一出,首先發改委就不答應了。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地方政府拉閘限電進行節能減排只是導致“柴油荒”現象出現的因素之一,而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供求關系;在發改委“糾錯”的同時,也有一些人士出來替“民間游資喊冤”。河北省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齊放指出,“游資炒作”之說太過荒唐,國內沒有真正意義的原油、成品油、期貨、現貨交易市場。原油、成品油資源包括地煉資源絕大多數由兩大石油央企統購統銷,如果說炒作,也只能是兩大石油巨頭有資格在國內石油市場炒作。
對于上述說法,記者采訪了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系主任、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洪濤教授。他指出,由于12月15日是“十一五”規劃各項指標上報的大限之日,如果地方政府未能完成“十一五”規劃期間的節能減排任務,相關主管領導將被問責,甚至直接予以免職。因此,許多地方政府在節能減排的重壓下,只好采取拉閘限電這一極端措施;而停電對許多制造企業來講就意味著停產,因此許多企業不惜花重金購置柴油發電機自行發電生產。一段時間,許多地方出現發電機斷貨的現象,這種情況直接推動了柴油消費的上漲。
當然,拉閘限電只是導致“柴油荒”的原因之一。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煉油能力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具有4.8億噸的原油加工能力,而2008年中國的煉油能力還是3.2億噸,國內需求同期也只增加了10%左右;也就是說,就算是在拉閘限電的情況下,我國柴油供應該還是充足。“其實,地方政府拉閘限電只是個導火索,真正的原因還是中石油、中石化這兩大石油巨頭缺乏戰略意識、缺乏社會責任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東民營石化人士向記者表示。那么該人士的說法是否冤枉了兩大石油巨頭呢?據海關統計,去年我國有450.7萬噸柴油賣到海外,比2008年增長5倍。今年前三季度成品油出口2102萬噸,同比增長23.4%。其實,從今年7月份開始,國內柴油市場供需矛盾就已經顯山露水,到了9、10月份,“柴油荒”已經到了白熱化程度,而10月份兩大巨頭仍對外出口柴油36萬噸。直到11月份,在各方的壓力下,巨頭才宣布已經停止柴油出口。
當記者把這一情況告訴湖北某物流公司的負責人時,接受采訪的他顯得有點激動,“真沒想到,我國的柴油可以大量出口,卻保障不了我公司幾輛貨車的柴油供應。兩巨頭占我國柴油供應量的90%份額,在明知第四季度是柴油消費旺季的情況下,在‘柴油荒’前甚至‘油荒’已經開始之際還拼命地往外出口,這不僅是對我們物流企業的不負責,更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對此,齊放則表示,造成此次“柴油荒”的根本原因,首先是國家石油管理體制中的缺陷,是由我國石油行業的市場壟斷造成,兩大央企石油公司在國內石油行業的上游控制著47%的石油資源開采權,在中游控制著煉油企業的生產加工權(包括國內地方煉油廠),對外,掌握控制著53%原油、成品油的進口權,市場主體單一,石油資源在市場上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其次是兩大石油公司以計劃經濟模式維持市場運行,從原油進廠到成品油配送銷售都是按照計劃在系統內運營,生產與市場脫節,計劃跟不上市場變化,造成國內石油市場供求關系失衡。此外,兩大石油央企的行業壟斷,造成本企業內部缺少活力、競爭力,與國際上充分競爭的同行業企業相比,成本高、效率低,遇有國際油價高漲時企業利潤空間相對縮小,因而失去生產加工的積極性。從而,以產業下游,社會公眾,民營石油企業,養車族為人質,以“油荒”逼迫國家提高油品價格。他們只“盈”不“賠”,憑借壟斷地位依靠國家調高油價,將國際油價的負擔完全順延給社會公眾以維持其壟斷利潤。
“壟斷這一問題不解決,‘油荒’年年有且會越來越激烈,我們在分析國內‘油荒’的原因時,必須做深刻的分析,絕不能被表面化的東西所掩蓋,一葉障目將會誤導社會和公眾。”齊放一再強調。
對癥下藥解油荒
在各種因素合作制造“柴油荒”的情況下,物流行業亟待想方設法,突出重圍。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石油業商會會長張躍日前表示,當務之急在于改革石油進出口體制,建立多元化石油供應體系。據他介紹,我國民營煉油企業主要進口燃料油煉油。現在全國有8家民營企業持有進口原油的牌照。按照商務部規定,所有進口原油必須交由兩大公司煉廠加工,進口時需持兩大公司排產證明方可入關。對此,該商會日前已向商務部上報了《關于完善石油市場相關體制、構建和諧的多元化石油市場秩序的報告》,建議放開原油進口權。
該商會建議,可逐步放開對非國營石油企業的進口控制。在中石化、中石油兩大公司大量進口原油的同時,給予地方煉廠原油進口權或使用權,如暫時先使用非國營貿易配額,并應逐漸增加這些企業的原油進口數量,準許非國營進口配額的原油在市場上自由流通。
業內專家指出,國家石油管理體制中的缺陷,是由我國石油行業、市場壟斷造成的。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柴油荒”頑疾,必須打破市場壟斷,把“非公36條”執行到位,逐步降低民營企業進入石油市場的門檻,讓成品油的進口和生產實現良性競爭,最終讓市場形成自發的補給力量。
河南貳仟家物流服務有限公司張紅杰董事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柴油荒”本來就不應該出現,我們國家的煉油能力滿足國內需求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兩大巨頭壟斷國內成品油市場,就很容易造成“油荒”局面的形成。“我覺得國家對成品油供應需按照不同的行業出臺不同的供應政策,物流是各行各業的紐帶,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國家應該特殊對待,給物流企業用油提供優惠政策,保證用油的足量供應。”
寧波市交通運輸協會交通物流分會相關負責人馮定根希望,寧波物流企業車輛加柴油也能像寧波市政府對出租車支持那樣開辟綠色通道;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在宏觀上加強對油價和供應量的控制,在微觀上對物流企業實行按車輛配給柴油的辦法。
洪濤則指出,要想徹底解決“柴油荒”還應該發揮法律法規的作用。日前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已查處了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相關油企囤油惜售或高價售油等行為,下一步應該更加嚴厲地打擊這種投機倒把行為,維護好市場正常的經濟秩序。與此同時,相關部門應該根據我國的《價格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切實保護好廣大物流企業的利益。
在國務院及相關政府部門的接連施壓下,近日中石化、中石油也紛紛出臺了解決“柴油荒”的措施。記者據此致電了中石油相關部門,在幾個部門相互踢了幾次皮球之后,最后中石油相關人士讓記者去該集團網站了解更多信息。
記者從中石油網站看到,中石油已緊急出臺了相關措施,全力組織煉化企業開足馬力,加大產量。銷售企業認真落實《關于做好當前成品油銷售工作的緊急通知》,針對當前成品油供應緊張形勢,采取措施,協調物流運輸,全力保障市場需求,部分地區的“柴油荒”也得到了緩解。而中石化近期也在通過加大進口、加大生產等措施來壓制“柴油荒”。
在各方救援的情況下,物流企業更應該在抗爭中學會自救。對此,梁基炎強調,“油荒”近年來可以說是年年出現,只是今年變得更加嚴重了。這縱然有體制機制上存在的諸多問題,但企業必須從教訓中汲取經驗,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比如通過及時了解新聞動態,了解國內外原油等市場變化,提前儲備一些關系企業生存發展的能源就顯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