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學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北京物資學院、中國流通經濟雜志社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流通現代化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圍繞搞活商業流通、加快商業服務業發展,搞活農村流通、擴大農村消費,振興物流產業、加快物流服務創新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搞活流通是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切入點。與會者認為,我國經濟雖然已經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但經濟增長主要還是靠投資拉動,未來仍需在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方面加大力度。流通產業在促進生產、發展經濟中具有先導和基礎作用。加快流通產業發展,促進流通產業現代化,降低流通成本,對于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具有重要意義。
順應經濟服務化趨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與會者認為,經濟服務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也是流通現代化的推動力。搞活流通,不僅僅是針對商品而言的,也是針對服務而言的;擴大內需不僅應擴大商品內需,而且應擴大服務內需。應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努力滿足居民的服務需求。
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生產資料流通模式。與會者認為,發展生產資料流通,是通過消費需求引導生產、進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環節。應采取有效舉措,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生產資料流通模式:完善政策體系,加強行業管理;發展現代物流,實現產業升級;做大做強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集聚流通功能,提升批發市場;構建供應鏈,延伸產業鏈;加強理論研究,重視人才培養。
搞活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與會者認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問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搞活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一是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如給農民發放房產證,使其房屋也可以抵押、轉讓、出租,以擴大農民收入來源;二是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尤其是微型企業、服務企業,以拓寬農民就業渠道;三是穩定農產品價格,降低農村流通成本,以促進農民發展規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