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公路概述
2010-10-9 12: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甘肅地處祖國交通要道,是連接我國東、中、西部的橋梁和紐帶,道路交通的開發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就曾到北地、隴西二郡巡行,并在甘肅境內筑長城、修馳道。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甘肅有過璀璨奪目的公路交通歷史,最富盛名者當屬穿省而過、橫貫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曾是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
幾經歲月蹉跎,幾經滄海桑田,步入近代后,甘肅公路交通也經歷了衰落。自1924年開始興修公路,在舊中國25年間,由于受政治、經濟條件的影響和社會生產力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制約,甘肅公路以其緩慢的速度向前發展。到1949年8月蘭州解放時,甘肅境內主要興修了西蘭、甘新、甘川、蘭包等34條公路,計長5161.1公里。這些公路的標準都很低,質量不高,可勉強通汽車的只有3279.8公里,而且分布不均,隴南山區、甘南牧區、邊遠地區幾乎沒有公路,全省絕大部分地區不通汽車,物資運輸主要靠人背、肩挑、畜馱。
新中國成立后,甘肅公路事業的發展,揭開了嶄新的一頁。一代代公路人越高山、穿荒漠、跨河谷,頂烈日、冒酷暑、抗風沙,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澆灌著隴原公路的蓬勃發展,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譜寫了甘肅公路交通事業的壯麗篇章。自建國初到5 0年代中期,甘肅公路部門根據交通部提出的“民辦公助”、“民工建勤”、“先通后暢”等要求,集中人力、財力重點新修了煤炭、食鹽、糧食等重點建設和人民生活急需的專用公路,到1956年底全省共修建各種專用公路里程達514公里。1957年甘肅省公路局成立,年底全省實現了縣縣通汽車的目標。
自1958年起,在“全民大辦交通”活動的號角中,通過“以工代賑”等建設方式,全省興建了一大批公路。到1977年底,甘肅公路通車總里程為34535公里,其中高級、次高級路面5162公里,全省實現了社社通公路,全省以干線公路為骨架的公路網基本形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甘肅公路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根據甘肅公路《十五年建設規劃》,省交通廳從1977年的國道3 0 9線續建工程開始,逐年對國道1 0 9 、2 1 1 、2 1 2 、2 1 3 、2 1 5 、3 0 9 、312、316等9條國道和全省32條5344公里省道進行改造,建成了以國道、省道為主體,以縣、鄉道為網絡,干支銜接、經緯交織的公路網。自1994年天北高速公路的建成拉開甘肅高速公路建設的序幕之后,“九五”期間全省開工建設高速公路262公里,建成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927公里。與此同時,借助國家實施扶貧、通縣和縣際公路建設的歷史機遇先后實施了近6300公里的扶貧、通縣公路和縣際公路建設項目,甘肅路網結構進一步優化,公路通達度有了新的提高。
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甘肅公路交通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十五”以來,在省交通廳“會戰東部、突破中部、挺進西部”公路建設戰略和“抓兩頭、帶中間”工作思路的指引下,全省公路交通事業迎來了發展速度最快、投資規模最大、路網結構改善最顯著的重要時期。全省公路交通系統狠抓高速公路建設和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帶動國省干線路網改造,甘肅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逐步形成了便捷、暢通、高效、安全的公路交通體系。到2009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1.4萬公里,其中二級以上公路達到7285.33公里,建成的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644.2公里,公路密度25.09公里/百平方公里。
三分建,七分養。為了保護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保持良好的路況服務水平,一代代甘肅公路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默默奉獻在路上。不論是山大溝深的黃土高原,還是海拔較高的甘南草原;不論是高山峻嶺的隴南山地,還是干旱飛沙的河西戈壁,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公路人的身影。在1986年到1995年的10年間,全省圍繞“以實施GBM工程為龍頭,以強化路政管理和質量管理為重點,全面提高公路綜合效益和服務水平”
的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方針,組織廣大公路職工大會戰,先后在甘新、蘭郎等8條重點路線實施GBM工程1550公里,受到了省政府的嘉獎。“九五”期間,全省推行了以大道班養護為主的運行機制改革,有力提高了養護生產效率,并將油路養護作為公路養護的重點來抓,使全省油路修補質量有了很大提升。
近幾年,全省公路系統圍繞“養好公路是第一要務”的工作要求,堅持“根據季節重點養、突出干線精心養、水毀路段突擊養、區別病害科學養、待建路段不失養”的科學養護思路,集中改善重要旅游路段、城市進出口路段、病害較多路段的路況質量,完成了10條收費公路大中修改造,使全省國省干線路況質量明顯改善。同時,以“消除隱患、關愛生命”為主題,在10條國道、28條省道及重要縣道2 9 6 0 公里路段約5 8 0 0處實施了安全保障工程,極大地改善了公路的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司乘人員的一致好評。在加強橋梁日常養護的基礎上,組織完成了全省公路橋梁專項調查,啟動了危舊橋加固改造三年實施計劃,保障了橋梁的安全暢通。全省先后對15條通縣、縣際公路實施GBM工程,建成部、省級文明樣板路8條1578公里,國道312線和109線甘肅段先后創建為部級文明樣板路。
千古絲路煙塵淡,盛世風流今復還。現如今,在甘肅的大地上,大道如網,縱橫交錯;走進今天的隴原,長路似虹,車流如織。歐亞大陸橋蜿蜒而過,四通八達的國道主干線如“經絡”般延伸到四面八方,將甘肅與外界有機地連接起來,以全國十二大交通樞紐之一的蘭州為中心,以連霍和丹拉國道主干線為主骨架,以國省干線為支脈,以農村公路為末端的公路網鋪就隴原大地,古老的絲綢之路煥發了新的生機。
回顧過去,成績不易;展望未來,豪情滿懷。“十二五”期間,甘肅公路人將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肅精神,全面加快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力爭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4000公里以上,實現省會蘭州與各市(州)政府駐地全部以高速公路連接;二級及以上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萬公里左右,實現市(州)至縣(市、區)政府駐地全部通二級及以上公路;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實現100%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甘肅省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將以“提升管理水平、推進科學養護、強化應急保障、提供優質服務”為重點,著力建設安全暢通、和諧高效、管養科學的公路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多方位滿足出行服務需求的公共服務體系;規范有序的公路管理養護機制和文明執法的路政管理體系;統一指揮、協調高效、專兼結合、保障有力的應急保障體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夢中的駝鈴已漸漸遠去。通過甘肅公路人的不懈努力,千古絲路一定會在飛天的故鄉以更加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