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敏:“黑物流”卷款攜貨與商戶的信任危機
2010-10-11 22: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和平大世界周邊,一些“黑物流”應運而生。為了博取商戶信任,它們不惜先墊付少額貨款“套近乎”,并自掏腰包開發偏遠地區或者外省客戶,漸漸成了“代收貨款”的主角。部分心術不正者,將代收款壓著遲遲不發放,甚至通過虛擬訂單,找家具銷售商突擊提貨,然后卷款攜貨人間蒸發。(荊楚網10月11日)
商戶對物流毫無保留建立的人際“信任”感,在“黑物流”卷款攜貨消失的行為中,信任顯得多么的單純、脆弱和不堪一擊。
首先是眾商戶群發信任潮,忽視了物流公司的“本質”。武昌和平大世界家具市場及周邊家具賣場,有近2000家廠商,產品覆蓋全省、輻射十多個省市。從2008年到今年10月,“黑物流”公司卷走50余商戶百萬元代收款。
可見并不是一兩家商戶受騙,呈群發式的。也并不是說商家智商差,對識別“騙子”的招數不清。他們大多是看見其它商家都這么在做——由物流公司代收款都沒出現什么意外,何況經歷的一些小事比如墊付等早已感動商家,于是輕易地相信了物流公司,而忽略了物流公司“本性”的考證,這樣就促使了“黑物流”的肆意行徑,只有到最后上當受騙了才幡然醒悟,可惜已太遲了。
其次是有關部門對物流公司的監管存在漏洞。報道稱兩年來,和平大世界周邊“黑物流”已開溜十余家,僅最近幾個星期,就有“騰輝”、“興旺”、“路路通”、“北方”、“安達”、“萬佳”等“黑物流”,其中“萬佳”在國慶期間開溜,它們的壽命大多不過一年。
在同一個地段頻繁開設N多物流公司,任其成立任其發展,任其消失,難道這屬正常現象,是誰給予的權利?毫無控制性的隨意增設這么多物流公司,監管和審核部門沒有嗎?如果從源頭上來控制和管理這些物流公司,成立規范化的物流公司便可避免了被卷走巨大代收款的欺詐事件發生。
再次是商戶被“黑物流”蒙蔽,過于輕信惹的禍。之所以產生“代收貨款”和“代付貨款”的“潛規則”是由于商戶擔心交貨后不能及時回款,客戶害怕付款后收到貨品有異樣,買賣雙方缺乏互信,促使雙方委托“一肩挑兩頭”的物流公司進行現場交易,“見利忘義”心理促使了“物流”欺詐行為出現。
人最基本的屬性是善良,信任任何人任何事是人的善意表現和自由。商戶將信任交給物流,物流公司就應該誠實守信。一旦破壞了這種游戲規則,受經濟損失的自然是廣大商戶了,當然,違背游戲一方的物流公司將受到追究。如果商戶有證據在手還好說,一旦不見“白紙黑字”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護,也給了“黑物流”實施詐騙手段提供了可乘之機。
在現代社會體系中,無論從經濟上說還是社會生活,信任已經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對可能存在的危機或者潛在的困難依然保持的正面期待,就叫信任。一旦這種信任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將得不償失。所以在復雜的市場浪潮中,商戶應擦亮眼睛,多一根玄,學會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