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鋼鐵原料成本的控制
2009-9-8 20:0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張琳
鋼鐵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主要取決于鋼材的生產成本和鋼材的品種質量。其中,鋼鐵原料成本在鋼鐵生產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原料供應是我國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的 “生命線”。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一環,在企業管理中居于主要地位,對制造企業更是居于核心地位。怎樣能做到科學的、有效的成本控制?
一、保證原材料穩定供應
1.鋼廠自行建立自己的廢鋼回收加工基地。
2009年上半年中國累計進口廢鋼758萬噸,是2008年全年進口量的1倍多,預計2009年全年中國廢鋼進口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國內廢鋼價格上漲及供應緊張也促使一些鋼鐵企業買入進口廢鋼。進口產品的數量及質量都有明顯提高,尤其是包括江蘇、浙江兩省在內的長江沿岸的鋼廠。再有,海運費下調也推動了這一趨勢。據中國廢鋼應用協會預測,2009年中國廢鋼需求將在7400萬噸左右,供應缺口約為1000萬噸。
未來,鋼廠應在一些地區建立自己的廢鋼回收、加工、倉儲、配送基地,打造國內具有競爭力的廢鋼采購供應鏈。早在幾年前,寶鋼就確立“資源開發先行”的戰略思想,按照“資源充足、交通便利、經營環境好”的原則,先后在臺州、嘉善、寧波建立了3個集收購、分選、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廢鋼基地。
廢鋼基地投入運行以來,已向寶鋼提供了廢鋼打包塊、剪切料、純凈廢鋼、中重型廢鋼等市場稀缺的廢鋼產品。
2.與鋼鐵原料的生產廠家建立戰略合作聯盟。
鎳、釩、鎢等特種合金資源緊缺的狀況在全球范圍顯現,國內一些不銹鋼生產企業應積極與鎳的生產廠家聯手,共同應對國際市場的鎳價暴漲、暴跌和資源緊缺所帶來的風險。
金川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鎳鈷生產基地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是全球鎳工業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鎳銅等有色金屬總量已超過20萬噸。甘肅省政府將持有的金川公司國有股股權,分別向寶鋼、太鋼轉讓10%和5.78%,轉讓完成后,寶鋼、太鋼合計持有金川公司19.78%的股權。金川公司為寶鋼、太鋼提供穩定的原鎳產品供應。
寶鋼、太鋼和金川通過產權關系,發揮各自優勢,聯合投資開發國外紅土鎳礦和硫化鎳礦等資源項目。
3.把目光投向海外,在國外形成屬于自己的礦山。
鐵礦石、鉻礦、廢鋼等鋼鐵爐料資源緊缺狀況,在我國較長時間內不可能根本緩解,對國外資源的依賴度較大。而國際市場因中國需求的增大,不斷提高價格,有的國家還增加關稅,對一些鐵合金資源控制出口。國際市場看準我國不銹鋼原料龐大的市場,目標直指鉻鐵市場,賣給中國鉻礦利潤肯定沒有鉻鐵利潤大。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鋼廠應到國外開發屬于自己的礦山,保證原料供給,增加抗國際市場波動的能力。
二、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
1.鋼鐵企業分期采購走向聯合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我國鋼鐵企業的原料采購散、亂,特別是國外的進口渠道多,報價亂、價格貴,進口市場無序問題十分突出。因此,未來鋼鐵生產企業應逐步由目前分散對外采購走向聯合對外采購,這樣既有利于選擇合適的國外原料供應商及原料產品,又有利于降低海運費用,降低采購成本。
2.調整鋼鐵企業布局,降低內陸運量,降低成本。
鋼廠大量使用進口爐料,為了降低使用成本必須盡可能的減少內陸運輸,因為內陸運輸費用很高,特別是采用鐵路或公路運輸價格更為昂貴。大量運輸不但給鐵路、公路帶來極大壓力,同時為了保證鋼鐵生產的連續進行不斷料,往往需要增加更多的費用。在同樣的條件下,處于我國中部的鋼鐵廠生產噸鋼成本比使用進口礦增加150元以上。從原料供應的角度看,我國鋼鐵業布局應有一個較大調整,而且時間緊迫。
三、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1.鋼鐵生產實現綠色生產,真正實現鋼鐵生產的循環經濟模式。
鋼鐵生產以煤為主要燃料,煤炭消耗量極大。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已是十分嚴重,主要來自粉塵和廢氣中的SO
2
、NO
x
、CO
2
等。這些也主要產生在原料運輸、堆存,以及燒結等加工工序,因此鋼鐵生產要實現親近環境的綠色生產,采用先進的工藝、設備,不但要做到不增加生產成本,而且要實現資源、能源的有效回收,真正實現鋼鐵生產的循環經濟模式。
2.重視冶煉前原料加工。
“精料”是鋼鐵生產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術措施,這已被我國50多年來鋼鐵生產實踐證明。采用先進技術如噴煤、高風溫、自動化操作等來減少消耗和降低成本。冶煉前鐵原料的加工十分復雜,一般必須經過磨、選、混勻和儲運,燒結成球團達到一定質量后才能進行冶煉。鐵原料加工實施 “精料”方針是鋼鐵工業實現節能、降耗、高效、低成本和綠色生產的 “強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