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鋼價合理性的探討
2009-9-8 20:0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大方
經過前期的鋼材價格大起大落之后,無論期貨還是現貨,最近整體價格呈現止跌企穩的走勢,市場信心隨之有所恢復,反映在期貨盤面上,逐漸開始連續拉出小陽線來試探市場接受程度,和前期市場暴漲之前的期貨盤面非常類似。究竟后市鋼材價格走勢會怎么運行,這是當前大家關心的主要問題,這是需要結合形勢分析目前的鋼材價格是否合理才能判斷的。
市場環境:通脹預期PK產能過剩
國家發改委近日下發通知,稱近一段時間來少數商品價格有所上漲,社會通脹預期有所增強。通知強調,要正確認識當前價格形勢,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及時發現可能造成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苗頭性問題。該通知指出了兩個問題:其一,通脹隱憂是存在的,需要引起警惕;其二,若有必要,會采取措施防止價格異動。
其實,當前人們產生的通脹預期,原因并不復雜。首先,國內過量的信貸投放導致流動性充裕,新增貸款投入已超過7萬億元,為物價指數反彈提供了貨幣基礎;其次,為了 “保增長”,我國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可以認為,當前刺激政策已經初步取得效果。而為了鞏固經濟復蘇的成果,未來政策仍將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無疑,當社會的通貨膨脹預期逐漸增強,會對經濟產生副作用。一方面,在現實中,預期常常會形成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最初僅僅是一種預期,隨后則演變為價格的實際上漲,并反過來強化通脹預期;另一方面,當人們預期到可能發生較高通脹時,為了抵消可能受到的損失,就會大量地購買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和大宗商品,包括鋼材在內,這使得市場投機氣氛高漲。而火暴的股市和樓市,還有鋼市,又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資產投資市場,實體經濟復蘇急需的資金將被大量分流,這不利于經濟恢復。
上半年,市場通脹預期爭論喧囂之際,市場各方紛紛押寶于通脹。于是,國內股市、樓市率先回暖;資源價格接力上漲,有色金屬、煤炭、石油價格輪番走強,直至最后的7月末鋼價狂漲,這些都閃動著通脹預期背影。但是通脹預期推高了行業庫存,也透支了后期上漲空間,抑制了下游需求。
而與通脹預期抗衡的主要是產能過剩,如果沒有這一因素,國內鋼材價格將會在通脹預期下直線起飛,去年瘋狂的鋼材走勢已經驗證了這點。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問題。其中,鋼鐵行業繼8月中旬被工信部著重要求 “結構調整”外,此次又再度被當作 “產能過剩”的代表行業予以提出。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1~7月份國內粗鋼產量為3.17億噸,相當于年產粗鋼5.46億噸的水平。部分品種如螺紋鋼的產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價格從4月底起也開始攀升,到8月初曾一度沖至5000元(每噸,下同)的新高。在這種局面下, “產能過剩”的聲音少了,而要求 “開足馬力、一舉扭虧”的動作卻實實在在地多了。中國去年年底提出的4萬億財政刺激政策中,45%投向鐵路、公路、機場、城鄉電網改造,其重點投資方向是交通運輸、能源建設、安居保障工程和災后重建等方面,其中能夠直接拉動建設用鋼消費的投資約占90%。其實近期鋼材價格的劇烈波動,最后暴跌的導火索正是鋼廠源源不斷的產能釋放,直接造成供需不平衡,影響市場心態所造成的。
從目前的情況看,由于前期鋼材暴漲,導致鋼廠無序生產,后期因為價格暴跌,大量資源被迫滯留在鋼廠手中,而且貿易商通過減少訂貨的方式對抗鋼廠前期的大幅漲價,逼迫鋼廠給予適當補貼彌補近期的大幅虧損。近期市場價格的小幅反彈,一方面是由于鋼廠依托期貨工具影響市場預期,轉移自身的庫存壓力;另一方面,有的貿易商也覺得目前鋼材價格經過整理后,具備一定的操作空間,而選擇入場。而廣大下游需求還是處在觀望之中,需求強度持續減小,這是目前影響行情的最關鍵因素。
當前鋼價合理性的探討
對于當前鋼材價格是否合理主要是從生產成本和供需層面來分析比較,然后才能得出正確的推斷。
1.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之間的比價不合理。
隨著期貨和現貨價格的下跌,降價壓力已經逐步傳導到上游原材料領域。由于近期的期現貨價格低位震蕩,原材料價格的水分將被逐步擠出,短期內原材料價格不可能有大的漲幅,而且鋼廠出廠價格的調整目前已經進入降價周期,除非有重大的環境變化才有可能出現逆轉。
依照目前的生產成本測算出螺紋鋼成本最高的調坯軋材的中小鋼廠生產成本在3800元。相對目前的市場售價還是有利潤空間,而全流程的國有大型鋼廠,現在每噸螺紋鋼的利潤還是在400~500元,雖然相對前期千元以上的利潤來說有所下滑,但是和歷史同期相比較,還是處于比較高的位置。對于中小鋼廠而言,只要螺紋鋼的生產還有利潤,控制產能釋放就不會真正實現,鋼材價格的下跌也就是必然的。
2真實需求持續不振。
4萬億元投資拉動和上半年7.3萬億元信貸規模雖然一季度還沒有形成鋼材需求的明顯拉動,進入第二季度,特別是進入6~7月份以后,市場對鋼材需求確實明顯增加。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321億元,同比增長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8098億元,增長33.6%。其中6月份增長35.3%,加快6.8個百分點。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城鎮投資增長26.7%,中部地區增長38.1%,西部地區增長42.1%。基礎設施投資 (不包括電力)增長57.4%,其中鐵路運輸業增長126.5%,道路運輸業增長54.7%,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54.5%。
2008年全年出口鋼坯、材折算成粗鋼6358萬噸,實際凈出口4300萬噸。可是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我國第二季度實際鋼材凈出口為負值,相當于凈進口。5月份已經凈進口100萬噸,而且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相當于年度出口鋼材6000萬噸,今年上半年機電出口是以20%以上的幅度減少的。但是靠大量投放貸款拉動基礎建設增長的狀況,在國家明確提出“信貸微調”為下半年宏觀政策調整的主線之后已顯頹勢。在這樣的預期影響下,民營企業等非公經濟的投資欲望也會得到抑制。從近期螺紋鋼下游需求始終委靡已經可以看出這樣的趨勢:下半年鋼材消費強度的增長不會超越龐大產能的壓制,也就意味著供大于求的鋼材市場環境將不會改變。
第四季度鋼價走向預測
第四季度貨幣流動性肯定比第三季度要差,將影響市場的投資欲望,連帶鋼材的金融屬性也將被削弱,真正的供需因素將成為鋼材定價的最重要因素。鋼廠在第二三季度逐步走出低谷,第三季度的財務報表肯定會非常漂亮。但是相對市場形勢的變化,鋼廠的產能管控始終處于一個被動滯后的過程,由于前期火爆行情的刺激,鋼廠大干快產的實際后果將在第四季度顯現。相對剛性的鋼廠產能釋放出的資源很難被相對彈性的市場所消化,而看跌預期也將抑制貿易商的訂貨熱情,鋼廠處于消化庫存的目的必將通過降價手段來刺激市場訂貨,所以第四季度鋼材價格很難出現第三季度的脈沖式走勢,基本將保持一個低位震蕩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