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與鋼鐵難現“共舞”時代
2009-9-18 4:1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實習記者 燕磊
近來,經濟形勢企穩向好的“呼聲”不斷。我國政府的一攬子刺激政策,特別是大規模政府投資發揮了關鍵作用。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刮起了 “復蘇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近日發表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說,美國大部分地區的經濟活動已經趨于平穩或者得到改善。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可能即將結束。
但就在東西兩岸共同為經濟復蘇“搖旗吶喊”的當口,造船業似乎很不給面子,并沒有表現出強勁上升的勢頭。在天津剛剛結束的第四屆全國鋼材加工配送工作研討會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信息咨詢部副主任譚乃芬就2009年船舶工業運行情況作了客觀翔實的分析。
從她的分析中我們不難得出,造船業“堅冰”仍難破,真正的復蘇還有待時日。其對鋼鐵行業的帶動作用銳減,兩個行業“翩翩起舞”的盛世景象恐一時難以呈現。
造船業總量增長難掩增幅下降,目前國際航運市場依舊處于歷史低位,造船市場面臨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未來走勢尚需進一步觀察。
譚乃芬副主任首先介紹了2009年以來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數據顯示,1~7月份我國船舶工業總產值、出口交貨值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增幅繼續呈現下降趨勢;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長,新承接船舶訂單同比繼續減少,手持船舶訂單連續10個月下降,金融危機對船舶行業的影響進一步顯現,經營形勢未見明顯好轉。
伴隨增幅下降的是各大船企的利潤下滑。1~7月份船舶行業70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215億元,同比增長22.64%;實現利潤105億元,同比下降18.19%。
據記者了解,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自去年9月份以來,全球造船市場一路下跌,到今年5月份我國造船市場幾乎沒有新船成交。
從6月份開始,我國市場新船成交量開始放大。7月份當月新承接訂單199.9萬載重噸,其中江蘇融盛造船有限公司獨占鰲頭,承接160萬載重噸。但是“由于7月份造船完工量繼續大于新承接量,造船企業手持船舶訂單出現連續10個月的下降。”譚主任介紹到。
一直困擾造船企業的“撤單”和開工不足現象像瘟疫一樣不斷蔓延。
受航運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7月份,我國船舶企業撤單情況有所增加,據不完全統計,1~7月份全國共撤銷船舶訂單75艘、388萬載重噸,約占7月底手持訂單總量的2%。
但會上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撤銷訂單對于企業來說并不光彩,因此肯定有部分企業并沒有如實上報,實際上撤單比率有可能達到5%。”
“在新船訂單大幅減少,手持船舶訂單持續下降、造船產能快速釋放的情況下,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船舶企業面臨開工不足的壓力越來越大!弊T副主任不無憂慮地講到,在她看來,前幾年船舶制造行業固定資產的大幅投入造成了現如今的巨大產能,加之當前經濟衰退的影響,供需矛盾非常嚴峻。她甚至悲觀地預計未來2~3年內全球造船企業仍將面臨接單難問題。
在談到下半年船舶市場時,她進一步表示,“盡管近兩個月國際造船市場新船成交量有所回升,但這并不代表造船業已經步入觸底后的復蘇之路。”在她看來,6、7月份成交量有所放大的背后是船價指數的繼續回調。
與會的業內專家也持相同看法,認為目前國際航運市場依舊處于歷史低位,造船市場面臨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未來走勢尚需進一步觀察。
造船業與鋼鐵產業屬于關系密切的上下游產業。目前,造船業對鋼鐵業的帶動作用有限,而兩個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出臺都劍指過剩產能,這讓業界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造船業屬于鋼鐵產業鏈下游的重要客戶群體,造船業對于鋼鐵行業的拉動也成為與會各方的關注焦點。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1~6月份我國累計生產船板608.56萬噸,同比減少418.1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32.8%。
對此,譚乃芬重點解釋了下降的原因。在她看來,首先是船廠去庫存化導致了對于鋼材訂貨的減少。她進一步解釋到,此次壓縮訂貨并非因為目前的需求不足,而是前期特別是去年2、3月份以來鋼材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得船廠大批囤貨而導致的庫存積壓現象比較嚴重。
韓國作為世界級船舶制造強國,其對船板的需求對我國影響至深。從2003年以來,由于船舶工業的快速增長,韓國自身無法滿足對船板的需求,從2004年開始從我國大量進口船板。
“但金融危機之后,韓國對我國船板需求大幅縮水!痹谒磥,韓國本土大鋼鐵企業,諸如浦項和現代制鐵開始投資于中板市場!斑@也導致了我國船板1~7月份出口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江蘇、山東以及浙江大量的“三無”中小船廠大量倒閉!斑@些‘無訂單、無船主、無船檢’的企業再也無法復制先造后賣的神話!币浴叭裏o”造船的主要聚集地臨江為例,“目前有至少一百多條船砸在了手里,沉淀資金達100多億人民幣,這也證明了目前船舶市場的低迷!
此外,改裝船、船舶分段大幅下滑,以及延期交船觀望態度明顯等,都“或多或少的加深了今年以來船板市場的萎靡”。
對此,譚乃芬還就船舶和鋼鐵兩個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出臺,談了她自己的看法。在她看來,“兩個規劃都把調整放到振興之前,這說明低水平重復建設所形成的產能將成為影響船舶工業和鋼鐵工業健康發展的阻力,應當通過兼并重組整合過剩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綜合競爭能力是兩個行業必須面對的共性問題。”
與會各方也紛紛表示,“兩個規劃的出臺為兩個行業協調產能與產品結構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契機。鋼鐵與船舶行業應一如既往的加強合作與聯合,共同應對市場變化,實現上下游產業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