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綠化”你的供應鏈
2009-9-16 18: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企業一方面要使自己變得更綠,另一方面也要持續增加收入和利潤,如何平衡這二者的關系,使綠色戰略更加有效?關鍵之處在于:同時在產品生命周期和供應鏈管理中融入環保實踐。
顛覆傳統的產品規劃
填埋能力不足、有毒物質泄漏到水資源中造成的影響、更嚴格的回收條例和報廢產品回收計劃,都迫使企業重新評估其產品的生命周期和項目組合管理戰略。具備環保意識的企業開始制定“搖籃到搖籃”式的解決方案,即如何以更少的能源和更高的效率設計、采購、制造以及交付產品;在之后的產品生命周期中,如何將這些產品轉化成不同產品或新產品。
在產品概念階段融入“綠色”
到了產品的概念階段,就不僅要考慮如何生產、配送和處理產品,還要考慮產品將如何影響市場營銷和招聘戰略,可以預先通過市場調研來了解這些情況。開發生態友好的產品和戰略,可以幫助企業成為綠色環保的領導者,吸引志同道合的消費者和員工。比如,巴塔哥尼亞戶外服裝公司,通過在綠色產品和環保活動中創造了強大的協同作用,將自己推到了綠色環保類產品領導者的地位。
設計也環保
在產品設計階段,企業可以預先采取一些“綠色”措施,這比日后改進更有效率。比如,盡可能選擇綠色環保的原材料。耐克公司推出的Considered系列,就是通過產品創新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利基品牌。
“綠化”供應鏈
采購
在選擇供應商之前,環保的企業會提出以下問題:
● 供應商位于何處?
● 材料轉運的距離有多遠?
● 供應商都采取了哪些生態友好的實踐?
制造
在制造環節,企業首先可以重新部署端對端供應鏈的地理布局,讓供應商、制造商和客戶之間距離更近,降低燃油消耗和其他費用。其次,企業可以遵守“精益”原則,提高工廠效率、減少廢棄物。這一措施相對較簡單,比如將不同流程安排在同一場所,就可以降低工廠生產以外的成本。
物流
運送產品的方式價格越低廉,對于環境的影響通常越小。很多企業利用各種方法降低物流成本,比如事先確定需要多少配送設施以及它們的最佳位置;評估采用飛機、火車和汽車運輸的優勢和劣勢;提高貨運公司的最低載運量等。
回收處置
在消費者和全球相關法規的推動下,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考慮產品的回收和處置。想制定可靠的報廢戰略,最簡單的方法是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臺灣電腦制造商華碩在設計產品時,最關注的兩件事就是耐久性和產品報廢。華碩EcoBook筆記本還處于原型階段時,就考慮到當產品被處理掉的時候,如何減少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款電腦的面板是用竹子制成的,可生物降解;內部所有的塑料都有可回收利用的標示;組件部分則未做何油漆、噴漆及電鍍處理。
如何“變綠”
綠色環保并不僅僅是一種時尚,因為企業必須通過生態友好的戰略來實現長遠的成功。如何做到這一點?
綠色評估
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和供應鏈中開展全面的環境評估,找出哪些方面對環境造成了不利影響,尋求解決方案。現在許多公司都在定期跟蹤自身能源的使用情況、燃料和運輸成本、水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總量。
自上而下
最環保的組織往往自上而下地奉行環保主義,高級管理層必須起到帶頭作用,員工也要參與其中。此外,還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管理職位來負責環境保護,小蜜蜂公司設立了高級職位來負責可持續性發展,還建立了“具有環境意識的組織能帶來生態友好的解決方案”小組,由40名員來自公司各部門的志愿者組成,這些措施促使員工在工作和創新活動中以環保的方式來思考和行動。
尋求外部合作
具備環保意識的公司會把自己視為更大群體的一部分——機構投資者、環保團體,以及非政府組織等利益相關者都是它們實現綠色環保目標的重要合作伙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例如,根據美國現行法律,銀行客戶都通過紙質結算單來接收賬戶信息,除非他們選擇電子結算單。然而,美國的銀行卻希望通過游說國會進行立法,使得電子結算單成為既定法規。這一變化將大大減少紙張的消耗,更不用說郵遞服務中產生的燃料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