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首都機場、國航攜手共筑樞紐夢

2009-9-11 14: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9月13日至16日,首都機場獲得了被譽為全球民航界的“世博會”——第15屆世界航線發展論壇的承辦權。這次論壇能夠選擇在北京舉辦,一方面顯示出全球航空公司對中國的信心和關注,另一方面也彰顯了首都機場的實力和雄心。近日,在論壇召開前夕,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剛和中航集團總經理、國航董事長孔棟,了解首都機場和國航是如何相互配合,推進首都機場的樞紐建設的。      
   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建設行進中    
   早在2001年,首都機場就把將自身建設成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當成了發展目標,并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戰略實施體系。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航空運輸總周轉量的迅猛提升,樞紐機場建設對于國家民航業發展產生的巨大作用越來越明顯,被譽為“中國第一國門”的首都機場提出了要在2015年前建設成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目標。目前,首都機場樞紐建設推進到何種地步,為此記者專訪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剛。     
  記者:您怎么理解樞紐機場的概念?首都機場建設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戰略目標是基于什么提出的?     
  黃剛:樞紐航空系統是當今世界大型航空公司和機場普遍采用的一種先進的航空運輸生產組織形式。其所具備的“優化航線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機場繁榮”等諸多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民用航空運輸企業所認可。目前世界上旅客吞吐量排名前20位的機場無一例外都是航空中樞港,樞紐機場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成熟的樞紐機場一般具備四大要素:一是足夠的旅客和貨物吞吐量;二是十分優越的地理位置;三是四通八達的航線網絡和結構合理的航班波;四是充足高效的機場保障設施和方便快捷的中轉服務條件。     
  北京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具有巨大的客貨市場發展潛力,據今年一季度最新數據顯示,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二。首都機場還擁有以下五大優勢,優越的地理位置、持續健康的宏觀經濟形勢、強大而完善的航線網絡、豐厚充足的資源優勢以及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基于以上條件,首都機場集團在最新的戰略調整中提出,于2015年將首都機場建設成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     
  記者:首都機場是如何一步步推進樞紐建設的步伐的?     
  黃剛:縱觀全球,建設世界級的樞紐機場,大體上都是圍繞著四個方面予以推進,即充足的機場資源、高效的地面運行、豐富的空中航線網絡和便捷的旅客中轉流程。以法國戴高樂機場為例,其花費5年的時間,與法航緊密合作,優化資源、強化運行,共同打造航班波,創造出每周21000個兩小時以內的中轉機會,成為歐洲中轉能力最強的機場。    
   首都機場的樞紐建設也主要圍繞著這四個方面在推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擴充運營資源來說,首都機場擁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單體航站樓,年旅客吞吐容量增加至82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容量達220萬噸,為樞紐建設提供了良好的資源條件。同時,首都機場通過軟硬件的改造,大大提升了地面運行效率。比如進一步完善跑滑系統,增加了銜接跑道的滑行道和快速脫離道;加強了空地之間的管理銜接,合理規劃設計了飛行區滑行路線,縮短了滑行距離和平均滑行時間;加強了飛行區交通管理,使飛行區的地面保障效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不僅如此,首都機場還與航空公司戰略協同,實施聯盟化運行,積極拓展航線網絡。在充分研究旅客需求的基礎上,設計了有利于樞紐建設的航站樓聯盟運行分配方案,為航空公司以及聯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同時借助各種營銷平臺,積極拓展航線網絡,優化網絡布局。在優化航班銜接方面,首都機場攜手民航主管部門和基地航空公司,積極改善航班時刻布局,提升中轉銜接機會。還協調相關政府部門,爭取到了“中國公民免填出入境登記卡”、“24小時過境免簽”、“中轉旅客的托運行李后臺監管”等政策,進一步改善了通關環境,優化了中轉流程。     
  此外,為提高樞紐的吸引力,首都機場還積極完成了其他一些輔助性支持工作,包括構建立體交通,推廣300公里內的巴士運輸,打造地空銜接,拓展地面輻射功能。同時積極開展中轉商業服務,針對中轉旅客設計營銷服務產品,通過這些措施吸引旅客在首都機場進行中轉,以期提升中轉競爭力和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記者:與基地航空公司的協作是國外大型樞紐機場建設的經驗總結,首都機場如何具體開展與基地航空公司國航的合作的?     
  黃剛:實施樞紐航空系統,機場必須以基地航空公司作為依托,基地航空公司的業務量一般要占到該機場業務量的50%以上,才可謂世界大型樞紐機場。從目前基地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線網絡發展情況看,國航無疑是首都機場樞紐網絡拓展最重要的驅動力。     
  我們要配合國航等基地航空公司進一步優化首航線網絡,尤其是進行國際航線網絡的拓展。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加強與航空聯盟的合作,通過共享聯盟內航空公司的優質網絡來吸引中轉客源,從而構建自身的樞紐航線網絡;第二,提升國際市場渠道營銷能力,尤其是中轉產品設計與營銷,為國際航線網絡拓展提供強大的市場保障;第三,支持基地航空公司的機隊建設和機型優化,推動網絡型航空公司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記者:首都機場樞紐建設面臨的突出難題是什么?將從哪些方面逐步推進?  
      
  黃剛:首都機場樞紐建設主要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空中的問題,包括航線網絡尚不完善、時刻資源與航權政策不能完全滿足樞紐網絡與航班波構建的需要;二是地面的問題,包括地面交通接駁網絡仍需布局和完善、中轉效率有待提升。另外,亞太地區(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大型機場)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是首都機場樞紐建設面臨的難題之一。     
  為實施全面的樞紐建設策略,我們制定了近期的目標,包括創造每周14000個兩小時以內的中轉機會,中轉旅客流量比例達到15%,高峰小時起降飛機100架次,最短轉機時間縮短15%等。在長期推進實踐中,首都機場也已經明確了下一步的計劃:首先是進一步爭取國家政策的支持,并尋求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支持。另外,進一步配合基地航空公司的網絡建設,通過與航空公司的戰略協同,實現樞紐聯盟化運行。此外,進一步建立聯檢單位的合作機制,簡化手續,尤其是針對重點國家提高免簽時限以及實現全面的國際中轉行李后臺監管等。樞紐建設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是中轉時間短,首都機場將進一步增強機場的中轉能力,針對中轉旅客的需求,加強對中轉流程的優化設計,完善中轉設施配置以及提升中轉服務,為旅客提供大容量立體化的交通網絡服務。總之一句話,首都機場的樞紐建設過程,也是力促企業戰略向國家戰略轉變的過程。     
  記者:第15屆世界航線發展論壇就要在北京舉辦,世界航線發展論壇對于首都機場的意義與作用是怎樣的?     
  黃剛:世界航線發展論壇被譽為航空界的“奧林匹克”。2009年首都機場承辦的第15屆世界航線發展論壇將有全球2000多名機場、航空公司以及設備服務供應商代表參加,這將是全球航空業界充分交流與合作的絢麗舞臺,對首都機場來講,也是開展國際營銷,宣傳樞紐品牌的重要機遇。    
  本次論壇將安排約20000場機場、航空公司之間的一對一會談,首都機場將積極參與其中,便于其進一步找準目標市場,明確優質客戶,拓展國際航線網絡,尋求更多市場合作機會。當今世界,航空公司聯盟化、網絡化趨勢已經日益明顯,首都機場希望能夠與更多的國內外航空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大型航空樞紐,發揮中國機場在世界航空業中應有的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