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規劃的十個必須 (上)
2009-9-10 0:2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趙陽
供應鏈通常指的是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安排、訂貨處理、存貨管理、運輸儲存、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的全過程,從供應鏈的活動行為主體來看,它包括供應商、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物流公司等。供應鏈又是縱橫一體化的集成管理模式,因此從活動的功能來看,它又可以分為物流鏈、信息鏈、價值(資金)鏈和服務(技術)鏈四種。根據美國汽車產業行動集團統計,消費者為購買新汽車而付出的全額資金中,40%是為汽車制造,而大約60%是為汽車的供應鏈服務。可見,供應鏈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絕不能低估。根據全球大中型供應鏈執行官的經驗,總結出供應鏈規劃的十個必須。
一、內部整合必須到位
內部整合是任何一家公司老總所遇到的最基本的,也是最費力氣的挑戰,其范圍涉及到公司領導班子的團結,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例如,美國芝加哥雅克森供應鏈服務公司總經理諾曼瓦西德特別推崇旨在隨時平衡供求關系,消除各種差異的一體化營銷規劃,在其供應鏈經營管理中獲得巨大的成功。其實他的規劃并無多大新意,只不過是定期召開由制造商、營銷專家、采購商、銷售商、承包商、物流供應商、金融財務公司等各方負責人參加的會議,共同研究和解決供應鏈規劃中的各種問題。當然這種會議的形式大多是通過電子信息技術手段,互相無障礙地遠程“交流”做到的。而IBM供應鏈分析經理斯蒂弗布克利指出該公司之所以興旺發達,歸根結底是充分運用電子信息網絡,在供應鏈經營管理中各個環節互相緊密配合的高度發達的企業文化,15年前還需要由人來完成的供應鏈流程如今已變成了設備之間的互動,通過計算機輔助經營管理流程軟件,進行設計、描繪、跟蹤、核算等,促使它們之間互相自動交流,自動作出判斷和自動執行正確的指令。總之,供應鏈的內部整合必須以電子信息和數字化為前導。
二、合伙人的相互合作必須加強
對于公司而言,供應鏈的最大合伙人莫過于客戶,富有成效的一體化營銷規劃的執行過程往往擁有非常精確的來自從最初到最終階段廣大客戶的 “下游數據”。其實這種數據的收集并不難,例如收銀柜臺上的條形碼掃描數據就是非常重要的與客戶關系密切的供應鏈銷售數據信息之一,客戶是供應鏈的最大的合伙人之一。當然僅僅了解來自客戶的各種信息還不夠,公司必須非常熟悉供應鏈管理的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客戶配送中心在內的庫存變動信息,惟有如此,才能精確把握產品的日常產量。美國著名的摩托車制造商,哈雷戴維森公司總部每天接到來自市場營銷商至少1000份報告,從中可以系統地了解美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各種品牌摩托車的銷售量、客戶的需求量、摩托車的售后反饋信息、摩托車市場走向和銷售量的預計等。其結果是哈雷戴維森公司的高檔摩托車產量提高25%,大中型摩托車產量提高10%。當然,公司也必須注意來自供應鏈上游的供應商的信息。
三、操作流程數據必須精確
公司老總或許知道如何預測產品的供需量,卻難以確保供應鏈流程數據是否精確,是否按照正確無誤的供應鏈規劃安排公司的產銷流程。具體地講,公司產品在市場上暢銷的信息是否真實,產品上市是否及時并對路,這一切都取決于供應鏈流程信息的精確。為了供應鏈流程數據精確到位,公司必須對供應鏈的經營管理做到:(1)預計精確;(2)調整及時;(3)預算如實;(4)面向市場;(5)制造、經營和物流服務的集成管理。美國芝加哥供應鏈咨詢中心主任斯利阿帕山指出,公司的經營管理數據指標通常多達上百個,個個都是很重要,其中幾個直接關系到公司經營效益和財務收入的指標則是關鍵,必須完成,否則就會影響全局。如果供應鏈流程數據出現差錯,供應鏈規劃的實施效果將受到嚴重破壞,來自供應鏈流程的數據錯誤的一些單證,會造成供應商和制造商經營管理的混亂,導致產品短缺。
四、供求軟件系統必須一體化
在20世紀90年代電子信息技術處于初級發展時期,網絡化還沒有全面實現之前,為用戶提供財務會計等數據服務的公司資源規劃軟件系統是分段操作的,中間需要設定某種密碼才能把系統中的各段供應鏈軟件統一起來。而新型的供應鏈規劃軟件系統已經做到一體化。美國Peo-pleSoft軟件公司把有關市場交易,經營分析和管理決策等方面的數據軟件并合成單獨一個電子軟件模塊,從而大幅度提高反應速度和達到零時決策水平。專業生產工業用緊固件產品的美國Fastenal公司由于采用Peo-pleSoft公司生產的新型軟件,完全取代傳統的一家一戶管理模式,從而能夠在同一時間內有效經營管理超過6000種不同產品的供應鏈服務網絡、12個配送中心和北美地區1300家零售商店的日常供貨服務。由于供求雙方實施同步策略,原材料供應到產品的市場配送完全一致,再加上與外部合伙人之間的配合更加密切,Fastenal公司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