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貨物運輸期待公共服務
2009-8-5 14:4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崔吉茹
我國目前的危險貨物運輸企業,幾乎都是依附各自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開展運輸經營。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由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通過法人注資,對其實施管理,運輸企業的活動以保障生產企業原材料輸入和生產成品輸出為主要目的,企業很少參與社會公共運輸服務。
但是,由于危險化學品運輸存在著車輛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大、經營風險高的特點,并非所有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都能供養一支自有的運輸車隊。對那些新辦企業或規模較小的生產企業來說,原料的運輸和成品的運輸只能依靠危險化學品的公共運輸服務。
社會化危險品運輸企業所受的限制
由于危險貨物運輸準入門檻越來越高,一些人沒有能力開辦一個運輸單位,加上自己只有小部分產品需要運輸,開辦一個單位也不合算,所以他們想找一家公共服務單位。但危險貨物運輸發展至今,沒有一家提供公共服務的單位。經筆者了解,現在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的生產利潤都比較好,那為什么就沒有一家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滿足生產廠家運輸危險化學品原料和成品的企業誕生呢?
一、 “生產車隊”受現有生產企業控制,無法擴大經營規模。由于目前存在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大都歸屬生產企業,主要用于保障生產部門的運輸需要,管理層往往不愿意運輸部門外接業務,以免影響企業自有產品的運輸。同時,運輸企業車輛、人員等設施設備都受到所屬生產企業發展規模和速度的制約,往往沒有剩余運力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二、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發展受到資金、人員等因素的制約。由于化學危險品運輸企業專業性較強,投入成本大,經營風險相對較高,所以很難吸納社會閑散資金。一些較獨立的企業,想擴大生產規模,除了受到資金困擾外,還有人員、管理等方面的制約。由于危險化學品運輸對從業人員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要求較高,不同于普通的運輸從業人員,而目前從國家到地方都沒有專業機構對危險化學品運輸人員進行系統性的教育和培訓,現有的從業人員往往是通過管理部門填鴨式的短期培訓取得上崗資格,使得危險化學品從業人員業務素質普遍不高。同時,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的管理人才更加缺乏,在現有企業中,很多管理部門的人員都是從維修工、駕駛員崗位走上來的,那些從專門院校畢業,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才非常缺乏,致使企業缺少市場競爭的活力,不能積極的開拓和占有市場,進而無法推動企業的發展。
三、市場開拓力不強,使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止步不前。影響企業市場開拓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運輸生產的水平,二是抵御風險的能力。根據國家經貿委等部門頒發的危險化學品名錄,目前我國認定的危險化學品種類共有3800多種,不同的危險化學品對運輸車輛的要求、人員保護、應急處置措施都不盡相同。因此,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往往不敢或不愿接手提供公共服務,處于一種消極經營的狀態。
長此以往,既不利于危險品運輸行業的健康發展,又使危險品運輸市場秩序混亂,事故頻發,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經濟損失。培育市場主體、創造平等競爭環境是政府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的職責所在,行業部門應從鼓勵企業走集約化、規模化的角度出發,指導與監督并重,整改與引導并舉,使危險化學品運輸市場活躍起來。
掛靠經營弊端眾多
當市場不能提供這種公共服務時,就會出現危險品車輛私自掛靠或使用黑車從事危險品運輸的行為。這既擾亂了運輸市場秩序,又埋下了嚴重的事故隱患,對社會影響和危害的嚴重性不言而喻。那么掛靠經營或黑車經營的弊端何在呢?
一、企業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或根本無法落實。為達到開業條件,掛靠企業雖然建立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但沒有落實。企業落實制度需要配備相應的機構和人員,增加支出,許多掛靠企業為減少開支,隨便找個人兼管,這些人員沒有經過正規培訓,業務知識極其匱乏,工作不到位。此外,一些企業往往認為取得資格證就萬事大吉,根本不去組織相關的業務培訓,安全學習也是為了應付檢查,有的掛靠車輛為降低成本,甚至連押運員也不愿配備。
二、人員流動大,隊伍不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國務院第344號令)明確規定:運輸危險貨物應當配備必要的押運人員。一些危險貨物運輸企業雖然按規定配備押運員,但無法留住他們,押運員流動非常頻繁,不利于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提高。因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的駕駛員、押運員、裝卸管理員須經市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考試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方可從事其經營活動。企業在聘用人員時,考慮人員流動較頻繁,培訓周期較長,培訓需要費用等因素,為省時省力,常由無證人員頂班上崗;駕駛員超速行駛、押運人員中途離崗、裝卸管理人員違規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車輛停放分散在各單位,事故應急預案未演練等,都給道路運輸安全留下隱患。
三、配套設備、設施等投入幾乎沒有。規范管理需要一定投入,運輸成本必然比不規范要高,當然比無證經營更高,而老百姓選擇時主要以價格為主。為此,一些掛靠企業為節約成本不愿進行設施、場地的投入,很多掛靠車輛的消防設施也形同虛設,有些已經失效。此外,許多掛靠車輛未能按公司及管理部門要求停放,而是停放在住宅小區周邊區域,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四、 “黑車”泛濫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黑車泛濫不但嚴重擾亂了危險貨物運輸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而且還嚴重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由于危貨運輸的高危險性和高專業性,所以國家對危險貨物運輸車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車況要達到一級,而且還要定期二級維護。這些黑車大部分都是瀕臨報廢的車,車況根本達不到一級,更別說定期維護了,為危險貨物安全運輸埋下了隱患。駕駛黑車的從業人員也沒有參加過行業管理部門組織的培訓,這些人對危險貨物的運輸裝卸知之甚少,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自己如何安全脫身、如何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救援都是未知數。這些車為了躲避稽查,大多凌晨2~3點運輸,再加上心里恐慌怕被抓到,加大了發生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可能性,不但自己會發生事故,而且還有可能撞擊到正常行駛的車輛,給他們的安全運輸構成威脅。
五、企業小、散、亂、弱,埋下了安全隱患。從浙江省目前企業經營狀況來看,全省目前共有危貨運輸企業468家,車輛共有9551輛,平均每家擁有車輛20輛。由于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各種安全設施跟不上,人員配備嚴重不足,機構設置也不健全。據筆者了解,有些企業的一把手兼經理人、安全員、調度員于一身,事無巨細都是自己親力親為。在危險貨物精細化管理的今天,一個領導要兼顧這么多方面,對危貨運輸管理往往會力不從心,為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發生埋下了安全隱患。
社會化危化品運輸的出路
建立起 “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市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企業、政府、管理部門、社會的共同努力。筆者根據工作經驗,粗談以下幾點:
一、選拔高素質人才擔當企業領導者。行業要發展,人才必先行。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要求一年高于一年,但諾大的道路運輸市場,主管部門管理人員少之又少。由于企業人員配置機制比較靈活,隊伍不健全并不是最突出的問題,主要問題在于安全管理人員素質較低,企業相當多的制度僅停留于紙上、墻上,而且這些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外行居多,缺乏業務知識,也不知應當建立哪些制度,管理人員絕大多數是高中以下學歷,基本素質低、學習創新能力差。若想使危運企業做大做強,提供社會公共服務,且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筆者建議在各個高校和專業學校開設危險化學品運輸專業,培養既懂企業管理又懂業務知識的新型管理人才。還應逐步推行危險化學品運輸執業資格考試,建立一支高效、穩定的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隊伍。
二、加快車輛結構調整,提高運輸生產力。貨運車輛向重型化、廂式化、專用化方向發展是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道路貨運增長方式根本轉變的重要途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為此,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第十八條明確指出,鼓勵道路貨物運輸車輛重型化、廂式化。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 “十一五”時期浙江省道路運輸業發展若干意見中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鼓勵貨運企業按現代物流理念延伸和完善服務鏈,發展網絡運輸、甩掛運輸、集裝箱運輸等高效運輸組織形式,圍繞網絡化、快速化、信息化打造核心競爭力。目前,嘉興市現有的危險品車輛中,專用車輛和大噸位車輛數量比重較低,運輸能力差,車輛結構亟待調整。建議有關部門制定鼓勵發展危險品專用車輛和大噸位車輛的政策,通過減免車輛養路費、過路過橋費等方式,促使專用車輛和大噸位車輛加快發展,增強運輸生產力。
三、拓展融投資渠道,壯大企業規模。建議有關部門采取減免稅收、出讓土地或引進外資的方式,擴大企業資金來源渠道,企業將資金用于車輛購置,人員培訓,設施設備維護等等,逐步壯大企業規模,讓企業在發展中不斷完善,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最終使運輸企業逐步脫離生產企業,獨立行使自己的社會公共服務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