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沿海經濟的新生
2009-8-4 14:4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林琳
7月1日, 《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 (下稱 《規劃》)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原則通過, “五點一線”戰略由此一錘落音。這不僅意味著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領到 “準生證”,一直以來作為共和國 “長子”的遼寧也在港口、貿易、信息等產業方面給人們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
●六港整合:經濟帶打響第一炮
作為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的首要任務,成為東北振興的發動機和對外開放的先導區,發展臨港產業集群和優化港口資源配置一直是沿海六港近年來的發展主題,《規劃》的出臺將加速這種戰略整合。相關人士認為,這種整合將不是單純的港口吞并或重組,而是以取長補短的形態共生共榮。一直以來大連港“一港獨大”的局面將被顛覆,營口港和丹東港將以后發優勢趕超大連港,而各港口之間的“安全距離”是難以拿捏并最具看點的。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大連港集團完成貨物吞吐量1.85億噸。今年1~5月份集團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8162.9萬噸,同比增加772萬噸,增幅為10.4%,特別是在外貿集裝箱運輸方面成績更是優秀。值得關注的是2008年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大連港出資19億元參與錦州港的定向增發,獲得了18.9%的股權,成為錦州港的第二大股東。由此,大連港邁出了擴張的步伐。
相對于占盡東北地區外向型先機的大連港來說,作為遼寧內陸港口的營口港幾年來異軍突起,到了2008年,港口吞吐量已超1.5億噸。今年1~5月份,營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264萬噸,同比增長11.8%,增速比大連港高1.4個百分點。
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諾教授表示,在這一 《規劃》推動下,遼寧港口的差異化發展將會愈發突出,即以集裝箱運輸方式為代表的外貿將進一步聚集大連,而散雜貨將進一步分散到遼寧沿海各港。“通過計算 ‘五點一線’戰略物流成本方面不難看出,營口港在汽車、油的灌裝優勢遠遠大于大連港,大連港的外向型貿易又占據著不可取代的優勢,只有兩港互補、 ‘內外兼修’,才能擎領東北六港遼寧經濟帶強大 ‘引擎’,共同成為東北亞航運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連海事大學經濟研究所劉斌教授深入進行了分析。
●腹地經濟:對外吸金、集群效應……
縱觀遼寧沿海經濟帶,由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6市所轄的21個縣(市)區和12個沿海縣市組成的沿海地帶就是 “一線”;“五點”是其中的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遼西錦州灣經濟區、丹東產業園區和大連花園口工業園區5個重點發展區域。面對《規劃》出臺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作為將在此次 《規劃》中成為最大獲益者的幾大沿海經濟區以帶狀經營模式吸納外資、大興先進臨港工業、拓展外向型經濟產業。
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諾教授指出,在國家戰略形成的政策高地引導下,臨港產業將會有大的發展,腹地經濟將逐漸形成以自身資源和特色得以續存,遼寧沿海和東北腹地間的產業結構必然會有較大的調整。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造船企業,大連船舶重工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規劃》的出臺將大大加速東北制造業的發展。該負責人透露,大連造船重工在長興島的基地已經敲定,在遼寧省和大連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船舶重工將移師長興島,規劃在年底成為主營造船、修船、船舶重工的現代化船舶制造企業。 “僅今年前6個月就交付了6條船,并且我們在國內海工方面也始終占據30%的份額,盡管今年的大環境比較惡劣,我們的占有率也將不低于這個比率。”該負責人稱。
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首批入駐長興島的世界第四大造船企業韓國STX造船從2006年開始,在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投資了30億美元建造“中國大連STX造船海洋基地”。截至今年6月,STX在長興島的投資額已經達到134億元。韓國 (STX)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洙正告訴記者,STX集團圍繞造船業已經在大連成立了12個法人公司,從海洋重工到技術開發應有盡有,盡管全球都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但STX對長興島的投資計劃沒有受此影響,而且帶動16個配套企業入駐周邊地區。
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徐長元告訴記者,在下一階段,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將加大招商引資實效,加快引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和經濟實力,并以大項目作為主題確立主導產業地位,形成造船、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精品鋼材、港口物流等產業支撐的特色經濟。
●信息物流:遼寧 “五點一線”門戶
物流通關成為此次 《規劃》重頭戲,東北大學東軟信息學院孫福全教授表示, 《規劃》的出臺對經濟的拉動不僅局限于一個產業,而是將形成“五點一線”的一個門戶,而電子商務將搭建一個貿易、港口、通關為一體的集成產業鏈。
大連口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大連將參照國際經驗,優化通關流程,創新監管模式,完善口岸 “一條龍”服務工作機制,實施 “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等通關模式,加快構建口岸電子商務模式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綠色通道,使大連口岸成為我國通關效率最高、服務最優、成本最低的口岸。
中國國際海運網CEO康樹春表示,遼寧沿海經濟帶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具體實例。在打造區域經濟硬件環境的同時,以科學發展觀為方針,以現代信息化科技為基礎,必須打造經濟帶的軟環境,這樣才能實現軟硬實力并舉、產業布局合理、生態環境和諧的沿海經濟帶。 《規劃》的出臺無疑為電子商務業者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沒有電子商務的介入,現代物流業也就無從談起,而現代物流業的集群效應也是通過電子商務的滲透得以顯現。電子商務作為數字生存的方式,代表未來的貿易方式、物流方式和服務方式。信息技術的最高境界是:開啟虛擬,大千協同。我們集成6年電子商務經驗和成熟的網絡平臺推出虛擬無水港新模式,以期構建我國現代化綜合物流體系,以此聯動沿海城市與中西部地區經濟,對接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發展集約環保綠色物流是一項具體務實的創舉。未來,“五點一線”戰略將不局限于規劃中物理的 “網”的概念,而是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化領域的 “網絡”布局。
“相對于南方發達地區,遼寧沿海還是尚未開墾的處女地,發展遼寧沿海經濟帶,不僅可以應對當前的世界金融危機,保持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而且對于獲得東北亞區域經濟的核心地位,維護東北亞的和平,有著深遠的政治意義和巨大的國際影響。”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諾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