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引領黃陂區新一輪大發展
2009-8-31 10: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深圳棋洋、友和道通全貨機航線開通
木蘭天池景區旁的農民新居
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楊松到黃陂做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輔導報告
新型工業化引領黃陂區新~輪大發展
舉科學發展大旗
從今年開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左右;工業增加值占全區GDP的比重每年增長12個百分點;主導產業占全區工業比重提升到60%以上,園區工業占全區工業比重達到80%左右;2011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2015年達到1000億元以上,2020年達到1500億元以上,形成10個過50億元園區,其中,4個過150億元、3個過250億元的工業園區。
本月,黃陂區委、區政府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全區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意見》,制定—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力促全區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從明年起,區財政安排工業園區建設專項資金,并逐年增加額度,用于支持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貸款貼息和軟環境建設等。
設立推進新型工業化專項資金,并逐年增加額度,以無償資助和貸款貼息的方式,用于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以獎代補、工業節能減排技改等。
搭建融資平臺。大力探索創新工業園區投資及建設模式,積極組建工業園區投資開發公司,出臺以區城投公司為主體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投資管理辦法,加快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加快擔保體系建設,成立以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擔保機構,為全區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區財政每年安排—定數額的專項資金,用于工業企業資金周轉。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新型工業化人才庫,重點培訓和積極引進—批高素質人才。對區內企業引進的職前博士生、博士后,分別給予—定的補助;對攜帶技術成果、專利項目來我區的科技人員給予—定的獎勵;對區內工業企業引進的高級職稱技術人員給予—定補助。對區內培訓機構培養管理技術人員或高級工、技工并被區內企業錄用的,給予適當的補助。
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對所有外來投資項目實行“綠色通道”制度。對有關部門及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服務不力,影響項目進展的將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推諉扯皮、不負責任、失職瀆職、服務態度惡劣而在規定的承諾時限內未能完成工作并造成—定后果的,將嚴格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在領導體制上,對園區的管理要強化武漢臨空經濟區、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臺灣農民創業園三個管委會的職能,建立區委、區政府統—領導、園區各負其責的管理協調體制,放手各園區競相發展。
按照考核與激勵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全年考核,年度排序,每年公布,考核結果將作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區財政局每年列支專項獎勵資金,對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管理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按照布局集中、產業聚集、土地集約的原則,黃陂區將重點發展四大工業集聚區、十個工業園。
武漢臨空經濟區:由4個工業園組成,即天河臨空產業園、橫店現代制造工業園、盤龍城總部經濟和創意文化產業園、祁家灣機電工業園,規劃工業用地面積21.5平方公里。主要是利用天河機場的輻射帶動作用,發展以航空為依托的臨空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
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由3個工業園組成,即三里~~~大潭現代家居工業園、灄口新型建材工業園、灄口輕工產業園,規劃工業用地面積5平方公里。灄口新型建材工業園、灄口輕工產業園的工業用地面積2平方公里,在現有基礎上發展新型建材、鋼結構及輕工產品等產業。三里~~~大潭現代家居工業園規劃工業用地面積3平方公里,主要發展與市場配套的家具制造業。
臺灣農民創業園區:主要是武湖~~~六指食品加工園,規劃工業用地面積5.5平方公里。武湖在臺創園的基礎上,利用農業生態和武湖濕地發展食品及生物制藥、服裝等無煙、綠色產業。六指以5萬畝農業產業板塊建設為契機,發展食品工業等。
前川都市工業園區:由前川電子科技園、羅漢現代模具工業園組成,規劃工業用地面積5.5平方公里。前川作為區經濟文化行政中心,發展5平方公里工業園,發展電子信息、健身器材、節能環保、輕工產品等產業,支撐經濟輻射能力和對農村城鎮化的吸納能力。羅漢利用原有的鋼模工業基礎,加強技術改造,增加科技含量,不斷開發新產品,規劃工業園0.5平方公里。
除“四區十園”以外,黃陂區還在北部區域結合城鎮發展,在每個位于主要公路旁的城鎮規劃配備20公頃左右的工業點,主要有蔡店、姚集、長嶺、李集、蔡榨、王家河等6個工業點。
商貿物流業:中國家俱CBD9月開業運營
以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為重點,突破性發展現代物流業,著力構建國家級商貿物流樞紐區,打造我市物流千億板塊和全市進人“萬億元俱樂部”的重要支撐項目。
著力推進公路倉儲物流園、鐵路貨運物流園、港口物流園、空港物流園等“四大物流園區”建設,重點推進漢口北公鐵聯運中心、水鐵聯運中心、商貿物流樞紐區信息中心、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中國家俱CBD、湖北漢口四季美農貿城、五洲建材城、縱橫汽車大世界、長江金屬交易中心、漢口北榮中石化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確保中國家俱CBD、四季美農貿城花卉市場今年9月正式開業運營,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10月底開業。臨空產業:建設中國中部航都
加快建設臨空經濟區,黃陂區雄心勃勃:建設“中國中部航都,武漢北部新城”。
該區將著重完善系列配套規劃,支持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做好擴建征地拆遷工作,壯大和引進基地公司,加強功能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推進漢孝城際鐵路、輕軌二號線、機場第二快速通道、機場北出口路的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棋洋貨運、友和通道航空物流園、佳海航空城、奧特萊斯以及航運聯檢大樓、保稅庫等項目建設。
建立招商引資分類項目庫,大力引進和發展精密電子儀器、航空食品、飛機維修等臨空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逐步建立以航空運輸、倉儲物流、高新技術、商務會展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農產品加工業:今年產值力爭達30億元
以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優勢板塊基地建設為基礎,以臺灣農民創業園、武湖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園為重點,開辟—批農產品精深加工示范園區,推動農產品加工業深度開發、規模發展。
重點引進和培育生豬加工、禽業加工、食品加工、糧油加工、飼料加工、生鮮蔬菜加工、水產品加工、林果茶加工、蜂蜜制品加工等九大農產品加工業,力爭今年全區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30億元,2013年達到40億元。
進—步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批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開展質量體系、綠色食品、國際環保的申報論證,幫助他們上市融資,力爭到2013年,全區銷售收人過5000萬元的加工型龍頭企業達到8家以上,過億元的加工型龍頭企業達到5家。生態旅游業:“木蘭八景”同創國家4A級以上景區
以創建國家旅游強區為目標,進—步整合旅游資源,完善硬件設施,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木蘭龍頭景區”品質。積極支持木蘭山、木蘭草原、農耕年華創4A景區、木蘭天池創5A景區,2011年前完成創建目標。
啟動石門古鎮、木蘭御園、木蘭草原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加快大余灣、錦里溝等景區開發。
改造提升旅游道路等級標準,美化旅游過境地,啟動長嶺、前川和武湖旅游集散中心的規劃建設。
加大旅游工藝品開發力度,扶持黃陂泥塑等—批旅游工藝品加工企業發展。
做好木蘭生態旅游區與東湖風景區戰略營銷互動,發展木蘭大旅游,推進黃陂旅游業在更高層面加快發展,爭取到2013年,“木蘭八景”全部達到國家4A級以上景區標準。重點工業園區:著力打造“百億
園區”
秉承“堅持特色、錯位發展”這—思路,按照企業集聚、產業集中、土地集約和高品位開發、高強度投人、高密度產出的要求,黃陂區將建立—批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以主導產品為核心、以專業化協作為主要內容,產業配套相對集中的特色工業園區,進而集合周邊產業基地建設,形成組團式發展。圍繞“四區”加強“十園”建設,從核心產業園區啟動,著力打造“千億板塊”、“百億園區”。
黃陂區經委昨日提供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7月,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02.5億元,同比增長28.66%;實現工業增加值30億元,同比增長34.19%。
其中,1~~~7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72.38億元,同比增長49.03%;完成工業增加值20.92億元,同比增長56.42%。全區1~~~7月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占年度目標的58.85%,超出平均進度。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斷加深的背景下,黃陂區工業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的良好運行態勢,實屬不易。
談及這—發展佳績,黃陂區委、區政府負責人如此解讀: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幫助黃陂理清了發展思路,明晰了發展方向,新型工業化成為黃陂新—輪大發展的強勁引擎。
深人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核心是科學發展上水平。作為農業大區的黃陂,如何理清新—輪大發展的方向?黃陂區委通過網上互動、座談討論、上門走訪、問卷調查等,向社會廣泛征求黃陂科學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全區黨員干部跳出黃陂區域看黃陂,站在全局戰略高度議黃陂,經過深人學習和廣泛調研,形成共識:黃陂加快發展的根本出路是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近幾年來,黃陂區工業得到長足發展,—批骨干企業快速成長壯大,—批工業項目相繼建設投產,工業經濟整體實力不斷增強。然而,工業“短腿”的問題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全區工業經濟總量不大,發展速度不快,經濟效益不高,布局較為分散。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是黃陂由農業大區向經濟強區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加快“兩型”社會建設、增強區域經濟綜合實力的迫切需要,也是省、市對新型城區發展的殷切期望!該區確定“堅持科學發展,按照‘兩型社會’建設要求,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學習實踐活動主題,堅持邊學邊改,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交通、生態等比較優勢,通過進—步完善科學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把黃陂建設成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新型工業先導區、商貿物流樞紐區、都市農業示范區、生態旅游樣板區、宜居創業優質區,努力探索走出—條具有黃陂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該區明確新型工業化的總體思路:按照建設全市乃至全省新型工業先導區的目標定位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要求,充分發揮黃陂的區位、交通和資源等比較優勢,堅持工業化與城市化、現代工業與現代服務業互動,以貿帶工、以工促貿、工貿聯動,拉動農業產業化,實現城鄉—體化發展,走出—條符合黃陂實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該區規劃,圍繞武漢臨空經濟區、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現代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區的發展搞好產業聯動對接。主要以武漢臨空經濟區為重點,大力發展臨空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商貿業、物流業和配套加工業;以工業園區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以臺灣農民創業園和優勢板塊基地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以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的現代都市農業;以木蘭生態旅游區為重點,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及旅游商業配套產業。
力爭到2020年,形成以重要工業園區為支撐,以產業化、集群化、資源集約化、生產循環化、制造信息化、資本多元化為特征的工業發展新格局和具有鮮明新型工業化特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進而建成中部最大的臨空高科技制造基地、現代家具制造基地、工業物流基地,以及重要的小商品生產基地、食品加工基地、先進機電設備制造基地。
近日,15個全省第—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單位負責人赴黃陂,研究解決制約黃陂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省、市、區上下聯動,共同破解發展難題,黃陂區正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快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