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我縣強勢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
2009-8-29 1: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服務業與制造業之間“唇齒相依”。美國一學者曾將農業、采掘業和制造業比作經濟發展的“磚塊”,而把服務業比作將它們彼此結合的“黏合劑”。發展服務業,對于這一新的方向,我縣已經快速行動起來了。
貢獻份額提高 投資力度增大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縣工業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面臨企業利潤下滑、產能過剩問題積聚,風險不斷釋放的壓力,然而服務業卻逆勢而上,成為投資新熱點,也成了全縣經濟增長新的“隆起帶”和“增長極”。去年,全縣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6.06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占全縣GDP比重28%。今年1-6月全縣申報的商貿業應稅銷售收入17.59億元,同比增長9.4%;商貿企業入庫增值稅5590萬元,同比增長62.4%。服務業從業人員達7.1萬人,占全縣從業人員的22.1%。
經濟服務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
我縣去年限額以上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41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占全部限上投資的40.4%。今年上半年,服務業投資拉動效應更加明顯,限上投資完成13.76億元,增長20.3%,占全部限上投資的45.0%,成為促投資、保增長的重要動力。2008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59億元,同比增長21.3%;全社會旅游總收入22.89億元,增長16.12%。文化創意產業、中介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逐步興起,成為我縣服務業的新亮點。
不過,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發展還不夠快。比重不大、層次不高、特色不顯、主體不強等問題成為制約我縣服務業發展的瓶頸。
倚“資源”興“優勢” 走特色發展之路
我縣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助力產業轉型升級,路該怎么走?
昨日召開的全縣服務業大會指出,今后三年是我縣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全面落實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業態轉型、產業提升、品牌打響、服務做優”,我縣將立足現有產業基礎,發揮環境、區位、人文、政策等方面優勢,重點做強旅游、商貿、房地產三大產業,積極培育文化創意、信息軟件、現代物流、金融、中介、科技和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逐步形成3+7的服務業產業體系。
為此,我縣將重點結合風川—江南新城、縣城商務區和濱江、剪湖、分水江庫區三個旅游綜合體的開發建設,打造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產業園區和休閑度假基地。
圍繞縣城功能布局,加快推進迎春路、開元街等商業特色街區的改造和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區的建設。
堅持專業市場、特色商場和農村流通網絡建設并舉,城市消費和農村消費互動,生活性消費和生產性消費并重,逐步把我縣建設成為業態齊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杭州西郊商貿物流中心。力爭到2012年,實現商貿與物流業增加值16.9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8億元。
同時,還要讓物流業、文化創意產業、科技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深深扎根于桐廬制造業產業集群,圍繞工業結構調整優化大做文章,努力成為服務業的先導和支柱產業。(記者 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