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稱工業行業呈加快回升態勢
2009-8-27 12: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報告認為,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工業增速下滑勢頭得到遏制,企穩回升的勢頭逐步顯現,工業整體運行向好的方向發展。
昨日,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聯合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發布了《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這是繼今年發布的《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春季報告》后的第二個報告。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朱宏任在發布報告時稱,今年后幾個月在中央“擴內需、保增長”政策的持續作用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將保持穩步回升運行態勢,考慮到去年下半年工業增速呈逐月走低的運行態勢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預計第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左右,全年增速在11%~12%。
朱宏任表示,目前工業經濟回升趨于明朗。并指出工業企穩回升的基礎并不牢固,面臨的環境依然復雜嚴峻。
關鍵詞·工業增加值
內需成拉動增長主力
據報告顯示,前7個月,輕、重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8.1%和7.2%,其中7月份增長9.2%和11.3%。輕工業主要受消費剛性需求拉動,運行比較平穩,7月份增速較1~2月回升2.7個百分點;重工業在經歷半年多的調整后,去庫存化基本完成,加上中央政策拉動,運行狀況得到改善,7月份增速較1~2月回升8.6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效益下滑狀況有所改觀,多數行業利潤實現增長。之前受創明顯的東、中部地區回升加快,西部地區保持較快增速。前7個月,東、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3%、7.3%和13.2%;外需萎縮,國內需求成為拉動增長主要力量。1~7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15.6%。前7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9%。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則表示,總體來講,盡管中國工業經濟還沒有恢復到正常的狀況,但如果工業經濟不能有11%~12%增長的話,國民經濟保8%就有一定問題。
全年利潤難實現正增長
報告指出,世界經濟復蘇漫長曲折,外需不足仍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報告分析,各主要國家和經濟體復蘇主要靠政府投入和政策刺激,由于經濟基本面未有根本性改觀,就業形勢仍在惡化,產能利用率低下,6、7兩個月美國、歐元區失業率仍維持9.4%~9.5%水平,日本在5.4%左右,產能利用率在65%~72%,為歷史低點。
朱宏任表示,總體來看,隨著各國政府應對危機措施到位,其效果逐步顯現。從二季度開始全球金融市場趨穩,發達國家經濟萎縮幅度也有所放緩,一些經濟指標也顯示世界經濟正在觸底,但短期內出現強勁復蘇的可能性不大。
朱宏任指出,工業經濟仍未步入正常增長軌道,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據統計數據顯示,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僅為近年來正常增長水平的一半左右;7月份工業增速比6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主要是建立在去年下半年增速逐月下滑基礎上,回升的基礎并不牢固。前7個月,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6.2%,其中7月份下降8.2%。工業效益狀況仍不樂觀。
令人關注的是,報告顯示,盡管利潤降幅呈現逐步縮小的變化趨勢,但上半年上報效益情況的22個省份利潤降幅仍在20%以上,全年利潤實現正增長難度很大。近幾個月,規模以上企業應收賬款增幅呈逐月上升的態勢,加大了企業流動資金壓力,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關鍵詞·產能過剩
新能源加入產業過剩行業
報告顯示,連鼓勵發展的新能源行業也加入了產能過剩行列。報告稱,太陽能、風能等新興產業重復建設、無序上馬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產能過剩不只是在傳統領域里面存在,而且在一些新興產業,包括在新能源產業里面也存在這種情況。“一些地方已把這兩個產業作為下一輪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產業。”朱宏任稱,從經濟發展的方向來看,這兩個產業是新經濟的代表,特別是環保、節能的代表,應該說具有更高的生命力。但是,一哄而上、無序發展,就有可能造成新興產業領域里出現新一輪產能過剩。
近期出臺新政控制鋼鐵產能
令人關注的是,近段時間鋼價大起大落,而從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鋼鐵產能已經恢復至9成左右,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超過1億噸,奇怪的是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同比增長20%左右。對此,工信部又將如何看待?
“這樣的大起大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受到預期和庫存調整等各方面的影響。”在昨日的發布會上,當接到記者拋出的問題時,朱宏任稱:“應該說影響價格最基本的還是供需。”
朱宏任表示,在這個方面國家已經多次提出要求,希望控制過快增長的產量。如果片面追求產量的話,下一步可能為面臨新一輪產能過剩帶來的一些嚴重問題。
朱宏任表示,在這個方面,國家最近將進一步出臺相關政策,著眼于引導鋼鐵行業健康發展。
朱宏任還強調,對于遏制鋼鐵行業盲目增長,促進鋼鐵行業有序發展,不只是政府部門的意見,實際上也是鋼鐵企業一致的意見。
說到兼并重組問題,朱宏任稱,作為大家比較關注的鋼鐵行業,是推進兼并重組動作比較快的行業之一。
關鍵詞·民間投資
放寬民間投資領域、范圍
報告顯示,民間投資動力不足,內需較快增長難以彌補外需萎縮形成的缺口。今年以來,投資增長主要靠政府投入和銀行信貸資金較快增長的支撐,民間投資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統計數據顯示,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中,1~7月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長了84.9%,高于其他資金來源,這表明當前的投資快速增長受政府投資的驅動較大,市場驅動特征還不明顯。
報告稱,政策的最終效果是要帶動民間投資,形成持久的增長動力,如果民間投資不能充分啟動,政策的帶動效果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報告稱,要更加注重加強政府對民間投資的引導。要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放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體制機制障礙,嚴格執行市場準入標準,防止引發新一輪的經濟過熱和粗放式擴張。
報告要點
六項工作促進工業平穩運行
《報告》建議,當前要在努力實現“保增長”的過程中,把推進結構調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六項工作促進工業平穩運行。
一是處理好保增長和調結構的關系,把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建立在結構不斷優化的基礎上。
二是解決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中的難點問題,把解決企業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中所涉及的資產、債務、人員安置、地方財稅收入等難點作為優化結構的突破口,充分考慮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中的職工利益問題。
三是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培育新興產業,并將其作為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推動工業實現內涵式發展。
四是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五是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六是加強政府對民間投資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