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大眾的回馬槍“扎”出了什么?

2009-8-25 16:0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實習記者燕磊綜合報道
    ■一直苦心謀劃想要拿下大眾、上演 “蛇吞象”奇跡的保時捷公司,卻在最后一刻敗下陣來,反被財大氣粗的大眾收入囊中。其實,急功近利、 “勢如破竹”般的推進速度早為其最終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勝有因,敗有果。保時捷敗在急功近利,而大眾又勝在何處?大眾汽車內涵 “差異”的多元化經營模式不僅使其打贏了這場攻堅戰,亦使其在經濟危機之下依然繼續著自己的汽車 “帝國夢”。
    “決勝危難之中,要么死,要么贏。”
    這是大眾汽車監事會主席費迪南德·皮耶希所信奉的一句座右銘,其中也折射出他敢挑重擔、果斷決策的商道哲學。
    皮耶希以及他所帶領下的大眾汽車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近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已與保時捷就合并為一家新汽車集團達成了綜合協議,今年年底之前,大眾汽車將首先支付約33億歐元 (約合47億美元)收購保時捷42%的股份,整個合并交易有望于2011年完成。
    然而,大眾的 “擴軍”卻源于保時捷近年來對大眾的強勢收購計劃的失敗,頗具戲劇性。保時捷緣何未能上演 “以弱勝強”的好戲?何以又被大眾殺了個回馬槍?
    商場如戰場,波詭云譎,起伏跌宕。諸如此等 “戰例”,發人深省,值得玩味!
保時捷敗在急功近利
    一直苦心謀劃想要拿下大眾、上演 “蛇吞象”奇跡的保時捷公司在最后一刻敗下陣來,反被財大氣粗的大眾收入囊中。來勢洶洶的保時捷緣何成了 “階下之囚”?盡管可以找經濟危機這一借口,但保時捷急功近利、“勢如破竹”般的推進速度也為其最終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保時捷就開始了針對大眾的收購謀劃,而真正的行動則在2005年10月開始。
    保時捷在其CEO魏德金的主導下,自當年10月開始將長期吞并大眾的計劃變為實際操作目標,開始不斷收購大眾公司股票,并將收購的目標定位在75%的絕對控股權上。
    在經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之后,一波瘋狂購買大眾股票的行為將股價推高至超過1000歐元每股。這也加重了保時捷的收購成本,然而,保時捷不為所動,大有 “壯士斷腕”一買到底的決心。
    為了達到收購大眾的目的,在增持大眾股份至約51%的過程中,保時捷欠下了100億歐元債務,這似乎是保時捷夢魘的開始。
    危機往往發生在最瘋狂的時候!
    誰料想,急轉直下的國際經濟形勢令保時捷突然間無法再籌措到原先預計的資金去兌現此前對大眾股份的要約。而汽車銷售的萎縮則令該公司現金流出現困難,因為此時的現金流早已全被拿去償還為買下被推高的大眾股票而欠下的債務。
    最終,驚心動魄的 “蛇吞象”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般上演,陣前的“崩潰”使保時捷反而成為 “階下之囚”!
大眾獨到的多元化經營
    大眾車如其名,很 “大眾”;而保時捷更像是高貴生活的代名詞。因此有人分析,兩者的 “聯姻”未來會使大眾面對多品牌經營問題,或許深陷泥潭的通用汽車便是其前車之鑒。
    不過,一位汽車界著名評論人士認為, “大眾的各個品牌和通用不一樣。”在他看來,通用的各個品牌之間相似度太高,各品牌齊頭并進,從而造成內部競爭太大,品牌管理混亂。大眾的各個品牌相比較各有個性,市場定位都不同,差異化明顯。
    大眾和通用就如同相同的酒瓶,但里面的酒卻有所不同。大眾在踏上多元化之路時,早已備好了 “差異化”這一利器。
    至大眾將保時捷收歸 “帳下”之后,大眾旗下已云集了十大汽車品牌,產品覆蓋小型車、中大型車、豪華轎車、SUV、MPV、轎跑乃至超級跑車。 “大眾現在需要一些高端車型來豐富自己的品牌形象,保時捷的加入正好對這一戰略起到補充作用,并且保時捷有著優質的品牌價值,其加入還會豐富大眾的市場形象。”有分析人士在談到大眾收購保時捷時如是分析。
    大眾這種獨到的多元化經營模式,在金融危機面前已助其 “躲過一劫”。2008年,在德國10大汽車品牌銷量排行中,大眾豪奪其中3個席位。其中,高爾夫列第1位,銷量為23.2萬輛;帕薩特列第4位,銷量為9.5萬輛;波羅列第8位,銷量為7.2萬輛。經濟危機下良好的業績是大眾進行反收購的堅強基石。
    有分析人士指出,多元化經營并非眾多公司走向沒落的病因。大眾汽車內涵 “差異”的多元化模式,值得其他大集團、大公司借鑒。
危機下的 “聯姻”期待整合效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不僅是歷史的規律,亦是商戰的邏輯。經濟危機加劇了各個行業的整合,或許,整合已被大家奉為 “過冬之術”。
    分析人士指出,大眾 “迎娶”保時捷之后,新公司的產品跨度進一步拉長,車型也更加豐富,從小型車POLO到價值幾千萬元的保時捷,再到輕重型卡車,幾乎覆蓋了當今汽車產業的所有車型,它將在轎車和卡車兩個領域同時沖擊世界第一寶座。
    “這主要取決于未來兩家的整合效應。”著名汽車評論員向寒松認為,這種整合效應最終能夠在國際市場上轉化更加強有力的競爭實力。只要有了這種預期中的競爭實力,面對著洶涌的全球金融危機,大眾與保時捷最終能夠攜手克服。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 “即使有朝一日金融危機成為 ‘過去式’,這種預期中的競爭實力也一定會促使大眾與保時捷一道登上更高的發展平臺。”
    “大眾收購保時捷后,不排除二者在技術、設計理念和資源上會有一些共享。” 在向寒松看來,雙方有著比較強的互補性,一方面,大眾可以參考保時捷的一些設計理念,二者就像是左手和右手的關系;另一方面,保時捷也可利用大眾全球銷售的網絡系統,拓寬自己的銷售路徑。
    當今世界汽車業激烈競爭中,追求整合效應乃理所當然的求勝之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