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煤老板成歷史對山西或許是好事

2009-8-25 15: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鄧聿文
    山西正在進行史上最強力產業整合,擬將現在的2598座煤礦整合至1000座,單井規模由多數不足30萬噸提高至90萬噸,整合主體以國有大型煤炭生產企業為骨干。山西今年上半年成為全國惟一的GDP負增長省份,與這次強力整合所導致的煤炭產量大降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整合針對的是單井規模30萬噸以下的小煤窯,無疑,數量眾多的煤老板從此或將走入歷史。
    對于山西的這次煤礦整合,盡管結果會造成資源領域的“國進民退”,筆者還是持贊成態度。
    首先,它客觀上有利于減少礦難。山西除產煤老板外,也“盛產”礦難,而礦難的頻發,與眾多煤老板有著割不斷的聯系。當然不是說國有大煤礦就不會發生礦難,但客觀而言,國有大煤礦因為相對規范的管理和比小煤窯更多的安全投入,發生礦難的概率要小一些。
    其次,它也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節約資源。山西是煤炭大省,但也是污染大省。同樣,小煤窯因過于追求利潤以及經濟實力問題在治污上的投入一般不如國有大煤礦。另外,山西的煤炭質量相對較高,但對很多小煤窯來說,浪費現象嚴重,造成環境破壞。
    再次,它還有利于減少腐敗。山西眾多的小煤窯,很多都有官員入股,在監管過程中,官商勾結的現象也相當嚴重。山西礦難頻發,與此是大有關系的。因此,將這些小煤窯合并到國有煤礦,能大大減少這里面的腐敗。
    此外,山西作為一個產業比較單一的省份,過于倚重煤炭能源產業,當外部經濟發生波動時,無疑會受到較大影響。金融危機發生后,山西在今年上半年GDP為負增長,雖說與煤礦整合有關,但也與發電量下降用煤減少有關,這已暴露出這種產業結構的致命缺陷。
    盡管在山西的資源領域推行“國進民退”式的結構調整是必要的,但調整要避免損及民營資本的權益,不能借著“整合”的名義,對民營資本進行剝奪。
    現在,山西正在進行煤炭企業的大規模整合。已經有專家提出,山西應該提高原有產業集中度,對原有產業做強做大;再依托能源優勢發展后續產業;同時大力培育非煤新興產業。這一思路我認為是切合實際的。
    山西煤炭產業的整合事實上已經進行了幾年,當前的經濟困難則對這種整合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置之死地而后生”,山西雖然還沒到這地步,然而,由資源整合而導致的煤老板的消逝,或許對山西是個好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