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鋼材流通模式升級“進行時”

2009-8-2 10: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楊世新王偉實習記者燕磊
    當今,物流園區建設蓬勃發展,園區功能不斷完善,鋼貿流通商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也正在進行。7月23~25日在徐州召開的第七次全國物流園區 (基地)交流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代表對鋼鐵物流中心的創新與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討,普遍認為,借物流業、鋼鐵業振興規劃出臺的契機,發展鋼鐵現代物流正逢其時。
    七月的徐州,屬于物流人,而在這其中,鋼鐵流通業界人士亦是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焦點。
    7月23~25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七次全國物流園區 (基地)交流研討會暨第十八次中國物流專家論壇在江蘇省徐州市召開。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現代物流工作主管部門、物流行業協會和物流園區研究、規劃、設計機構等200多家單位、5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會議期間,專設以 “鋼鐵物流中心的創新與發展”為主題的分論壇,鋼鐵物流業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暢行業內的 “危”與 “機”,把脈中國鋼鐵物流業。
    “八大功能”是鋼鐵物流園區的發展方向
    隨著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鋼材流通模式的創新亦成為常說常新的話題。
    鋼鐵物流園區作為現代鋼鐵物流產業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建設速度逐步加快。這也使得該話題成為了分論壇討論的重點。
    “鋼鐵物流園區通過對鋼鐵物流的統一規劃,多元化服務手段等優勢,使生產成本、物流成本,原料成本降到最低。”在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劉長慶看來,鋼鐵物流園儼然成為了鋼鐵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在惠龍港國際鋼鐵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文進看來, “鋼鐵物流基地的功能必須齊全。”他介紹說,鋼鐵物流園區的定位功能主要有鋼材交易、倉儲、剪切加工、配送運輸、物流金融、信息處理、保稅物流、中轉分撥等八大功能。這樣,鋼貿流通商的經營模式會隨著園區功能的日臻完善實現創新和升級。
    徐州博豐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召奎重點談了鋼材交易的模式升級問題,他認為, “應當全方位打造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網上選貨、網上交易和網上支付,實現鋼鐵交易的業態升級。”
    與曹董事長有著相同看法的業界同仁不在少數,唐山和平物流的韓雪峰就談到, “信息已成為提高營運效率、降低成本、增進客戶服務質量的核心因素。”他認為,鋼鐵物流園區的信息平臺建設要注重鋼鐵物流核心業務流程的規劃和設計、與相關信息系統的對接和交換、以及不同層次客戶對園區信息平臺功能的需求等。
    對于當前鋼鐵物流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施文進董事長談了鋼鐵物流園區的物流金融功能, “物流園區應具備使企業存貸款、抵押、貼現、保險、有價證券發行與交易,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功能。”他談到,惠龍港為銀企實施貨物倉單質押監管服務,以解決客戶的融資問題。
    此外,鋼鐵流通業的其他模式,諸如鋼材加工配送中心、電子商務等亦備受人們關注。
    “我國的鋼材加工配送中心在數量上已超過美國,但80%的規模較小,且集中度不夠。”施董事長直言不諱,在他來看,鋼材加工的自動化水平低,深加工的比例僅為10%~15%,遠低于發達國家50%的比例,致使我國鋼材的成材率和使用效率都比較低,鋼材本身的附加值沒有得到有效提升,鋼鐵物流業與制造業沒有能夠聯動發展。
    對此,他對業界發出倡議。首先,戰略轉型,迫在眉睫的是經營理念的轉型,要在理念上轉變傳統的流通方式;其次是加快盈利模式的轉型。鋼材貿易企業要轉變為現代物流的營銷模式,通過現代物流的營銷模式,采用集約化采購、精加工、深加工、個性化加工、大物流、大配送的方式,實現鋼鐵物流的戰略性目標。
    經濟快速發展,鋼產量第一,為鋼鐵物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盡管世界經濟形勢仍不樂觀,但記者在現場能夠明顯的感受到,鋼鐵物流業人士對行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與激情。
    在中鐵現代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景福看來,“鋼鐵物流業的前景十分樂觀,因為該行業有著較為雄厚的市場基礎”。他給出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的粗鋼產量突破了5億噸,雄踞世界第一,“由此‘撬動’的鋼鐵物流量是45億噸到50億噸”。
    鋼鐵物流的機會不僅在于逐年 “飆升”的鋼材產量,在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鞠頌東看來,“鋼鐵產業鏈覆蓋范圍十分廣泛,無論是制造領域還是流通領域,鋼鐵物流可做的文章非常多。”
    對此,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劉長慶談的更為具體,“我國的鋼材需求主要來自建筑、機械、汽車、造船、鐵道、石油、家電、集裝箱等八大行業。其中,建筑業的鋼材需求量最大,其次是機械制造業。”據他介紹,以上八大行業用鋼消費量基本占全國鋼材消費量的70%以上。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歷史時期,這為我國鋼鐵物流產業構筑了巨大的活動平臺。”劉長慶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用鋼消費量“八大行業”仍會呈強勁增長態勢。
    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對未來的信心不僅來自于對中國經濟走勢的判斷,亦少不了對當前形勢的了解。面對鋼鐵物流的發展現狀,業內人士并沒有回避鋼鐵流通業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河南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朱占峰對鋼鐵物流業一直給予密切關注,“我國鋼鐵物流產業缺乏整體規劃,各自為戰和無序競爭并存,尚未建立全國范圍內的物流體系。”他講到,鋼鐵物流行業經營模式思路不清,缺乏行業規范。
    相對于朱院長從行業內宏觀視角的解讀, 《物流技術與應用》雜志的執行主編王繼祥則從物流技術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 “鋼鐵物流技術裝備水平低,基礎配套設施等硬件條件差,這就導致了物流系統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他認為,發展鋼鐵物流產業鏈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必由之路。
    “受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2009年我國鋼鐵工業將經受產能嚴重過剩、國際國內鋼材需求萎縮、鋼材價格低位徘徊、貿易摩擦加劇、出口環境惡化等問題的困擾。”鞠頌東副會長從宏觀經濟角度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盡管面臨諸多的不利因素,鋼鐵物流業人士對未來仍充滿信心。業內人士指出,國家出臺的4萬億投資拉動內需計劃以及汽車、船舶、石化、裝備制造業等四大產業振興規劃的推出,有利于我國鋼鐵需求的較快恢復。同時,鋼鐵和物流兩大直接相關鋼鐵物流的產業振興規劃的出臺和實施,必將使中國鋼鐵物流的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