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成品油一月兩次上調價格 高油價時代來臨?

2009-8-18 14: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6月30日,國內的汽柴油的最高零售價再次上調,汽柴油每噸上漲了600元,這次調價之后,汽柴油的最高零售價分別上漲了8.66%和9.69%,那么成品油為何一個月以內就兩次上調,國內的成品油究竟是怎樣進行定價的?高油價的時代真的到來了嗎?央視經濟頻道主持人陳偉鴻與著名財經評論員向松祚、沈竹共同評論。 
  汽油、柴油每噸上調600元,國內油價回到歷史高點,月內兩次上調油價,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為何引發民眾關注?
  向松祚:公眾質疑三個方面。
  (《今日觀察》評論員)
  這一次油價大幅度的上調,實際上是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預期,而且社會公眾有很多的質疑,一個是全國來看,一二季度成品油的庫存是上升的,所以實際上供給量相對是高于需求量,而且是比較大幅度的高于需求量,在供大于求的條件下,還上調價格,這是第一個大家不太理解的。第二個就是很多大的城市里,很多加油站,還在大幅度的進行降價促銷,反而現在國家要上調這個價格。第三,實際上油價上調,并不是像有的經濟學家講的,說油價上調一個點,對CPI影響只有0.1個百分點,油價實際上影響到很多的行業,比如說物流行業,物流行業成本的上升,又會反過來影響到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所以這次油價大幅度的上調,對經濟復蘇的負面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對于現在已經非常強烈的通脹的預期和壓力,也是不容低估的。
  這一次公布油價上調之后,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和研究人員給出的解釋是,這一次油價的上調是和國際原油的價格接軌,也符合5月8號通過的石油價格管理的辦法,但是有幾個事實需要非常明確地指出來。首先中國的成品油的價格在全世界是屬于最高的這一個層面的,比如說紐約超標最高的油,相當于97號這個標價的油現在折成人民幣實際上每升只有5.55元,我們這次上調以后,中國的價格變成了6.78元。如果我們考慮到收入水平,那中國的油價高的非常厲害。第二,定價機制和決策里最核心的事情是成本的構成,原油的成本,加上煉油企業的加工成本,再加上運輸的成本,再加上國家征收的各種稅費,究竟在這個價格結構里邊,各占多少的比例,每一次調節到底是調節哪一個環節。第三,國際上主要國家成品油價格的制定,核心是一個間接調控的價格。這個價格的制定主體,是相互競爭的企業。而中國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是一個政府定價,或者一個政府指導價,跟國際市場上通行的定價是完全不一樣的。
  漲多跌少,業界眾說紛紜,油價何時能漲個明白?
  向松祚:國內油價發展的三大趨勢。
  (《今日觀察》評論員)
  國內油價發展的第一個趨勢是,價格一定會非常頻繁的波動,政府怎么來調節,使價格相對溫和的波動,我覺得是一個重大的課題。第二個趨勢,就是中國的油價現在跟國際社會相比,是比較偏高的。但是高油價的趨勢,可能難以改變,從中長期來講,甚至油價會越來越高。第三個趨勢,從我們節能,從有效的利用稀缺能源來看,我們確實要把節能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最根本的戰略來考慮,但是通過壟斷定價,很難做到這一點,真正要做到節能,就要引入價格競爭機制,打破壟斷。
  沈竹: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是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今日觀察》評論員)
  我們的近鄰日本在油價提稅上面,現在達到120%,他們對企業有一個要求,就是如果你們的能耗比,每一年不能夠降低1%,你們就要退出市場,用這樣一個硬性的規定,去制約能源的浪費,產生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老百姓愿意為保護環境付出我們的一份貢獻,但是我們變了,我們希望最終企業也要變,老百姓不希望看到我們付出的這個錢,最后成了你們成本浪費,效率低下的的一個代價。這也是整個漲價現在被質疑和現在討論的一個焦點所在。所以最終我們希望,只有打破壟斷,讓中石油、中石化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引入民營企業,放開市場,才是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董秀成:今后油價形成機制會比較嚴格的執行。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今日觀察》評論員)
  這個價格管理辦法,或者新的價格形成機制,我認為今后從國家這個層面來說,會比較嚴格地執行。因為好不容易弄出一套辦法來,而且國家也正式頒布了,而這個價格辦法里面,其實發改委已經考慮了各種因素了,比如說國際油價超過80美元的時候,測算公式里面就考慮到,要削減利潤,如果(油價)再高,我可以把利潤削減為零,(國際油價)超過130美元以后,還可以臨時終止這種測算辦法,它實際上是考慮到,油價如果很高的情況下,國內的承受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影響,這個實際上國家是有考慮的。
  胡祖六:中國的能源戰略歸根到底要靠價格機制。
  (著名經濟學家,《今日觀察》評論員)
  中國現在目前已經是全球能源消耗第二大消費國,跟國際接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國際原油大幅回落的時候,我們的價格也沒有相應地調低這個是消費者不滿意的一個主要的根源。所以我覺得關鍵還不在于是不是調價,關鍵是這個定價機制,能不能更加市場化,真正反映市場供需的規律,中國需要一個非常全方位的能源戰略,要從需求的和供給方面進行綜合的調節,包括很多法律法規,稅收的一些手段,但我想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價格的機制,價格能夠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后,那么我們在這個全球中長期,一個能源高價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更加合理地利用這個能源。
  向松祚:兩個基本建議。
  (《今日觀察》評論員)
  我有兩個最基本的建議,從短期來看,現在很難馬上把兩大壟斷企業的格局打破,在實行國家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格的條件下,我們需要價格機制更加的透明,更加的公開,更加的可以預期。從長遠來看,政府不應該管成品油的終端定價,政府應該通過稅收來調節這個價格。比如可以提高通過降低稅率和提高稅率來調整,企業如果引入了競爭機制以后,它會根據這個稅率,想辦法夠挖潛力,提高效率,否則企業的市場份額就要下降,所以說,最終是要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壟斷。
  沈竹:與其縱容壟斷企業哭鼻子,不如讓它們進入市場鍛煉。
  (《今日觀察》評論員)
  現在發改委在定價,采取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態度,受到了大家的詬病,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公司,一虧損,它就會跟發改委哭,哭著要錢來補他們的虧空。就像去年發改委為什么要補,就是因為你們在高價的時候買進了石油,你們要消耗掉你們的庫存,所以你們遲遲不降價,而后來國家給你660億的補貼,這些補貼款,然后還不夠你補虧空嗎?難道還需要用漲價,不斷漲價的方式來補償你嗎?在這一點上,與其縱容他們這樣去哭鼻子,不如讓它們盡早的進入市場來鍛煉自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