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物流”建設推進傳統運輸業轉型
2009-7-10 10: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期,浙江頻頻推出“大物流”發展舉措:與黑龍江等十一省(市)簽約,明確物流信息平臺共建共享;派物流專家咨詢組全程把脈一線“大物流”建設;浙閩贛皖14市攜手拓展物流業;物流業首次向外省擴張,成都傳化物流基地已正式開業運營……這一系列創新之舉,引領浙江“大物流”發展迅速轉型升級。
破繭 R>
今年4月13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出臺今年大物流建設工作要點,明確全省以物流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培育、物流信息化建設和城鄉配送網絡建設為主要抓手,發展“大物流”。5月和6月,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連續印發《關于推進全省交通物流基地建設的意見》、《關于推進物流龍頭企業培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推進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建設的意見》,明確了“大物流”建設的思路、要點、內容、方法和保障機制。浙江現代交通“三大建設”之一的“大物流”建設戰略構想破繭而出。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郭劍彪告訴記者,浙江去年謀劃并制定了“大物流”建設的方案、政策,開端良好;今年,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對“大物流”戰略推進的思路更加清晰,決定重點抓好物流基地建設,抓好龍頭企業培育,抓好信息化建設,著力點在于城鄉配送體系建設。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鄭黎明提出了四點思考。一是把握發展“大物流”在整個交通運輸業中的定位。現代物流業是傳統物流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根本抓手,也是現代服務業的根本抓手。二是把握怎樣科學發展現代物流業。主要措施包括政策倡導推動以及規劃、政策、管理、資金、宣傳等方面的引導。三是把握基本公共均等化。推進物流業城鄉配送體系建設。四是加強現代物流業基礎工作。加大培育培訓人才力度,進一步加快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積極推進城鄉配送網絡建設,制定和完善“大物流”建設政策保障體系,建立“大物流”建設工作保障機制。
加速
近兩年,浙江交通“大物流”建設正在進入發展提速期。2008年,浙江省物流業總額達5.45萬億元,物流業增加值達205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3%和15.9%;物流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9.4%,占服務業比重為23.3%,占生產性服務業比重為47.5%。物流業已成為浙江省支柱產業。
據了解,浙江除了布局省內物流,還在積極推進與長三角和全國其他地區的物流合作,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推進確立長三角共同的物流行業技術標準、推動甩掛運輸、加快與其他十一省(市)聯合發展物流等。目前,浙江已和黑龍江簽訂了聯合發展物流協議。“大物流”建設加速實現由傳統運輸業向現代運輸業轉型。
延伸
浙江“大物流”建設已初嘗甜頭。
在浙江傳化物流平臺上運行的物流企業有420多家,每天進出傳化物流基地的車輛達3000多輛,日承運貨物量達3萬噸至5萬噸。通過信息化運作,傳化的數據庫里有2萬多家工礦企業,開通至100多個城市的貨運班車,其中定期零擔貨運班線有40多條,形成了擁有40多萬輛車源的運輸網絡,全年貨物承載量達1300萬噸,為周邊2萬多家一定規模的制造企業、商貿企業降低物流成本40%左右。
此外,物流基地還與其他碼頭、港口和鐵路干線掛上了鉤。義烏已與蕭山國際機場和寧波港共同成為浙江省政府確定的三個“大通關”建設重點,義烏國際物流中心事實上也已成為上海港、寧波港延伸的“陸路口岸”。目前,義烏有30余家國際貨代企業集中辦公并承辦整箱、拼箱出口貨物的訂艙、配載、報關等業務。達飛、聯邦、聯合、敦豪等國際知名物流企業紛紛落戶義烏。“大通關”建設使小商品物流走出去的步伐邁得更快,一張從義烏始發、遍布全球的物流網正在延伸。
轉型
據介紹,浙江省著重構建“三大網絡”,提升“一個平臺”。“三大網絡”即國際物流網、區域物流網和城市配送網;“一個平臺”即提升物流信息大平臺。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靈魂,現代物流就是通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信息流”主導“物品流”,實現“物流”的準確配置,讓貨物在準確的時間到達準確的地點,從而將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庫存降到最低,使全程物流成本最小化。
浙江建設“大物流”,目標是實現“大轉型”,重點是構建“三個體系”。一是完善以物流園區為核心、物流中心為骨干、配送中心為基礎、農村物流站點為補充的物流節點網絡體系;二是形成服務國際物流、區域物流、配送物流的龍頭企業體系;三是建成現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務體系。
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局長張平平對記者說,先機意識是浙江“大物流”建設的思想靈魂,“大物流”平臺的先機是靈魂,要抓住多式聯運的先機,抓住企業這個市場主體的先機,抓住物流節點的先機,抓住人才培養的先機。
張平平一再強調,抓好“大物流”建設,首要的是政府要轉型,轉變服務理念。物流是全程服務的整合、管理的整合,信息化是靈魂。下一步,浙江即將檢驗評估“大物流”建設的信息化成果,規范提升物流園區水平,確定運行與十一省(市)鞏固合作聯動,組織關鍵技術攻關,整合資源,理順服務體制,適應物流管理。最終,通過強化物流管理,實現貨物的高效流動,降低流通費用,提升浙江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