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貿易或成經濟危機中的綠洲?
2009-6-6 14: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下,以往紅紅火火的邊貿市場是會遭遇雪上加霜的打擊,還是會因為遠離風暴中心而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慰藉?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采訪了沿邊幾個口岸。
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下,以往紅紅火火的邊貿市場是會遭遇雪上加霜的打擊,還是會因為遠離風暴中心而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慰藉?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采訪了沿邊幾個口岸。
新疆:邊境小額貿易下降近三成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曾經紅紅火火的新疆邊貿在今年春天遭遇寒流。來自烏魯木齊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1~4月,新疆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累計 26.89億美元,同比下降28.2%,占新疆對外貿易總值的72.6%。其中,出口24.79億美元,同比下降28.3%;進口2.1億美元,同比下降 26.7%。
新疆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邊境貿易已連續15年占據新疆外貿總額的半壁江山,同時,新疆也是全國最大的邊貿省區。
前4月,主要貿易國家中,新疆對塔吉克斯坦進出口額有所增長,對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貿易量均大幅下降。主要出口商品中,農產品仍保持較大增長,其他傳統大宗商品均不同程度下降;進口商品中,鐵礦砂及其精礦、鋼材激增,農產品和牛馬皮革等均大幅下降。
今年以來,新疆第一大貿易伙伴哈薩克斯坦貨幣急劇貶值,平均降幅達20%以上,邊境貿易受到直接影響。同時,由于哈國海關等聯檢單位通關費用以美元或 歐元結算,通關費用隨之上漲20%。1至4月,新疆對哈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12.87億美元,下降36.8%。一位從阿拉山口入境的旅游團領隊表示,過去 他們每星期都來中國采購,目前鑒于哈國貨幣貶值和失業人數增加,采購成本提高,旅客日漸減少。一位從哈薩克斯坦入境的旅客也表示,該國政府嚴格限制食品等 生活必需品漲價,上漲的運營成本不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此,許多貿易活動暫時中止。
霍爾果斯是新疆邊貿量較大的口岸之一。高峰時期,哈薩克斯坦公民進入邊民互市區的人數高達10萬人次/年,年交易額達1.5億美元。2008年,霍爾 果斯邊民互市貿易量出現下滑趨勢。據統計,2008年,邊民互市出口前三大類商品為日用百貨、果蔬及建材,共出口2.2噸,價值760萬美元。現如今,中 哈邊民青睞的邊民互市門庭冷落,一片寂靜。據了解,2008年4月,哈國政府取消中哈聯運班車載運貨物以來,霍爾果斯邊民互市處于停頓狀態。
吉木乃口岸邊民互市于2005年3月開業運營,日均交易額約200萬元,目前交易量也有所減少。據統計,1~4月,吉木乃口岸邊民互市旅游購物團體共 計54批次,入境人數744人次,購買商品貨值402萬元,多為家用電器、水果、蔬菜等;邊民帶入邊民互市市場的商品貨值8萬元,多為化妝品、食品等。
中亞學研究專家、新疆社會科學院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海燕分析認為,受金融危機影響,新疆周邊國家經濟滑坡,居民收入銳減,導致購買力明顯下降,市場需求縮小,再加上當地貨幣貶值嚴重,結匯風險加大,對新疆對外貿易產生較大影響。
有關信息還顯示,哈薩克斯坦為限制二手車進口,解決排放污染和發展本國汽車產業等問題,擬制定新的汽車進口關稅;來自哈薩克斯坦農業部的消息稱,哈薩 克斯坦將采取相關措施大力發展本國溫室早熟蔬菜行業的發展,欲將果蔬產品進口轉為自供。新疆鄰邊的中亞及俄羅斯等國各種保護性的貿易措施的推出,將深刻地 影響到我國尤其是新疆邊境貿易的發展。
烏魯木齊海關統計分析人員認為,雖然當前新疆邊貿受周邊國家“緊收性”和“保護性”政策的影響,呈現下跌態勢,但與新疆毗鄰的中亞國家大多處于發展 中,市場潛在需求依然旺盛。周邊國家近來也推出了許多新的引資政策,主要在農業和各加工工業領域,同時投資門檻有所降低,此外,包括民用品和機電產品的進 口稅率也有所調低。
為此,烏魯木齊海關表示,海關將繼續支持新疆邊境貿易的發展,在落實支持果蔬出口等便捷通關措施的基礎上,簡化通關手續,優化通關環境,與外貿企業共抗“寒流”。 廣西:降幅收窄冷進熱出
今年1~4月,廣西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值7.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4.5%,占廣西外貿總值的21.4%,其中進口2.2億美元,下降25.9%,出口5億美元,增長25.7%,呈現冷進熱出的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前4個月,廣西邊貿主要呈現三個特點。一是月度出口額均超過1億美元,進口持續回升。今年以來,廣西邊貿月度出口額均在1億美元以上, 月度進口額由1月的4480.6萬美元回升至4月份的6778.1萬美元二是私營企業繼續保持進出口主力地位,進出口總值6.8億美元,占廣西邊貿總值的 94.8%。三是紡織服裝領跑邊貿出口市場,進口仍以資源性產品為主。1~4月,廣西以邊貿方式出口紡織服裝2.1億美元,增長18.1%,占邊貿出口額 的43.5%。同期,進口無煙煤9443萬美元,下降49.3%;干鮮水果及堅果7611萬美元,增長2..2%,上述兩類商品占廣西邊貿進口總額的 86.9%。
有關專家表示,在廣西邊貿冷進熱出的背后,一系列問題仍然值得關注。首先,長期以來,廣西邊貿商品結構不夠合理,拉高出口貿易額的多為中低檔消費品, 高檔和高附加值產品甚少,進口方面則更多為資源性產品,而中方議價能力不強,在價格戰中極易陷入被動。其次,越方貿易政策不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 的不確定因素,不利于制定長遠的貿易計劃。第三。廣西邊貿企業之間存在惡性競爭,在金融危機以及取消“兩免一減”優惠政策的影響下,慣于“散兵游勇”作戰 的廣西邊貿企業受到的沖擊極大。(郭凌云 戴志強)
云南:稅源商品貿易量下降
2008年下半年開始,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加劇,但云南邊貿并未受到顯著影響。進入2009年,云南邊貿出口逐月回升,進口略有波動。
云南邊境小額貿易規模以緬甸居首、越南次之、老撾第三。據統計,2009年首月,邊貿進出口同比均大幅下滑,降幅分別達32.7%和2..4%。之 后,邊貿出口逐月回升,而進口波動明顯。前4個月,云南共實現邊貿額3.3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9.3%,其中出口1.9億美元,小幅增長5%;進口 1.45億美元,顯著下滑23%,進口對邊貿增長拉動的積極因素已不存在。
前4月,云南對緬、越、老邊貿額分別為2.75億美元,4270萬美元和1830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了7.1%,19.5%和14.7%。其中,對 緬水產品、農產品進口及對越橡膠制品進口下滑顯著成為主要因素。同時,對緬邊貿出口同比增長5.3%,對越邊貿出口勁增32.5%,仍表現出較強的增長勢 頭。
瑞麗是云南對緬貿易量最大的口岸。一季度,瑞麗海關累計征收邊貿稅款3185萬元,同比減少4.4%,金融海嘯使得國內需求減少,大部分稅源商品進口放緩或下降,如天然橡膠、豆類進口均大幅下降,木材進口多為低價值的雜木類,成為影響稅收的主要因素。
河口是云南對越貿易量最大的口岸。1~4月,河口進出口總值1.5億美元,同比下降41.35%。隨著金融風暴席卷越南,導致越南老百姓購買力下降, 加上越南企業無力向本國銀行貸款,進口能力受到限制;同時,受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全線下跌的影響,2008年9月以后,河口主要稅源商品進出口價格逐漸 下跌,導致關稅征收難度加大。
另外,從去年9月到今年4月,云南對老貿易量最大的口岸勐臘,邊貿額一直呈下降態勢,主要商品木材、橡膠、礦產品等都出現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的情況。
滿洲里:口岸形勢尚難預期
作為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里口岸的邊貿形勢免不了受到國際市場漸趨蕭條的感染。海關統計顯示,自去年10月至今年4月,滿洲里口岸對俄進出口貿易值37億美元,環比下降11.3%,但依然位列全國各口岸對俄貿易之首。
自2008年9月以后,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加劇,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一系列下游產品及相關產品價格隨之下降,滿洲里口岸紙板、紙漿、合成橡膠、鐵
礦砂等主要進口商品環比均出現價格下跌的情況。同期,出口方面,隨著俄羅斯部分產品市場需求的和國內相關企業產能的下降,滿洲里口岸主要出口產品如機電產品、鋼材、黏土及耐火礦物、平板玻璃等貿易形勢不容樂觀。
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滿洲里口岸有進出口行為的企業797家,環比減少181家。其中滿洲里市屬外貿企業149家,環比減少12家,占 口岸進出口企業總數的18.7%,貿易值在1000萬美元以下的企業占口岸進出口企業總數的15.9%。由此可見,滿洲里市屬外貿企業以中小型為主,此類 中小型企業抵御各類風險能力普遍較弱,在國際金融危機和金融政策緊縮的外貿環境的雙重壓力下,很容易因市場需求萎縮、貨款回籠緩慢等不利因素影響陷入經營 困難的境地。
雖然我國在近期連續出臺調整鋼鐵、石化、汽車及電子信息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多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稅率,但由于目前的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尚未 見底,國際市場剛性需求萎靡,部分能源產品及其二級產品價格保持在低位運行,而國內產業振興規劃凸出成效又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國內經濟形勢要想出現 徹底好轉、滿洲里口岸的貿易環境得到真正改善仍要寄希望于國際經濟形勢的真正復蘇。由此,滿洲里口岸今后一段時期的進出口貿易形勢仍然難以預期。
鑒于目前的貿易形勢,有關部門建議,應利用中俄貿易的互補性,致力于改變口岸經濟“重進輕出”的模式,充分發揮邊境貿易區位、稅收優勢,加強中俄地區間的經濟貿易合作,開辟與俄羅斯合作的新領域。(孔維衡)
黑龍江:邊貿復蘇與春天同步
黑龍江省擁有我國對俄羅斯最多的邊境口岸,隨著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加劇,黑龍江邊境貿易受到的沖擊愈加凸顯。統計顯示,前4個月,黑龍江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值8.9億美元,下降42%,其中,出口6.4億美元,下降38%,進口2.5億美元,下降50.3%。
從去年9月開始,黑龍江進出口總值增速逐月放緩,持續負增長,到今年2月降至最低點。由于邊貿占據黑龍江進出口貿易的份額達六成以上,所以二者間依存度較高。海關統計顯示,黑龍江邊貿隨著2009年春天的到來而緩慢復蘇,并且復蘇的勢頭明顯強于黑龍江外貿的整體形勢。
綏芬河、黑河和東寧是黑龍江邊境貿易較集中的三個口岸。2008年,以上三個口岸邊境小額貿易總值37億美元,增長4.2%。今年前4個月,上述三個口岸的邊境小額貿易總值8.1億美元,下降34.7%。
由此可見,2008年,金融危機對黑龍江影響甚微,進出口總值下降幅度不大。但進入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凸顯,邊境小額貿易均呈現大幅跳 水。盡管如此,海關部門表示,今年以來,無論是黑龍江整體的進出口貿易還是上述三個口岸的進出口情況,均呈現企穩跡象,并開始小幅回升,邊境貿易也開始緩 慢攀升。
黑龍江邊境貿易出口商品多以果蔬、服裝鞋帽、紡織紗線和機電產品為主,進口以原木、氯化鉀等商品為主。前4個月,黑龍江出口蔬菜0.2億美元,增長 22.5%;鮮、干水果及堅果0.2億美元,增長18.2%;而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0.6億美元,下降33.9%;服裝及衣附件出口2.6億美元, 下降65.3%;鞋類出口1.8億美元,下降4.2%;機電產品出口1億美元,下降61.3%。由此,金融危機對邊貿的低附加值類初級產品的影響程度相對 較小。
從進口看,前4個月,黑龍江進口原木1.9億美元,下降49.2%;進口肥料0.4億美元,下降60.8%,徹底動搖了進口主要商品的地位。分析人士 指出,一方面,俄羅斯原木出口關稅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去年11月起,我國采取專項轉移支付的辦法替代了邊境小額貿易項下進口稅收減半的優惠政策,其增值 稅率從之前的6.5%升至13%,加速了原木進口量下跌。對于肥料進口而言,從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隨著價格的上揚,利潤增加,刺激了國內鉀肥 生產商增加投入,擴大產能,國內對進口鉀肥的依賴度有所下降,2008年我國先后4次調高化肥出口關稅,致使生產企業庫存激增,直接導致了化肥進口份額的 縮減。
由此可見,金融危機并不是引起黑龍江邊貿量值大幅縮減的唯一原因,但是受影響,導致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購買力下降,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黑龍江邊貿的發展規模。
邊境貿易大有可為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想要在周圍一片蕭條中獨善其身并不十分容易。盡管遠離大海,但是金融海嘯在奔騰了幾個月之后,還是蔓延到了位于陸路邊境線上的諸 多口岸,邊貿寒冬隨之而來。好在這個冬天來得晚,去得也快,在幾近與北方邊境口岸春天同步的時間,從海關的統計數據中,我們嗅到了邊貿復蘇的氣息。
金融風暴襲來,以歐美為主要出口市場的東部沿海外貿無一幸免地遭遇滑坡。這時,很多人出謀劃策,說應該開辟多元化的出口市場以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尤 其是新興市場。反觀邊境貿易的主要伙伴,除去俄羅斯外,絕大部分都是位于東南亞和中亞的發展中國家,極具市場潛力,從這個角度說,邊境貿易仍然大有可為。
金融危機對于貿易主體來說是一次優勝劣汰的陣痛過程。有專家指出,目前從事邊境貿易的企業多數為“散兵游勇”,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或產能過剩,或直 接倒閉,而真正重管理、重產品質量、重科技含量、有競爭力的企業寥寥無幾。這樣的貿易主體是脆弱的,一旦國內外經濟形勢有變就無以為繼。因此,我們應該以 此次金融危機為契機,培育一批“內功過硬”的貿易主體,耐得住沖擊,經得起考驗。
進一步說,培育“內功過硬”的貿易主體還只是個前提,把邊境貿易做得有聲有色,還要整合現有的企業,延伸產業鏈。以俄羅斯原木出口為例。近幾年,俄羅 斯逐步收緊“原字號“產品的出口力度,以加大本國產品的出口附加值和創匯能力。對于中方而言,與其被動應對進口俄原木的高關稅風險,不如鼓勵國內有實力的 企業走出去,在俄羅斯建廠,充分利用我國與俄羅斯盛產原木的遠東地區接壤的地緣優勢,開展原木采伐及深加工合作,完成上中下游一體化投資。這樣一來,既可 適應俄羅斯發展林木加工業、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策略,又能夠帶動國內木材產業由原木進口向板材進口的根本性轉變。目前,周邊國家已經降低投資門檻,推出了許 多新的引資政策,主要集中在農業和各加工工業領域,這正是發展境外加工貿易的契機。
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不可忽視,多年以來,我國邊境貿易的商品結構一直比較單一,絕大部分為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農產品和初級加工品,這樣的貿易鏈條 簡單而脆弱,始終是一大隱憂。排除癥結的策略顯而易見,那就是應該致力于完善邊境貿易的商品結構,進一步拓寬貿易領域,當然,這更需要長遠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