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寶鋼談判首席代表析礦石運輸盛衰
2009-6-6 2: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香港能源聯合會(HKEMUA)副會長劉永順昨日在中環出席香港船東會午餐會演講中表示,未來1至2年全球粗鋼產量大于鋼材需求,礦石需求量大于產能供應。受上述諸多因素影響,礦石供應商與鋼廠就供應與價格的談判博弈,對航運市場的影響將取決五項因素。
劉永順是前寶山鋼鐵集團礦石入口對外談判的首席代表,與全球三大礦石供應商曾經在談判桌上有多次交往經驗,了解中國鋼鐵企業的需求,對國際礦石供應商的定價與談判策略有深入的了解。他首先介紹中國鋼鐵生產、消費與固定投資之關系。其中5點數據有參考價值,其一是去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占世界固定投資的15%,而中國的高爐生鐵占世界的51%,(占全球生鐵產量48%)。粗鋼產量又占世界的38%,鋼材消費占世界的34%。
他表示,從上述幾組數字與關系中,可以看到中國鋼鐵企業的實力,在中國的經濟與工業生產體系的比重。而中國鋼鐵的高速增長的宏觀因素,必須從三方面來了解,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包括2002至2007年房地產年均增長率在25%),而同一時期出口增長年均在27%,以致最終消費年均增長在16.5%。
在此宏觀經濟與消費環境之下,經過測算,中國固定資產投資是拉動鋼材消費的第一動力,而出口包括鋼材直接或間接出口,又是拉動鋼材消費的第二動力,最終消費對鋼材消費的影響是微弱的。
談到工業用鋼、各行業耗鋼來看,機械用鋼占51%、汽車占15.9%、五金占9.6%、造船與家電各占6.5%;而下游行業耗鋼最大的建筑業占49.5%,因此,房地產投產好壞與對前景的判斷,對鋼材生產、消耗起著很大作用。工業用鋼只占35.3%。
鋼鐵出口方面,劉永順表示07年出口鋼材6260萬噸,進口鋼材1690萬噸,凈出口鋼材4430萬噸。08年出口鋼上升至5920萬噸,進口鋼1540萬噸,凈出口鋼4570萬噸。
房地產耗鋼量占近五成
近年,間接出口鋼材已達7000萬至1億噸。至于08年全球高爐生鐵量是9.27億噸,今年首季產量同比已下跌了17%,為1.98億噸,除中國之外的國家下降37%。而中國首季生鐵產量為1.22億噸,同比增長4.8%。粗鋼是1.27億噸,同比上升1.4%,因此,他認為除中國之外的全球鋼材需求會下降20%,而中國國內需求會增長7至8%。
而對中國鋼材市場09年的預測,他表示總需求約5億噸,粗鋼產量在5至5.3億噸,生鐵產量在4.8至5億噸左右。而全球09年粗鋼產量在11.6至11.8億噸。
談到中國對進口礦石的依賴,他表示依賴程度越來越高。07年進口量在3.7億噸,08年已上升至近4.5億噸,占總礦石需求量45%,來源地主要是澳洲、巴西、印度,特別是頭兩個國家。由于可以預測,中國礦石總需求在7.6至8億噸之間,國產礦石可提供2.5至2.7億噸成品礦石,需進口礦石在5至5.3億噸左右,世界除中國之外的鐵礦石海運貿易量約富余8000萬噸,可彌補中國需求缺口。
受上述種種原因與數據判斷影響,他談到礦石市場與航運市場的關系和影響,將取決于五點因素:一是進口礦石到岸價、二是運力過剩問題、三是進口礦石需求會否繼續增長、四是金融資本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五是到岸價與供應能力的關系。
金融資本進入影響深遠
他特別提醒在場船東,金融資本進入航運市場帶來不同凡響的影響,甚至會為航運市場帶來根本性的變化。而澳洲礦石到岸價每噸60美元,巴西礦石每噸75美元的基準,將決定中國本土礦石供應商生產積極性和中國鋼企的采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