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引導“中國制造”轉型
2009-6-4 23: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思科公司及斯坦福商學院創立的供應鏈領袖項目正式啟動,將為上海乃至全國培養大批供應鏈管理領袖人才。當天,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教授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就供應鏈管理對上海乃至全國的作用等話題發表了看法。
記者:基于您對企業供應鏈管理實踐的觀察與思考,目前中國的物流行業和供應鏈管理的現狀如何?
陸雄文: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國逐漸成為世界的制造業中心和現代物流中心。近年來中國物流行業和供應鏈管理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但相比較歐美發達國家,供應鏈管理思想進入中國的時間相對較短,中國企業在供應鏈實踐方面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尤其反映在軟件方面。同時,中國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潛力和可開發的資源是非常巨大的。同時,傳統的物流是分散的、個體的、孤立的,在分散管理中,物流系統沒有統一計劃,缺乏統一協調,相互之間信息溝通少,各部分獨立運轉,物流管理組織分散,層次大多夾雜在企業的其他部門中。與發達國家相比,第三方物流服務在物流服務總量中所占比例明顯偏低。
另外,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跨國企業越來越多地在中國開展業務活動,也隨之帶來了很多先進的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但是,由于中國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中國獨特的地理特征和基礎設施條件,國際上先進的供應鏈管理的技術方法在中國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踐。因此,我們仍然要大力推廣供應鏈管理的知識體系,必須在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探索適合企業特點和中國實際情況的供應鏈管理的方法。
記者: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已經逐漸成為世界的制造業中心和物流中心。但供應鏈管理思想進入中國的時間并不長,中國企業在供應鏈實踐方面的經驗就更少。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您認為供應鏈管理發展與歐美的差距主要在哪里?
陸雄文:和歐美國家相比,供應鏈管理發展在中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差距:首先,供應鏈管理效率低下。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我國物流標準化嚴重滯后的問題日益凸顯。物流標準化進程緩慢,不僅造成企業供應鏈效率低下和資源浪費,也嚴重制約我國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其次,尚未形成大型的物流領軍企業。目前我國物流企業存在“多、小、弱、散”的狀況,加入WTO后,國際、國內運輸市場上各種運輸方式展開了嚴酷競爭,但我國尚未形成國際水準的物流示范公司。第三,由于中國經濟的獨特性,中國企業實踐并不完全與歐美企業的實踐相同。歐美企業成功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并不完全適用于中國企業。符合中國企業發展的規律,適應于中國企業特點的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尚未系統化,遠遠不能滿足今日中國企業發展的需要。最后,缺少具有供應鏈管理專業系統知識和管理經驗的高端人才。
記者: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貫具有比較優勢的中國制造業正在進行艱難的轉型。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全社會的行業轉型與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現代物流業及供應鏈管理的完善將產生極為重要的作用。您認為中國應為此做好怎樣的準備?
陸雄文:供應鏈管理將引導“中國制造”轉型。從政府層面來講,要遵從市場經濟內在規律,用合理的方式引導經濟,但不要干預微觀政策,要將市場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企業層面,則要在重視市場商機的同時,必須加大力量推進業務流程重組,大力提升供應鏈的彈性和效率機制。與此同時,培養有國際眼光的供應鏈管理的精英人才是企業的當務之急。另外,在管理學院層面的考量上,要充分發揮學院在管理學教育以及供應鏈管理研究上的專長,結合思科公司實務經驗,同時引入斯坦福商學院的全球供應鏈教學體系,共同為從事供應鏈管理的精英們搭建全面系統學習供應鏈管理知識、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的平臺。
記者:供應鏈管理在當今中國仍然是嶄新的課題,無論是企業、社會還是政府都有很多功課需要去做。在您看來,為了促進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新領域在未來實現長遠發展,政府的主要職能是什么?將在哪些方面發揮積極影響?或者說,政府為引領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應該做好哪些服務?
陸雄文:政府第一步要盡量做到簡政放權。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涉,釋放市場活力,用法律的方式去建立市場經濟秩序。第二,政府應該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物流項目和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實現物流信息共享。第三是加強政策引導,政府應大力扶持優秀供應鏈企業,并為它們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第四是要以人才為本,大力推動高端人才培養并給予大學支持與資助。
記者:最近,國務院通過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提出上海將建成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和先進完善的供應鏈系統;同時,上海正在加緊建設人才高地。請問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攜手思科、斯坦福商學院開創的供應鏈領袖項目將為此作出怎樣的貢獻?
陸雄文:上海在建立國際物流中心的過程中,復旦將提供智力支持。從這個意義來講,上海市經委和復旦大學合作成立了物流研究院,該研究院就是由管理學院的物流研究中心升級而成。復旦在供應鏈領域有非常大的隊伍,十六七名教授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和教學,他們一半以上是從國外留學歸來。以前我們著重應用研究,現在應該參與到社會發展中來。我們將借這個項目更快更好地參與到社會經濟發展中去,幫助中國企業轉型、提升競爭力。
記者: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現代物流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物流業的發展將如何幫助眾多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從而推動企業間的進一步合作和區域間的進一步融合?
陸雄文: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自1996年開始外資進入快速發展,發展理念也比較先進。縱觀全球經濟發展,物流一體化始終在區域經濟合作和行業一體化的進程中擔當著助推器和開路先鋒的重任。目前,長三角地區已基本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輻射江蘇浙江的大物流圈體系。無論從口岸、黃金水道還是GDP總量來看,都具有很大優勢。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00多家在長三角投資,全球十大物流企業和50大船運公司已全部入駐上海,這些都給長三角物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在“兩個中心”建設要求之下,努力把上海建成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迫切需要長三角物流一體化的實現。隨著長三角地區大物流圈體系的逐步形成,這一地區企業間的業務往來將變得更加快速、迅捷,企業間的合作將會變得更加方便高效,企業的物流成本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控制,企業面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和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這一切都將提升企業供應鏈管理的能力,推動區域經濟的進一步融合。
記者:該項目的名稱為“供應鏈領袖項目”,請問“領袖”二字有何意義?項目的招生定位是怎樣的?通過短短5天的集中教學,是否能使學員真正獲得切實的能力提升、知識更新與自我完善?
陸雄文:“領袖”含義有3個層次,首先是學員之領袖定位:從業至少8年以上的大型跨國公司、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政府和事業單位相關領域的高官;其次是師資之領袖地位:斯坦福商學院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以及思科專家顧問聯袂打造領袖師資隊伍。第三是知識之領袖地位:項目致力于為高端人才提供供應鏈最前沿知識和最佳商業實踐。不只培養學員技能。更多是為了培養他們在供應鏈領域的戰略視野與領導力。
我們的供應鏈領袖項目也將注重提升學員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鼓勵他們積極實施供應鏈重組與改造,以支持商業模式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記者:作為中國首個由名校名企三方攜手開設的供應鏈培訓項目,該項目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陸雄文:首先,項目具有全球頂尖的師資隊伍。我們整合復旦大學和斯坦福商學院供應鏈管理的優秀師資以及思科公司的資深供應鏈管理專家共同打造這一高端項目。第二,最國際的,同樣也是最本土的。供應鏈項目將立足中國,放眼全球,以最低成本投入收獲全球最先進的供應鏈管理知識。第三,三力合一的供應鏈項目將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典范。企業界與學界的緊密結合有利于達到高效率的學習效果。
記者: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此次與斯坦福商學院合作培養供應鏈高端人才,請問這個項目在授課費用、課程設置、案例設計、教學實踐等方面都有怎樣的安排?
陸雄文:這個項目是由思科公司大力資助的。作為高端項目,也具備全球高端定價資格。項目在初始兩年,學員的學費都由思科公司資助,我們在學員的申請批準上非常嚴格,不采取公開招生的形式,而采用審慎邀請﹑嚴格篩選。我們將用3年的時間讓項目自己發展。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思科公司﹑斯坦福商學院的合作將從高端培訓開始,并逐步擴展到和斯坦福商學院的研究合作和同思科公司的工業咨詢合作。
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第一,項目定位在全球化背景下,注重提供行業領先企業的供應鏈領導力。第二,項目采取高效的模塊授課形勢。針對供應鏈實踐管理中供應鏈戰略、供應鏈管理的最佳實踐、供應鏈中的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角度的新產品開發、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等方面各個擊破、步步為營,達到全面覆蓋、系統提高的效果。第三,我們將建立起廣闊的校友資源網絡,項目集中各大企業供應鏈管理翹楚級人才,搭建校友間思想碰撞、資源共享的知識平臺。
記者:當前各學院推出的教育培訓項目林林總總,項目之間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而競爭的關鍵在于師資。融合了復旦管理學院與斯坦福商學院優秀師資的供應鏈領袖項目,如何在一個高端的平臺上真正實現師資的優化配置,并達到“雙贏”?
陸雄文:這個項目不但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斯坦福商學院供應鏈領域頂尖教授聯袂打造,而且將依托復旦大學這所百年名校的深厚資源,為供應鏈高端管理人才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務。鑒于供應鏈領袖項目學員系統知識扎實、管理經驗豐富的特點,項目配備的老師也均是將學術研究和商業實踐融匯于胸的雙棲名家。特別要指出的是,該項目的學術主任、斯坦福全球供應鏈管理論壇主席李效良教授是國際頂尖的供應鏈管理學者、需求供應鏈的首創者、供應鏈管理大師。復旦大學該項目共同學術主任,從海外回來的李宏余教授,不但在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生產計劃控制、數據包絡分析理論和應用等理論有深入的研究,他帶領的管理科學系項目團隊為寶鋼設計的制造控制系統等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