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效應”凸顯鋼鐵業結構調整落差
2009-6-23 22:3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亞彬實習記者宋飛
金融危機后,鋼鐵行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熱軋寬帶鋼產量急劇下降時,窄帶鋼產量呈平穩態勢;當大型海輪訂單減少時,河運鋼質船用鋼量反而上升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記者為此進行了深入的采訪調查。
金融危機后, 鋼鐵行業似乎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高附加值產品熱軋寬帶鋼產量急劇下降時,相對低端的窄帶鋼產量卻呈平穩態勢;當大型海輪用鋼訂單減少時,相對低端的河運鋼質船用鋼量反而上升了。
“這就是經濟理論上的 ‘土豆效應’——當需求和消費削弱時,必須品和廉價品的需求反倒上升。”對此,中國鋼管協會副秘書長彭在美解釋說。
鋼鐵業“土豆”發酵
“土豆效應”已經開始在鋼鐵行業發酵了。
據河北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王大勇介紹,在全球大型海輪紛紛退單的情況下,1~3月份,河北省民用鋼制船板的訂單反倒增長了50%,農村民用建筑材料也有較快增長。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鋼管業。2008年焊管行業在世界金融危機的猛烈沖擊下,“經受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但在全球經濟處在衰退之際,我國窄帶鋼、普通焊管產量和需求卻仍在上升。
對于金融危機下窄帶鋼、普通焊管需求逆勢增長的原因,彭在美分析認為,主要是城鎮居民的住房需求帶動了鍍鋅焊管的需求;中產階層及以下人群交通工具多以自行車為主,帶動了公路護欄、自行車焊管的需求,這些產品往往都由窄帶鋼來制造。另外,油價的高企也促進了人們對汽車消費持觀望態度,轉而尋找更廉價的替代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車與電動車,這又恰好拉動這部分鋼材的消耗。這都是居民生活必需消費上升帶動相對低端鋼鐵產品需求的例子,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土豆效應”。
而對于那些相對高端的鋼鐵產品,以汽車鋼板為例,在金融危機沖擊下,世界幾大主要汽車制造商如通用、克萊斯勒已經“坍塌”,福特豐田等公司的經營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延伸到上游,汽車鋼板需求大幅減少。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對鋼材行業來講,只有10%是直接出口,其余20%靠機電產品等間接出口:其中機電產品出口 “帶走”的鋼材占本行業用量的19%,家電出口 “帶走”的鋼材占29%,船舶“帶走”的鋼材占70%。而機電、造船行業在金融危機沖擊下,鋼材需求大幅放緩。
“土豆效應”由來
1980年,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寫作了一本著名的《經濟學原理》,書中出現了“土豆效應”一詞。
土豆效應又稱“土豆悖律”,是指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奢侈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并導致對后者的需求上升,進而拉動中低端產品的銷售量和價格同時上升。簡單來講,就是在經濟不景氣時,人的需求滑向“馬斯洛需求層次”的較低層。全球性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低端消費品的銷量將提高,價格也將提高,對這類產品的生產廠家(種植土豆的農民)來說,這意味著銷售量和銷售價格的同時上升。
當危機來臨,需求和消費削減的時候,先削減的是奢侈品和高檔產品,而廉價且能填飽肚子的土豆的需求,也就是必需品和物美價廉的產品,需求反倒上升。經濟危機越嚴重,“土豆效應”越明顯。
金融危機后,“土豆效應”在我國外貿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據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金融危機以來,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和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增長反而不如低附加值的傳統行業。在長三角,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小產品,特別是與家用有關的產品出口幾乎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
別拿“土豆”不當干糧
專家認為,“土豆效應”對于部分鋼鐵企業來說無疑是有好處的,這就是危機所帶來的機會。金融危機一方面給我國鋼鐵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給我國鋼鐵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國際經濟危機面前,生存成為第一要義。“中小企業不要盲目跟隨大企業上馬所謂的高端項目,要量力而為,瞄準市場需求的空白點,差異化生存。”
彭在美同樣表示,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鋼鐵行業的產品結構產生了由“普及”向“提高”方向發展,低檔產品向高檔產品發展的變化。但在當前產能過剩時期,“既要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也要防止高水平重復建設。”他認為,行業產能之所以過剩,就是由這兩部份重復建設造成的,企業不要盲目一窩蜂地去追求所謂的 “高端”從而使行業出現產品的結構性過剩。
他建議,“企業要開發品種、提高質量、精細管理、創新高效,打造更加富有競爭力的產品。”企業只有擁有自己的特長,同中求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抓住機遇,贏得主動。
據了解,國家出臺的4萬億人民幣的宏觀經濟刺激政策,重點是民生工程(民用住宅)、水利工程、電力工程和高速公路、鐵路等,對普通鋼材需求很大。據相關機構研究預計,2009~2010年 建 筑 業 用 鋼 材 約4000~5000萬噸。輕工業用管主要是自行車 (包括電動自行車)用焊管,2009~2010年約用300萬噸。而國內油井管等高檔產品預測2009年的消費量不超過200萬噸。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國慶對此建議示,2009年世界經濟深度下滑已成定局,發展中國家未來受到的影響可能比發達國家更嚴重。“我們必須利用好‘土豆效應’,搶占基本商品市場,并千方百計開拓新興市場。”
但從行業長遠發展來看,專家認為,面對國際經濟日益復雜的形勢,企業有必要靈活應對,根據自身特點,既要重視“土豆效應”,提高市場份額;又要加強結構調整,重視科技創新。這是因為經濟要有大的好轉,還需要從低附加值的產品轉向高附加值的產品轉變,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對此,包鋼集團技術中心主任井溢農認為,企業要想長期立足行業不外乎兩條路:通過技術、管理、體制的創新來降低成本;通過技術創新,開發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