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物流寒冬中的變革機遇

2009-6-15 17: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寒冬”的逐步加深,作為服務業的重要分支領域的物流產業,所受到的影響也正日益加劇。因上游制造企業減產帶來的運量萎縮,直接造成2008年物流行業總體上的各指標增幅呈現較為顯著的下降。據國家發改委公布數據顯示,盡管2008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89.9萬億元,然而其增幅同比下降達6.7%,同時,物流業增加值和社會物流總費用兩項的增幅也分別同比下降4.5%和4.4%。在物流行業內部,眾多中小企業也是艱難維系,毛利率下降,甚至出現虧損和半虧損式破產。 
  就在物流產業寒冬逐漸顯現之時,作為最后一個國字號的振興規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臺,它也是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唯一一個服務領域的產業規劃。物流業是連接制造和消費的特殊產業領域,《規劃》中特別提出包括多式聯運和轉運設施、物流園區、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物流科技攻關及應急物流等九大重點工程。在3月26日,發改委會同工信部等33個部門以及3個相關協會召開會議,具體落實和推進《規劃》的編制工作。業界普遍希望本《規劃》及后續細則的出臺能對物流業調整振興,甚至是對制造業的帶動起積極作用。
  《規劃》旨在加速物流產業變革
  在位于物流產業前端制造業生產萎縮的背景下,物流企業優勝劣汰、洗牌、重組將是物流寒冬帶來的必然結果。《規劃》也將“調整”作為了“振興”的前提,可見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規劃》實施階段的到來,物流產業的變革即將全面展開。
  首先,《規劃》著眼于結構變革。
  在《規劃》框架所涉及的內容中,積極擴大物流市場需求,促進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推進物流服務社會化和專業化是將現有物流市場的豐富性和物流產業關聯性擴大的舉措。基于這些改革方向的物流產業發展,迫切要求市場中一方面出現更具實力和整合性更強的大型物流企業,另一方面出現專業化程度更高、服務領域更為聚焦的專業物流企業(如食品、藥品、農產品、危險化學品等),這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物流產業現有的體系和結構。
  其次,《規劃》著眼于技術創新。
  將物流信息化、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物流科技攻關等列為發展重點,體現了《規劃》要求中國物流產業在未來發展道路上要提升科技含量,通過科技發展拓展物流發展空間,提升物流效率,從而滿足更新更快的物流需求。“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物流信息化為主線”也是落實和推進《規劃》的基本要求。信息化的快車已經讓物流業嘗到了技術創新的甜頭,而基于各方面科技的新成果也必將繼續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第三,《規劃》著眼于服務提升。
  作為服務行業,物流產業連接生產和消費兩個重要環節,而其服務能力的提升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規劃》中所提出的物流標準化建設以及城鄉物流體系發展,都是對物流服務提升的重要要求。業內有專家評價當前物流瓶頸是“最后一公里”,認為中國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實際上還沒有真正建立,這是物流服務要解決的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問題。賽迪顧問認為將完善物流服務作為物流業發展變革中的緊迫任務,提升物流標準化建設是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的要點所在。
  第四,《規劃》著眼于長遠發展。
  之所以說物流《規劃》主要是著眼于長期的布局和發展,是因為物流業發展本身和整體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物流業的發展必須受益于經濟發展帶來的更大物流需求。而當前這個時間點提出這一《規劃》,可以說是從物流發展的角度為經濟發展預先做好準備,頗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戰略眼光。
  《規劃》將促進物流產業的
  整體提升
  考慮到我國物流行業的現狀和全球發展趨勢,賽迪顧問分析認為,《規劃》將直接促進產業從技術水平和服務方式上的整體提升。
  在當前物流產業結構方式上,從賽迪顧問的數據看,2008年中國物流相關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中,交通運輸占比居于絕對優勢,而倉儲、加工、包裝等相關環節的投資僅占到7.3%,相比美國、日本等國家的15%—20%,中國物流產業結構問題在于僅僅聚焦于運輸環節,整體發展還處于比較低端的階段,沒有真正形成綜合性、全局性和一體化的物流產業發展體系。
  延續了《2008—2015年全國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綱要(草案)》的規劃強調了物流產業的整體性,如《規劃》重點工程中的物流園區建設本身就是促進物流業整體性的一個有效方式。物流園區整合了諸多生產后環節(如倉儲、加工、轉運、配送、分撥、展示等),這些環節是物流產業鏈整體中的重要部分,物流園區的建立,對提高物流的組織化、集約化程度的意義重大。
  賽迪顧問研究認為國內外物流園區可以劃分為綜合物流園區和專業物流園區兩類,前者以現代化、多功能、社會化、大規模為主要特征;后者則以專業化、現代化為主要特征。而兩者共同點就是拓展了物流的運輸功能,并通過園區產業集聚將物流產業鏈有效和充分地延伸。通過物流園區建設不斷完善物流產業結構,整體提升物流產業層次和水平,將是《規劃》給物流寒冬帶來的最好發展信號。
  物流業度過經濟寒冬
  的幾點建議
  基于對《規劃》政策的解讀和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環境、特點和趨勢的分析,賽迪顧問建議物流業特別注重以下幾方面的發展,從而度過經濟寒冬,迎接發展春天。
  第一,加強與制造業的互動發展。
  物流業和制造業的聯動發展意義重大。從國家層面,確立物流產業的發展地位,加大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支持力度。從企業層面,在當前的經濟“寒冬”中物流企業應一方面加強與制造業的聯動發展,審慎分析制造業實際物流需求,同時對一些行業的特殊要求予以充分重視,拓展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要合理預測未來物流發展的需求,提前完善企業自身物流能力和水平,滿足發展需要。
  第二,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提升整體物流效率。
  物流信息化的發展無論對整個國家的物流產業發展,還是對具體企業的物流效率提升,都是有效的著力點。通過應用物流信息技術,有效發展現代物流,形成物流體系的整體提升至關重要。另外,物流信息化通過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可以直接提升用戶的物流體驗,對物流企業良好形象和口碑的建立也有直接和明顯的作用。
  第三,以產業集聚為思想指導完善物流園區規劃建設。
  物流園區的建設應該按照產業集聚的指導思想,充分分析物流發展的運輸、包裝、轉運、展示、通關等各個環節,合理有效發揮物流園區的作用。同時,通過區域性的大型物流園區建設,形成區域物流樞紐,服務城鄉物流需求。
  第四,注重物流業非運輸部分的服務能力拓展和提升,增加物流服務的附加值。
  改變當前物流體系中的運輸環節“一業獨大”的局面,從各個角度發現物流產業的價值所在,拓展物流服務范圍,提升物流服務水平,注重物流重點工程建設,將成為加速物流業發展的有效抓手。(作者:賽迪顧問副總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