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加輝:優化成本結構助汽車物流業步出金融危機
2009-6-12 1: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盡管相比歐美國家,中國汽車市場仍然呈現出欣欣向榮局面,但國內汽車物流業還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汽車銷量增長的放緩造成物流業總體業務量下滑,今年60%的物流公司面臨業務萎縮局面,出口量急劇萎縮導致港口吞吐量出現明顯下滑。蓋世汽車網特邀科爾尼(上海)咨詢公司董事戴加輝博士來解讀金融危機對中國汽車物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蓋世汽車網:金融危機對汽車物流業有何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戴加輝: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消費者消費力大大減弱,導致國際貿易大幅萎縮,同時嚴重影響了物流業。另外,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下滑導致汽車物流業支出下降。但是,由于中國汽車市場從2009年2月起開始反彈,庫存不足刺激汽車行業物流成本支出增長。
總的來說,中國汽車物流業和非汽車物流業主要受到金融危機引發的三方面趨勢的影響:
1)持續低落的市場需求(尤其表現在國際航運業)和物流結構轉變
2008年第四季度, 物流業的總體支出(包括運輸,庫存和其他物流服務的費用)同比增長率下滑到1%,而去年第三季度,物流業總體支出增長率在19%。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外貿易量減少,物流服務業需求大幅下滑。突出表現在去年11月,國際航運和空運業務量分別下滑7%和14%。
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國內外企業都努力重新構建和優化企業供應鏈結構。他們作為物流企業的客戶,盡力做到成本優化,提高靈活性和業務伸縮性,并致力于將物流資產和運營業務外包。
2)利潤下跌要求優化成本結構
由于經濟危機影響,物流業絕大部分部門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導致物流服務價格下跌。自2008年一月貿易量下跌以來,超過210家遠洋油輪減少了全球業務,造成產能嚴重過剩。 08年10月-11月,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hina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 )下降了7%。汽車零擔貨物運輸(LTL)市場平均價下滑10%。
公路運輸公司盈利僅僅在3-5%之間,意味著價格下滑使得運輸公司陷入虧損狀態。中國油價改革政策將放松對油價的管制,也會使未來物流成本處于不穩定局面。
3)新投資熱興起
中國國內物流企業多,小且分散,尚未形成北美物流業那樣的規模效應。物流企業一直在尋求通過采取更完善的綜合模式,覆蓋更寬廣的地域來建立強大的全國網絡,獲取規模經濟效應。
蓋世汽車網:汽車物流公司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
戴加輝:從戰略層面來說,物流公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多渠道開辟物流模式,如單獨發展陸上運輸的物流企業可以發展航空運輸,海上運輸等等。
2)優化成本,如通過流程改善,提高效率,改善車隊管理,業務外包和供應鏈網絡優化等降低成本。
3)通過兼并收購擴大戰略規模達到成本最優化,提高企業競爭力。
專家介紹:
戴加輝博士在汽車、航天航空、流程行業擁有超過15年的行業與咨詢經驗。在服務這些領域期間,他曾領導工業和汽車技術產品的研發工作及技術戰略制定。戴加輝博士主要專注于汽車行業,其咨詢專長包括企業戰略、品牌戰略與分銷,產品組合的合理化和復雜性管理,創新管理和產品開發的有效性,以及設計和采購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