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鐵路提速調圖對航空運輸行業形成競爭壓力
2009-5-6 12: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10年來,我國鐵路已經7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可以說,每一次調圖,都是對以快捷為特征的航空運輸優勢的一種消減。 民航外部環境變化日新月異,作為為用戶提供客貨郵空間位移服務的民航業,如何改變戰略,加強成本管理,建立先進的管理機制,通過企業內部創新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以創造更高的客戶價值,已成為當務之急。
保持便捷周到,才能一路領先。
4月1日,我國鐵路新運行圖開始實施,石太、合武等客運專線開通運營,部分線路運行時間比此前縮短4~8小時。
實際上,近10年來,我國鐵路已經7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可以說每一次調圖,都是對以快捷為特征的航空運輸優勢的一種消減。
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一部分,民航和鐵路、公路、水運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一種交通方式的改變,勢必會引起另外一種交通方式的聯動。那么,此次鐵路調圖,將會給民航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民航業又應如何調整自己的戰略,提升質量競爭力呢?
提高便捷程度
此次鐵路調圖,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漢口為起點的漢合(合肥)、漢寧(南京)、漢滬和以太原為起點的北京、石家莊這5條線路。其中漢口到南京的運行時間壓縮了近8個小時。
毫無疑問,列車的運行時間大幅度壓縮,對民航構成的現實挑戰不言而喻。
“旅客對于交通運輸的本質需求是便捷,無論對于哪一種交通方式來說,便捷程度都是影響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彭語冰認為,鐵路正是通過提速改善了其便捷程度,縮小了與民航的速度差距,才對民航形成了競爭壓力。民航要應對這種競爭壓力,就必須進一步提高航空運輸的便捷程度。
例如,與鐵路運輸相比,航空運輸易受惡劣天氣和流量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造成航班大面積延誤,不僅影響旅客的行程,也會增加航空公司成本。為了提高正點率,航空公司必須實行精細化管理,通過科學安排航班,合理調配飛機和機組,提高機務保障質量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延誤率。這既是提高航空運輸的便捷程度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降低航空公司運營成本的一個重要方面。
針對我國目前許多機場到市區的交通不夠便捷的現狀,彭語冰認為,提高便捷程度還需要解決航班運輸服務的流程優化問題,精簡服務環節,改善服務設施,加強機場與航空公司、海關、邊檢等駐場單位的溝通與協調,確保服務流程順暢,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嚴格控制成本
成本是航空公司定價的基礎,航空公司只有嚴格控制成本,才有能力應對高鐵的價格競爭。
近年來,雖然航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與風行歐美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相比較,我國大部分航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仍有潛力可挖。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的挖潛做法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1千克可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重量,而對于一架飛機每多攜帶1千克的額外重量,該飛機每年將多消耗600元左右的燃油成本。
是不是有些設備在飛機上形同虛設?海航的工作人員發現,如今的機場廊橋設備、登機梯、客梯車一應俱全,飛機自備登機梯雖然隨機配備,但多年來使用的次數卻屈指可數。經簡單測算,光這一項每年額外支出的成本就超過了200萬元。
除自備登機梯外,原有滿額、足量的機供品、飲用水配備也成為了海航關注的焦點。經過多次落地檢查,海航發現,部分航線落地后飲用水還有大半沒有消耗,而機供品也有一定的剩余。于是,海航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按照航線時間長短、旅客人數、航線性質等多個因素重新設計機供品和飲用水配備的標準化流程,實現客艙重量的精確控制。僅此一項,每年節約的成本達到500萬元左右。
飛機水洗、拋光打蠟工作每個航空公司都必不可少,但多長時間一次最合適呢?廠家對于這些都有針對的建議,但是這樣的規定是否是經濟效益最大化呢?每天航后都水洗、拋光一次,看似能確保飛機阻力最低,可這樣操作的結果是人力成本、水洗拋光成本遠超過飛機阻力帶來的損失。經過監控評估系統大量的數據分析,海航制定了詳細的水洗、打蠟拋光計劃,就這小小的一點變化,海航每年節約的運營成本也高達200萬元。
專家稱,企業要在競爭的環境下獲得生存和發展,變革和創新應成為其經營和管理的常態。
留住更多乘客
民航運輸的關鍵,在于讓每架飛機坐盡可能多的乘客,讓乘客買盡可能貴的機票,并且很快能有下一次。因為這將直接催生利潤。
有許多在美國的商人,他們經常需要在一個工作日之后從紐約飛到倫敦參加第二天早上的會議,然后又飛回紐約趕晚上的管理會議。
英國航空公司在觀察客戶群時發現,在帶來最大利潤的10%的客戶當中,大部分是紐約-倫敦航線經常搭乘頭等艙的乘客。這一群體能帶來利潤,是因為其成員經常旅行并支付頭等艙的全額票款。進一步的分析還顯示,這些旅客通常是晚上從紐約出發,次日下午較晚時候返回,他們通常不住飯店。分析還表明,這些旅客主要是集中在幾個行業的高管。與客戶的訪談揭示出了他們共同的關鍵需求:節省出發和到達時間,在飛機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睡眠。英國航空公司找到客戶價值的“生長因子”后,為這些客戶提供了自己的“價值定位”,并提供相應的夜飛航線服務。
“民航和鐵路在發展過程中必定會形成客觀上的市場競爭,但是,民航和鐵路是各具有不同特點和優劣勢的交通方式,從國內交通運輸公共服務特性來說,兩者是共存互補的市場關系。”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市場研究部部長朱慶宇認為,即便鐵路提速之后,運輸時間縮短了,它的優勢仍然是在中短程上面。
以日本的東京-大阪為例,雖然新干線每天有60多個車次,運行時間只要2.5小時,但是由于交通流量大,東京-大阪每天仍有40多個航班。
因此,專家認為,民航業的眼光不應該重點放在自己的“短線之處”,而應該根據運輸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市場定位,解決市場矛盾、供需矛盾和市場競爭關系,以相互彌補促進的方式來滿足大眾交通不斷擴大的出行需求,從而避免市場競爭的誤區。
“我國高速鐵路的迅猛發展,在對民航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在為我國民航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專家認為,航空、鐵路誰將最終取勝,那要看在誰能為旅客提供更周到、更便利的服務。當然,旅客是最終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