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企“走出去”戰略 完善上下游鏈條
2009-5-29 12: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與之前熱衷于上游資源的收購行為不同,中國石油巨頭在“走出去”戰略上開始有所轉變,朝著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條的方向推進。
5月24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簡稱:“中石油”)旗下國際事業(新加坡)公司和吉寶油氣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將以14.7億新加坡元的價格收購后者持有的新加坡石油公司全部45.51%股份。
這次收購被譽為中國對海外下游能源企業的首宗重大收購。中石化一位石油專家說,以前,中國油企都是以油氣資源的收購為主,而這次的收購則是對下游產業鏈的補充。
石油專家韓學功說,世界500強的石油企業都是具備完善產業鏈的公司,在上下游都是一體化的,而中國的企業在國際上缺乏完善的產業鏈,導致國際競爭力不足。
中石油的收購
一位券商人士說,中石油的這次收購所涉及的資金并不是很大,在中石油龐大的現金流面前不足為道。但受此次收購影響,中石油股票上漲,致使其市值一舉超過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
資料顯示,新加坡石油公司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是新加坡三大煉油公司之一,其主要資產包括300萬桶/年的油氣產量,及擁有日處理28.5萬桶的Singapore Refining Company PrivateLimited煉廠50%股權,總資產約為33.8 億新加坡元,凈資產約為17 億新加坡元。
2008 年財年,新加坡石油收入約為111 億新加坡元,凈利潤約為2.3 億新加坡元。本次交易的現金對價為每股6.25新元,共計約14.7億新元(折合約10.2億美元)。每股6.25元的售價,比新加坡石油上周五5.04元的閉市價,高出1.21元,溢價比為約24%。
此次收購還需監管機構的審批。如果收購完成,根據新加坡當地法律,中石油將對新加坡石油公司剩余54.49%股份的發起強制要約收購。
業內人士評價說,這次收購是中石油首次跨境收購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在亞洲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同時還是2001年以來新加坡最大的上市公司收購交易。
上述券商人士說,此次收購之所以如此受到關注,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中石油所收購的新加坡石油公司本身具有特殊意義。而且意味著中國的油企有意識的按照國際化的腳步在“走出去”。
戰略轉向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專家張抗說,新加坡石油公司地位非常重要,它在下游煉化和海上鉆井平臺的建造及維修方面具備很強的能力,中石油收購它,對中石油國際市場一體化意義重大。
中石油在公告中稱,收購完成后,“新加坡石油公司將成為中石油國際戰略的新平臺”。
之前,中國的石油企業的收購行為不在少數。去年,中石油收購太陽世界有限公司100%股權,實現對中國(香港)石油有限公司51.89%股權間接收購;而在2005年,中石油以41.8億美元的報價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
去年9月份,中石化集團以20億加元(約合13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這家位于加拿大卡爾加里市的石油企業的全部股份。成為中國企業收購北美公司中最大的一筆交易。
這些收購都有一個共同點,被收購對象的主要資產都是油氣田,屬于上游資源。而對下游企業的收購寥寥無幾。
而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和重要的石油交易中心。新加坡石油公司是一家地區性能源公司,擁有石油煉制和營銷以及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生產方面的權益。
至此,中石油全球油氣投資業務已發展到30個國家75個項目。截至2008年,中石油海外油氣權益產量分別達3050萬噸、46.6億立方米。
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說,新加坡石油公司自身的人才儲備對中石油立足新加坡,放眼世界,開拓市場非常有利。
“這樣就避免了中間商的壓榨,降低了成本,不僅可以服務于整個東南亞,還可以通過新加坡強大的物流能力,將自己的石化產品輸送到世界各地。”韓曉平說。
上述券商人士認為,經濟危機給中國企業千載難逢的“走出去”的機遇,中國的石油企業的收購行動也不會停止,但未來可能會更多的考慮從產業鏈的角度來進行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