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經濟是否已企穩回暖?

2009-5-19 22:4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編者 近日,四月份的一系列經濟數據相繼出爐,與一季度 “好于預期”的數據相比,4月份的經濟數據著實讓人 “看不懂”, 因為,國家統計局和第三方機構發布的最新宏觀數據之間存在三大矛盾,用電量與工業增加值變化趨勢的矛盾、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官方PMI和里昂證券公布的機構PMI之間的矛盾、進出口大幅下滑與工業增加值回升和社會零售消費品總額之間的矛盾。這些使得先前專家預言的經濟 “回暖”跡象蒙上陰影。我國經濟是否已經觸底反彈,抑或仍陷谷底,各方爭論不休。
新浪
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
    近期,權威觀點對中國經濟樂觀預期不斷涌現。 “只要國家的大量投資投下去,從第二季度開始,經濟的滑坡可以被遏制,而且經濟會好起來”,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國家擴大投資之后,GDP肯定會跟著起來。
    中國建設銀行旗下的建銀國際日前發布報告預計,中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5%,經濟已觸底。報告稱,中國政府仍有余力實施更多政策,以刺激投資和經濟增長。我們很有信心期待中國將成為第一個走出陰霾并吸引外資的大型經濟體。
    投資大師羅杰斯認為,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先復蘇的國家,因為中國有著大量的外匯儲備,而中國的一些行業沒有受到危機的沖擊和影響,盡管出口行業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但總體而言比較看好中國市場。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分析稱,綜合觀察經濟指標,可以說中國經濟下滑的勢頭穩住了。“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隨著政府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經濟回暖的有利因素在積累、在增加,下半年的經濟會有明顯回升。”
中國新聞網
經濟顯露回暖 “曙光”
    似乎與自然季節同步,在金融危機沖擊下的中國經濟,正開始流露出暖意。業內人士表示,一季度中國經濟已經出現反彈,并有望在二季度繼續好轉。有分析稱,各方對GDP的表現雖不樂觀,但認為一季度會是全年最困難的時期,后三個季度經濟會逐漸升溫。
    目前來看,雖然外需可能會變得更 “冷”,但國內基本面對進出口的支撐作用正在加強。中國經濟回暖苗頭一方面體現在投資的增長上,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消費的增長上。作為國內消費主要指征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今年前兩個月同比增長15.2%。雖然比去年同期回落5個百分點,但是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在CPI六年來首次下跌的背景下,如此增速已實屬不易。
經濟參政報
“回暖”的衡量標準
    “經濟是否已經回暖”再度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在弄清楚經濟是否回暖之前,有必要進一步理清“回暖”的衡量標準。
    首先,明顯低于潛在水平的增長不能稱之為 “回暖”。經濟學的邏輯認為,一個經濟的增長速度如果低于其自身的潛在水平,那么,這樣的經濟就很難稱之為 “回暖”。因為在這樣的水平上,經濟將繼續面臨著失業率上升的壓力,消費將趨于萎縮;而企業也將繼續面臨盈利困難的情形,并經受較大破產壓力的折磨;因為供大于求,整個經濟體也不會有物價上升帶來的任何通脹壓力,甚至還會面臨通縮。
    其次,如果離不開財政拐杖,就不能稱之為 “回暖”。如果我們承認,一個經濟體在潛在水平附近波動才屬正常的話,那么,衡量一個經濟體是否回暖的標準就應該是:如果擴張性財政政策退出,經濟增長是否能維持在潛在水平附近?如果不能,顯然就不適合稱之為回暖。當前,我們看到的是,經濟須臾不能離開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呵護。
    第三,如果非國有部門信心沒有恢復,就不能稱之為 “回暖”。如果我們指望財政政策回歸正常后,經濟依然能夠大致穩定在潛在增長率附近,那么,在當前中國非國有部門占整個投資達70%~80%的情況下,沒有它們的信心恢復,就無法想像財政拐杖撤除后經濟還能繼續穩定在潛在水平附近。而當前的信貸結構特點和中國官方PMI與里昂PMI之間在方向上的分歧都明確顯示,當前非國有經濟部門的信貸需求和供給仍相當疲弱,這些部門的信心恢復仍需時日。
南方網
經濟回暖或將一波三折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所研究員呂鐵表示,現在看來經濟的回暖顯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由于出口形勢沒有大的好轉,預計全年工業經濟將以政府投資帶動為主,為此下一步需要盡快下發技改補貼,以刺激民間企業投資。 “鑒于全社會投資仍在加快,中央暫時沒有必要對原先的4萬億投資加碼。”他說。
人民日報
把當前困難估計足
    雙降局面的持續出現,說明我國經濟運行在回暖的進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其一,經濟增長形勢更加復雜。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升與價格雙降局面同時出現,表明經濟增長形勢復雜,既有積極因素,又有不穩定因素,交織在經濟運行過程當中。應該說,4月PMI連續5個月回升,表明制造業經濟出現總體擴張,經濟回暖信號明顯。但是雙降局面表明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其二,外貿形勢不容樂觀,作為經濟回暖重要支撐之一的出口轉暖尚需時日。海關總署發布的4月份外貿進出口情況表明,當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22.8%,其中出口下降22.6%,進口下降23%。明顯出現的好跡象在于,外貿出口降幅在不斷收窄。
    專家認為,當前經濟運行過程中,困難因素并未消失。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面臨的任務迫切而繁多,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尚未見底,國內外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馮晶整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