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中心”提速 關注滬本地旗艦公司
2009-5-11 22: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正式公布。
“兩個中心”提速具戰略意義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就是遠東國際金融中心。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一直朝國際金融中心定位努力。去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出口持續快速下滑,上海作為區域中心遭遇增長瓶頸,今年1-2月份上海工業生產延續了去年四季度同比下滑的趨勢,工業增加值同比下滑2.4%,低于全國平均3.8%的增速。上海第三產業占比低于北京,增速也落后于北京、天津等城市,經濟結構轉型遭遇困境。國務院推進上海兩個中心建設,表明政府把加快方式轉變與結構調整作為促進東部增長的主要措施,并希望上海在產業升級與轉移、結構轉型中繼續發揮領先作用。此次國家對兩個中心的最終定調,一是賦予上海金融創新先行先試的權力,二是明確中央層面的指導協調機制。
“航運中心”促長三角港域資源整合
長江證券[15.26 -4.09%]認為,一旦上海港中心地位確立,將形成長三角完整的江海運轉體系,在與亞太地區的港口競爭中,上海將占據全球貿易中轉中心的地位。
具體來看:對注冊在洋山保稅港區內從事國際航運業務的航運企業免征營業稅;推動在洋山深水港區的江海直達,大力發展水水中轉;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鼓勵在洋山保稅港區發展中轉業務;充分發揮上海蘆潮港集裝箱中心站及鐵路通道作用,規劃洋山深水港區鐵路上島,逐步提高鐵水聯運比例;允許區內設立境外賬戶和啟運港制度;發展航運金融高端服務,發展船舶融資、保險、經紀、管理、結算等。此舉將吸引更多航運企業聚集,增加外貿型企業和中資船舶回上海注冊的吸引力。
這些措施將提升上海港國際競爭力,鞏固在東北亞的優勢地位,也將帶動上海相關上、下游產業包括地產、旅游酒店、會展、物流倉儲、商業零售等行業發展。
“金融中心”推動資產整合
目前上海金融機構總數899家,其中外資機構395家。從歷史發展證明,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是相伴而生的,航運業為金融服務中心獲取更好的發展空間,金融業借助航運中心可以深化金融產品的開發。
申銀萬國認為:金融中心建設主要體現在,建設多層次股票市場,推出創業板、加快三板發展,并建立不同市場和層次間上市公司轉板機制;豐富債券交易品種,建設全國統一的債券市場、推進上市商業銀行進入交易所債市試點;金融市場國際化,逐步擴大境外投資者參與上海金融市場比例和規模。金融中心建設,關鍵是存量資產的整合,將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金融企業開展綜合經營試點,培育和吸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控股集團,在試點中探索建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通過促進金融市場的深化和發展,樹立起上海在金融發展中的市場話語權,從而達到對實體經濟的要素配置和資源流動施加絕對影響。此外,金融中心建設對IT信息服務、財務結算、經濟咨詢、商旅等非金融服務行業將有直接拉動作用。
受益各有不同
航運中心建設中減免營業稅將惠及航運、物流公司,上海港也是航運中心建設最大的受益者。國泰君安推算,從主要航運公司營業稅減免來看,中國遠洋[12.52 -6.01%]大約減免6.8億元左右,影響每股收益0.067元;中海集運[4.11 -3.29%]減免稅金1.6億元,相對于每股0.017元;中海發展[13.18 -6.59%]影響稅金2.9億元,影響每股收益0.012元。同時,海博股份[8.29 -5.58%]擁有在洋山港物流土地,也將受益。
申銀萬國認為,相對于銀行和保險公司,多元金融將更加受益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設。可關注從最廣泛的程度上參與金融市場交易、具備市值優勢、股權結構合理、金融資產豐富、重組或整合邏輯明確的企業,如海通證券[13.24 1.46%]、安信信托[18.42 -5.49%]、新黃浦[14.60 -1.68%]和愛建股份[10.47 -5.16%]等。光大證券認為,銀行功能將從融資中介轉為服務中介,從分業向混業發展,收入結構中非息收入占比將快速上升,浦發銀行[24.90 0.32%]、交通銀行[7.30 1.11%]等都受鼓舞,浦發銀行更將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的金融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