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什么?
2009-5-1 10: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曾國潘
因為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物流”這個詞不僅在股市上被人炒得火熱,連街頭巷尾的普通老百姓也開始關注起這個既新鮮,又老套的詞匯來。
之所以新鮮,是因為“物流”被國家納入十大振興規劃的行業,是受到重視的,這種重視的背后,必定是因為這個行業很重要,甚至包含了很多大家還不知道、不明白的東西。但為什么又老套呢?因為大家所看到和所能想像到的 “物流”,不外乎幾個騎電動車的快遞員,或者幾輛印有“XX物流”字樣的貨車,能有什么稀奇?知道得多一點的,或許還會想起某年在郊區見到的一個滿是塵土和雜物的大倉庫——這些東西怎么看也不像是事關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命脈的事物。
不管怎樣,既然物流業被納入國家振興規劃了,老百姓就想弄明白:物流業為什么要振興?要怎么振興?振興之后能夠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要回答這一系列的問題,首先需要搞清楚一點:物流是什么?
物流是什么,這個問題是有標準答案的,那就是國家標準。國家標準委早在2005年就發布了物流術語的國家標準。不過很遺憾的是,除為了應付專業考試的學生外,絕大部分人都無法準確說出這個標準全部內容,當然,這也包括筆者。
雖然有些不情愿,但是這種普遍“記不起來”的現象還是說明了一點:大家對物流概念的定義不盡相同,即使是國家標準,在現實中的被認可度也很有限。
至于國家標準之外,還存在多少種對“物流”這個新興行業的理解和認識,筆者只能用“有多少個讀者,就用多少個哈姆雷特”來表達個人對這種現象的判斷。
因為概念上的不清晰,自然造成了人們對這個新興行業的認識困難。也就有了4月27日央視經濟頻道關于“物流產業振興規劃對話”節目中,一些“業外人士”把物流業與快遞、EMS劃上等號。
如果這些“業外人士”的認識有誤的話,那么反駁者就必須劃出道來,你來講明白:“物流”是什么?
關于這話題,筆者正好有些感觸,也有些淺見,愿與關心我國物流發展的同道來分析探討。
筆者認為:物流,是貨物完成時間、空間位移的一個過程。
貨物、商品和物品的辨析
關于這個定義,筆者有必要作一些解釋:
首先,為什么不是商品、物品,而是貨物?
為方便更多“業外人士”理解,筆者在此借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單位給老張分了套房子,于是老張就要搬家了,從東城搬到西城。老張找了個搬家公司,搬家公司來了1輛廂式貨車,3個工人,半天功夫就搬完了。但是有個別重要的小物件,老張老婆不放心,于是自己坐公共汽車把重要的小物件帶到新家。
這個例子雖然小,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是容易見到的。如果用物流專業的角度來看,就變得很有意思了。
首先需要明確,搬家公司做的算是物流服務嗎?按照筆者的定義,老張家的東西被搬家公司的工人搬上車、運走、搬下車,在這個過程中老張家的東西變成了搬家公司的“貨物”,完成了一個時間和空間的位移,應該算是物流。但有人說:區區1輛車,3個人,十幾里地,這也叫“物流”?那么,假設老張是個書蟲,他們家的藏書可比為圖書館,讓一個車隊拉了半個月才弄完,那么這樣算不算物流?按現在的常理來判斷,應該算。但如果后者算的話,憑什么前者就不算?難道物流服務是按業務的規模來衡量的嗎?那么應該達到多少公斤?多長距離?花多少時間的服務,才能算是“物流服務”呢?
顯然,物流服務是不分規模大小的,大到上千噸一個的核電機組,小到一張發票,都可以被納入物流服務的范疇。
所以,老張搬家用的就是物流服務。老張家的東西被搬家公司從東城搬到西城新家的過程,就叫物流。這個過程中包含了包裝、清點、搬運、裝卸、運輸、再次清點等環節。當然,實際的物流過程中,還可能包含更多、更復雜的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中老張家的東西并沒有被交易、轉讓,所以這些東西不能被叫做“商品”,只能說是“貨物”。
接下來說說為什么筆者給的定義中的是“貨物”而不是“物品”。
例子中提到,老張老婆因為不放心,自己帶著一些物品(假設是一包首飾)坐公共汽車到的新家。那她帶這些首飾到新家的過程,算不算是物流呢?筆者認為不算。因為從常理上講,這包首飾只能是老張老婆出行時帶的行李。行李和貨物有何差異?這個應該很容易從漢語詞典里面找到。
當然,行李和貨物之間也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假設因為老張搬了新家,他的二舅一家七口人從遠方的城市來看望他,順便帶了幾百公斤的土特產給他。這件“行李”太大,拿不動,只好找物流公司辦了托運。這時,這些“行李”就被定性為“貨物”了,而且從托運到取貨的整個過程,也可理解為一個“物流”的過程。
所以,因為“商品”的范圍太窄,“物品”的范圍太廣,都不符合物流的實際操作范圍,而用“貨物”才是最恰當的。
時間、空間位移
接下來解釋一下“時間、空間位移”。
空間的位移其實就是“貨物”被移動了,這種移動可能是運輸,包括汽車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也可能是搬運,例如裝卸、挪移、堆放等。絕大部分的物流過程都與這個空間位移有關,例如老張家的東西從東城運到西城,從樓上搬到樓下,這些都是空間位移。
至于時間位移,比較抽象一些。其實世界上所有物質都在不斷進行著時間位移,比方說老張家的電視已經用了3年了,那么這臺電視在老張家的時間位移就是3年。有心人不禁要問,既然世界上所有物質都在進行著相同的時間位移,那還有必要放在定義里面嗎?筆者認為,這非常有必要。
還是舉例子,老張的二舅托運的土特產到收貨站了,可是老張一直沒有時間去取貨。一星期后老張去領的時候,貨運公司卻找老張要保管費。老張就不服了,問貨運公司憑什么加收錢?托運的錢早就給過了。對此,貨站的人只能無奈地向老張解釋,說他們只管運到,限期內不來取貨,他們就得派人看管,這些貨物就會占用他們的倉庫,而租用倉庫、派人看守,這都是要成本的。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很多時候,貨物的空間位移并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時間變化了,這種時間上的位移也是一種服務,一般我們管這個環節叫做“倉儲”。貨物除了有空間位置上變化的需求之外,往往也有時間位移上的需求。例如,一部手機制造出來之后,不可能馬上就被消費者買走,而在制造完成和消費者購買之間存在一個時間差,這就是這部手機在時間位移上存在的需求。
另外,如果老張沒有搬家呢?他家的東西雖然不會發生空間位移,但是時間位移是必然的,那么老張家的桌椅板凳豈不是無時不刻都在“物流”了嗎?這一點請大家放心。如果老張家的東西都好好地放在家里,這些東西的屬性顯然不會是“貨物”,既然不是“貨物”,就算時間位移再多,也不能算是物流。
物流與物流管理
如果認同筆者的這種定義,那么物流就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過程罷了,說白了不就是運輸和倉儲嗎?如果真是這樣,為什么國家還花這么大的精力、決心來振興物流行業呢?
還是舉個例子,例如寫字,新社會里文盲已經很少了,相信大家都會,所以如會寫字已經不算本事了。但是有些人能夠把不同的字聯系起來說,還很有意思,這種把文字組合起來的活就叫做 “文學”。
文字和文學的關系,跟物流與物流管理的關系十分相似。物流管理,就是把基礎的物流過程按一定的要求、目標進行計劃、實施和反饋。在通常的表述中,大家常常把“物流管理”中的“管理”兩個字省略掉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概念混淆,進而影響到人們對物流的認識。
那么,物流管理有什么用呢?
例如,老張搬家時,要求搬家公司早上8點到,中午12點前搬進新家。于是,這里面就有了時間的要求。搬家公司準時到了,工人陸續裝車,老張需要找人看著,生怕東西磕碰了,或者個別工人順手牽羊。下午兩點老張單位有個重要的會要開,所以搬家公司必須在下午1點以前全部弄完。
這里面,就涉及到物流管理最基本的“準確、安全”的要求。在實際的物流管理中,這里的準確,可能包括時間的準確、地點的準確、數量的準確、內容的準確、數據的準確;至于安全,則包括貨物不能損壞、丟失或失去應有的屬性(以上兩點因篇幅所限,未能展開談)。在實際的工作中,管理的難度會因為貨物的種類、地點和時間要求的增加而隨之以幾何級數增長。例如,一部手機可能需要幾百個零部件,而一輛汽車則需要上萬個零部件,負責配送這些零部件的物流服務商就需要進行復雜而系統的物流管理,以實現物流過程的“準確和安全”。
與此同時,物流管理還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效益”。這個效益包括時間效益和經濟效益。
通過對物流過程的精確控制,能夠有效縮短完成過程所需的時間。例如,老張二舅所托運的土特產,通過普通汽車運輸要4天,鐵路要5天,走快運只要3天,如果走快遞甚至只要2天。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不同,在于不同的物流服務商所采取的運輸和管理方式不同。
物流管理的經濟效益也是十分可觀的。這種經濟效益可通過以下三個渠道實現:
第一,節約物流成本。精確的物流管理,能夠有效規避物流過程中的浪費、重復環節,減少運輸的次數、數量,減少倉儲的面積、儲存時間等,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第二,節約財務成本,F代化的物流管理,因為能夠實現對貨物的精確控制,從而使企業放心地降低甚至取消安全庫存,這為企業省下了一大筆原本由存貨所占用資金,提高了企業的資金占用率。
第三,創造市場價值。當今社會的商品競爭,要求制造商有快速、靈活的市場反應能力,而高效的物流管理,是實現這種市場反應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寫在文末——
經過這些比較,不難看出:物流是一個過程,而物流管理是對這個過程進行的管理。物流業是一個關系到全社會各個領域的基礎性服務業,我們通過對物流過程的科學管理,不僅能夠節省很多錢,更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創造遠大于物流過程本身的價值,這才是物流管理最大的魅力所在。
我們的國家之所以把物流業納入“十大振興規劃”,正是因為清楚地看到了物流是服務于所有行業的基石,這個基石打牢了,才能進一步促進其他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最后,在理清了物流、物流管理的內容、關系之后,相信我們就可以對我國的物流業現狀進行分析,對物流企業進行甄別,甚至對物流振興規劃的實施提出建議。因篇幅關系,筆者將在下期就上述內容發表看法,敬請關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