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供應鏈金融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

2009-4-16 23: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吳敬璉
    當前,國內經濟面臨著資源緊張、環境惡化、出口下滑乃至眾多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集中暴露出來,是我國長期采用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的必然結果。由于受全球宏觀經濟惡化和金融市場震蕩的影響,上述問題顯得更加突出,也進一步突顯了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迫切性。只有轉向依靠創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才能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進而提升“中國制造”的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整體競爭力,中國經濟才有可能克服目前的困難,進入新的發展軌道。
    在考慮如何提升能力的具體路徑時,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產業組織的演化趨勢。得益于信息技術和運輸技術進步所帶來的遠程生產組織和流通成本的降低,供應鏈正在取代縱向一體化,成為國際上產業組織的主流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大企業專注于品牌、客戶關系管理及創新性技術等核心能力的創造和提升,而將生產、流通、銷售中低附加值環節外包給中小企業,以此形成以穩定交易和利益共享為特征的產業鏈(也是價值鏈)體系。中小企業則往往利用自己的專項優勢,如特殊技能、單項專利技術、特別的渠道以及成本優勢,加入到產業鏈分工體系中,成為大企業主導的供應鏈節點布局中的重要一環。伴隨著供應鏈生產模式的興起,供應鏈競爭已逐漸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方式。
    由于利用了分工,供應鏈生產模式相比于縱向一體化型企業具有更高的生產效率。然而,供應鏈上各個企業之間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管理則變得更為復雜,從而可能導致交易成本的大幅上升。要防止交易成本對生產效率的侵蝕,就必須要求核心企業具有較高的供應鏈管理水平,它不但要協調好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同時要盡可能利用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機構和電子交易網絡等外部機構的支持型服務。換言之,供應鏈管理能力成為決定一條供應鏈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在此背景下,供應鏈金融 (Sup-ply-chainfinance,SCF)作為商業銀行的一種金融創新,近年來在國際銀行業應運而生,成為商業銀行重要的新業務增長點。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站在供應鏈全局的高度,為協調供應鏈資金流,降低供應鏈整體財務成本而提供的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對商業銀行而言,供應鏈金融在風險控制技術上的創新體現為充分利用供應鏈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動產或權利作為擔保,將核心企業的良好信用能力延伸到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在營銷模式上的創新則體現為以中小企業為市場導向,力圖彌補廣泛存在于中小企業的融資缺口。從國家競爭力的視角來看,供應鏈金融由于能夠降低供應鏈整體融資成本,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壓力,增強供應鏈上企業從事創新的能力,從而有助于提升一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在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過程中,與進行全球供應鏈管理的跨國公司相比,采用縱向一體化形式或供應鏈分布局限于某一地區的中國企業,要么只能充當前者供應鏈上從事低附加值工作的一環,要么只能在中低檔商品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中國企業缺乏供應鏈管理能力,這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因素。當然,要提升這一能力,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付出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社會提供更好的有利于從事供應鏈服務的體系,這其中就包括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
    可喜的是,國內一些銀行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已經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它們多數從傳統的貿易融資業務入手,從動產抵押或保理等單一融資產品的提供開始,逐步開發產品種類,形成產品集成能力,最終過渡到面向整條供應鏈的提供結構性融資服務。從效果上來看,這一金融創新活動不但緩解了不少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而且也由此增強了一些行業(如家電)核心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另外,這些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型商業銀行也為自身找到了一個潛力巨大的利基市場。
    針對這一金融創新現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研究人員會同深圳發展銀行的金融專家展開聯合研究,以全球供應鏈產業組織模式的演進為背景,深入研究了供應鏈金融的緣起、業務模式和作用,并且對國際銀行業的最佳實踐與國內銀行業的探索給予了系統的總結。如今,課題組又將研究成果匯編成書出版——盡管其中不少內容還值得進一步探索。我相信,對于處于起步階段的內部供應鏈金融業務而言,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正如書中談到的那樣,發展供應鏈金融,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環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律環境。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商業銀行業務,沒有良好的對信貸人權利的保護是難以發展起來的。由于供應ianrshejidao動產擔保和權利質押,因此物權的界定與登記也是必不可少的。好在我們已經通過了《物權法》,這為發展供應鏈金融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另外,還涉及到誠信體系、銀行監管和金融電子系統等多方面的建設。如果我們能夠改善這一生態環境,推動供應鏈金融在國內有一個較快的發展。那么,該業務在幫助我們渡過當前經濟難關、實現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方面一定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編后:《供應鏈金融:新經濟下的新金融》一書已于2009年1月出版。該書由深圳發展銀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應鏈金融”課題組在廣泛的實證研究基礎之上,從系統論角度及多個分維度,對這一創新進行了專業化的經驗梳理和理論建構。該書所論及的一系列實踐模型及其價值研析,對金融業、供應鏈管理者和中小企業具有很高的借鑒、參考和啟發意義。同時,作者所提供的關于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性理論框架,為學界相關領域的研究奠定了進一步深化的基礎。
    (本報經與作者協商,將該書的部分內容摘錄連載,以饗讀者。敬請關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