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云南產業振興:物流做強正當時
2009-4-15 22: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一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日前正式出臺,對于連接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大通道的云南來說,無疑將迎來現代物流業振興發展的非常時期——
優勢地位明顯 制約瓶頸突出
云南構建大貿易和大物流的區位優勢十分突出:地處泛珠三角和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圈的中心位置,加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南亞區域經濟合作和西部大開發也給我省現代物流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隨著我國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擴大出口、拓展境外市場步伐的加快和充分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戰略的推進,以及云南國際大通道建設、雙向開放和云南——北部灣物流通道建設的不斷深入,尤其是昆(明)曼(谷)公路全線貫通,云南獨特的區位和地緣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使物流產業在云南具有廣闊的前景。 從幾年來我省物流業發展的成績單來看,亮點突出:2007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完成316.5億元,占服務業全部增加值的17.2%。其中,交通運輸業完成234.34億元;倉儲業完成14.72億元;貿易業完成37.41億元;郵政業完成4.21億元;配送、加工、包裝業完成24億元。
但是,目前我省物流業發展的形勢不容樂觀,物流業發展水平仍處于全國落后水平,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增長率為21.2%,低于全國25.5%的增長水平;物流費用占GDP比率為23.8%,高于全國近6個百分點。
從有關資料分析可以看出,制約云南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交通基礎設施總體條件較為落后。目前我省鐵路運營里程不足2000公里,硬件設施條件與需求嚴重脫節;公路通車里程雖居全國第一,但云南地廣人稀,每平方公里通車里程居全國倒數,同時路網等級總體偏低;航空運輸以滿足旅游客運為主,貨運航空發展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內河航運潛力沒有得到有效發揮。這些因素造成云南交通運輸效率低、貨運方式選擇不合理、運輸成本高,運輸制約了云南物流業的發展,同時也制約了全省經濟的發展。
交通結點體系不健全。地區間、行業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突出。全省社會物流總額滇中地區占90%以上,其它地區只有10%左右,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交通場站建設未形成體系,運輸效率低下。
交通運輸的總量在全國處于較低水平。全省公路運輸貨運量為6.55億噸,僅占全國公路貨運總量的4%;全省鐵路運輸貨運量為6162萬噸,僅占全國鐵路貨運總量的1.97%。
此外,倉儲物流企業設施嚴重老化,傳統物流服務方式單一的格局尚未改變,新建物流服務設施尚未形成規模。加之,許多部門、行業、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運行模式仍未打破,企業自備物流設施,企業物流的比重還很大,社會物流發育程度較低。有關資料顯示,我省生產型重點企業中,平均使用倉儲面積、自有倉儲面積和租用倉儲面積分別為外資企業的4.9倍、3.4倍、12.3倍;在工業企業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業自身和供方企業承擔,而第三方物流企業承擔的僅為18%;產品銷售物流由企業自理、用戶自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共同承擔的比例分別為24.1%、59.8%和16.1%。
立足長遠發展 促進產業振興
當前,全球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云南物流業也難以獨善其身。如何把握國家利好政策,提振云南物流產業?
周少方認為當前我省要搶抓《規劃》出臺的機遇,并要抓緊機遇、抓住機遇、抓好機遇,充分發揮云南的地緣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通道經濟,以大交通促進大物流,大物流拉動大商貿,大商貿形成大市場,大市場帶動大發展。
一、必須重視物流產業發展,營造我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我省應切實提高對物流業發展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結合我省實際,盡快制定貫徹實施意見,并加大對物流業的投入,盡快將加快物流業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二、以物流通道建設、物流大項目建設為基礎,構建我省現代物流體系。利用我省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合理規劃物流布局,按照云南省現代物流發展要求,對現有規劃的總體布局、節點支撐、功能定位、輻射能力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完善,以昆明為區域節點、部分州市縣為支撐點、國際大通道為運輸網,形成通道暢通、布局合理、功能先進的現代物流體系。加大物流園區、物流市場、物流中心的建設和扶持力度,以大項目帶動物流業的大發展。
三、以優勢企業為龍頭,積極整合物流資源,提高產業集中度。我省目前共有物流企業14318家,從業人員36.9萬人。物流企業普遍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服務類型單一、社會化程度不高,成為制約我省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省要抓住《規劃》出臺的機遇,加大行業重組力度,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選擇一批具有現代物流理念、具有產業優勢、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的企業作為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實施大集團帶動戰略。
四、鼓勵物流業和制造業聯動發展,加快現代物流產業轉型和第三方物流發展。社會化的物流服務能充分利用現有的社會物流資源,為制造企業提供所需的專業物流服務,使之減少物流環節和相應的投入,降低物流成本,從而增強企業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我省有關部門應按照《規劃》的要求,加強對制造業物流分離外包的指導和促進,制定鼓勵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的相關政策,組織實施一批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的示范工程和重點項目,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有機融合、聯動發展。
五、構筑全省性、區域性、行業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在完善鐵路、水運、公路、航空運輸服務體系的同時,應加快建設有利于信息資源共享的行業和區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電子口岸、綜合運輸信息平臺、物流資源交易平臺和大宗商品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