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熱議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

2009-3-5 13: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文珊
    在全球經濟受挫的大背景下,中國怎樣才能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4萬億元投資刺激計劃、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一系列重磅政策將給相關產業和行業帶來什么影響?
    一位與會代表表示,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最困難”時期,“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無疑是最主要的議題。不過,在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下,我國有望實現保增長的目標,并預計經濟有望在二季度全面復蘇。
經濟增長必保八
    有人認為,中國就是個創造奇跡的國家,不過也有消息稱,“保八”的目標今年極有可能在全國兩會上有所調整。今年中國政府提出力保經濟增長實現8%的目標,全國政協委員對此有何評價?圍繞保增長又提出哪些意見建議?
    2009年3月2日15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趙啟正介紹會議情況。他說,經濟問題是當前政協委員們關心最多、討論最多的話題,至于“保八”是否能夠實現,政協委員們也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有的認為這是有一定難度的,更多的人認為經過努力可以實現,還有一些比較樂觀的估計。
    他同時還認為,中國想要在當前嚴重的經濟危機中站穩腳跟,就必須千方百計地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力爭實現8%的GDP增幅,在這一點上政協委員是一致的。
    他還介紹,去年以來,全國政協召開了9次專題座談會和協談會,委員們就提出應對金融危機提出了很多意見,委員們認為應該是多種措施并舉拉動內需。就在十幾天前,全國政協的科技界、經濟界的委員們還就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發展作了專門討論,國務院十幾個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他們認為政協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很有參考價值,也很具體。
    據了解,目前,大會秘書處收到了不少關于經濟建設內容的提案和發言,大會期間,委員們將圍繞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繼續就此問題建言獻策,相信一定會有更精彩的見解供大家采訪和報道。
擴大內需促發展
    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球經濟動蕩所帶來的影響將成為本次“兩會”上被熱議的一個焦點話題,“一方面是我們為應對金融危機所采取的一系列救市舉措,成效如何,存在哪些問題,4萬億救市計劃的實施狀況如何,都將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抓改革、重民生等,這些都將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關鍵詞。”
    在新聞發布會上,趙啟正說,今年收到200多個提案,內容比較集中的是這樣幾個主題:第一,中央提出在兩年內投入4萬億以刺激經濟,委員們的意見是這4萬億的使用要特別精確合理,要避免重復建設,要有利于國計民生,使我們的公民早日得到實惠。
    據趙啟正透露,委員們特別提出:第一,4萬億的投入是分期分批的,這種投入的見效按照一般經濟規律說,要有一個滯后,那么在滯后期內會不會有其他的更見效的措施?其次,雖然潛力很大,但擴大內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一定要讓人民手里有錢才能增加購買力。另一方面,由中國的傳統文化看,有些有錢的人也不太愿意花錢。那如何把內需市場真正擴大,還需要努力。
    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表示,根據往年的議題設置等情況看,經濟問題一定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就總體宏觀經濟形勢而言,通貨膨脹問題已得到解決,而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將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是通貨緊縮,“政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將提供哪些支持,讓人期待。”
    渤海證券研究所一位分析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萬億財政刺激措施的實施,將非常有助于相關受益行業抵御經濟下行的負面影響,有助于行業景氣的提升。從投資需求角度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將對建筑建材、鋼鐵、工程機械等行業中的部分子行業形成明顯拉動。
結構調整重升級
    近段時間,工業和信息化部也數次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落后生產能力淘汰力度,并重點推動鋼鐵、電解鋁、汽車、水泥、紡織等行業的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使優勢企業在危機中取得新的更大發展。
    中國正面臨著百年未遇的大考,但“危”中也有“機”。湖南株洲冶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少武認為,隨著金融危機帶來生產要素的大規模流動和重組,企業調整結構的最佳時機已經出現。對企業來說,就應該搶抓當前建設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有利時機,加快循環經濟建設。傅少武自豪地告訴記者,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將使本企業在國內外同行業中開創鉛鋅聯合冶煉產業新模式。
    業內專家指出,此次行業振興規劃的重點是控制總量、淘汰落后、技術改造、企業重組;一方面要幫助各行業渡過眼前的難關,保證產業平穩發展,另一方面更要著眼于長遠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而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則意味著國家將鼓勵企業走出國門收購海外資源,收購海外資源有利于國內企業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從而降低成本,保證原材料供應,并取得話語權。
    工業興,則國家興。毫無疑問,如何扭轉經濟下行走勢將成為今年“兩會”熱點話題,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也將引發各利益群體的訴求表達,由此,中國產業格局的深度調整即將開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