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徐建華:打造"五大中心"對接珠三角

2009-3-31 23:2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被廣東省定位為粵北區域中心城市的韶關,提出了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廣東生態發展的主力軍、廣東實施"雙轉移"戰略的先行區、山區宜居城鄉優選地的發展目標。韶關市委書記徐建華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增長壓力,韶關市將大力打造對接珠三角的產業集聚中心、物流中心、休閑旅游及游客服務中心、職業技能人才培訓中心和醫療服務中心,全年計劃固定資產投資350億元,力爭GDP增長10%以上。 
    對接珠三角打造產業集聚中心和物流中心 
    韶關是廣東北部的門戶城市,素有"咽喉交廣,唇齒江湘"之稱。徐建華說,韶關市是珠三角輻射內陸腹地戰略通道中的"橋頭堡",具有區位、產業、資源和生態等方面的優勢,參與珠三角區域發展分工潛力巨大,韶關市已經在發展規劃上與珠三角進行了對接,并將在一些改革領域與珠三角同步推進。 
    徐建華說,韶關要成為珠三角的配套產業集聚中心。工業要圍繞為珠三角打造現代產業體系配套進行對接,農業要打造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旅游業要圍繞珠三角豐富的客源市場進行打造,還要從人才上與珠三角對接,引進和培訓高素質的干部和企業管理人才,輸出技能型人才和農村富余勞動力。 
    作為廣東省產業轉移的重要轉入地,東莞(韶關)產業轉移工業園目前已落實產業轉移項目399個 ,投資額88.5億元 ,實際到位資金68.8億元,產業轉移項目工業增加值增長49.2%。韶關市還與廣東省共建裝備制造業零部件生產基地,重點對接珠三角地區的汽車、機械、電子、玩具、家具、精細化工等產業,通過特色產業推進招商。 
    韶關市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對接珠三角的切入點。徐建華表示,2009年韶關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武廣鐵路客運專線韶關段、韶贛高速公路粵境段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設的推進,開工建設廣(州)樂(昌)高速公路和贛韶鐵路,開展博仁、大廣、昆汕等高速公路項目的前期工作,推進國道省道改造、北江航道整治、運輸站場和港口建設。發展海鐵聯運,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網絡,打造區域物流中心。 
    建設生態文明探索山區科學發展新路  
    韶關市地處北江和東江上游,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點林區和廣東省重要生態屏障,森林覆蓋率居廣東省第一位,被廣東省定位為生態發展區。目前已經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1個,市(縣)級自然保護區8個,自然保護區面積和各種珍惜野生動植物的數量居廣東之首。 
    徐建華說,韶關市近年來堅定不移地實施"綠色韶關"戰略,堅決不引進污染環境難以治理的項目和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為生態文明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5月,韶關市被環保部列為全國六個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對韶關市的科學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韶關市近年來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徐建華說,2008年韶關市出臺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決定,支持企業節能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面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減排均完成了廣東省下達的任務,提前2年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在全國109個重點城市中排第18位。2009年將加大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試點工程的力度,扶持培育一批清潔生產企業,加快工業園污染集中治理設施建設,重點抓好污水處理廠、火力發電廠脫硫工程、固體廢物處置產業等建設,確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削減任務。 
    韶關市牢牢樹立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理念,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建設。徐建華說,韶關市大力調整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生態農業、現代農業和無公害產品等生態經濟,目前全市已經通過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面積約5萬畝,認證產品40多個,通過綠色食品基地認定9萬多畝,認證產品40多個。同時,韶關依托"世界地質公園"丹霞山和"禪宗祖庭"南華寺兩大旅游品牌效應,進一步優化整合旅游資源,打造休閑旅游及游客服務中心。 
    韶關市將以廣東省推進全國旅游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為契機,整合資源,著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對大丹霞、大南華、大南嶺等重點景區進行綜合開發,加快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打造粵北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基地,吸引珠三角、華北、華東乃至東南亞的游客。 
    徐建華表示,作為欠發達地區,韶關如果能夠探索出一條生態發展的新路,對同類地區的科學發展將極具示范意義。 
    強化優勢打造特色服務業中心 
    韶關市的職業教育和技工培訓在廣東省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徐建華說,韶關市的技工教育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并形成了一些品牌專業,由于走向市場化較早,目前開設的15個行業196個專業均適應市場的需求,為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技術人才。 
    徐建華介紹說,2008年韶關各類技校招生2.74萬人,同比增長29.17%,在校生總數達5.6萬多人,占廣東的1/10;短期技能培訓總數4.24萬人,同比增長23.4%;農村勞動力培訓2.35萬人,同比增長26.7%。韶關將與廣東省聯合打造全國一流的農民工培訓基地和輻射珠三角的粵北現代技工教育基地,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并促進其就業,為產業轉型升級和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儲備現代技工人才,并吸引以江西、湖南等地為主的全國生源,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徐建華表示,韶關市將在2年內投入8500萬元建設市技工教育及農民工培訓示范基地;同時通過整合優化職業技術教育資源,加快職業技術教育基地建設,逐步建成包括省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在內的三大技工教育基地,發展4所規模超萬人的技校,形成對周邊省市有一定輻射能力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強市,成為地區職業技能人才培訓中心。 
    此外,韶關市還有較為雄厚的醫療基礎,擁有多家三甲醫院和專科醫院,長期以來為周邊地區提供了大量優質的醫療服務。徐建華說,韶關市將進一步加快5個重點專科和23個特色?频慕ㄔO,打造地區醫療服務中心,形成面向全國的醫療服務能力,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徐建華說,韶關市連續兩年列入廣東省重點項目建設計劃的項目數排廣東省第3位,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將力爭突破350億元,重點推進武廣鐵路客運專線韶關段、韶贛鐵路、韶贛高速、坪B電廠三期工程、韶關電廠上大壓下項目、樂昌峽和灣頭水利樞紐工程等一大批國家、省、市重點項目。今年工作要努力做到"八個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落實擴大內需政策,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更加注重實施"雙轉移"戰略,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更加注重提高城市集聚度,精心打造粵北區域中心城市;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設,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合力;更加注重加強黨的建設,強化科學發展的組織保障。(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