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河段枯水期最深2.9米
2009-3-3 20: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荊州河段枯水期最深2.9米
同樣曾在長江上駕船29年的曹志偉說,荊州河段航道險淺自古聞名。原因就是河床屬于泥沙底,河面變寬水流減緩,泥沙沉積,航道變成淺槽,還經常發生變化不能固定。同時,河道隨著地勢九曲回腸。這就造成航道又彎又窄又淺。一到枯水期,航道最深處也就2.9米,阻礙航行。
每年,在這段航道上,都會發生貨輪擱淺事故。據悉,在2007年12月,在荊州河段,幾條船擱淺堵死長江航道,驚動中央。溫家寶總理親自批示過問解決此事。
另外,曹志偉還談到,三峽大壩蓄水后,上游來沙量及河流速度明顯變化,上千年的航道變遷規律也被打破,像他這樣幾十年老資格掌舵時都還得重新“摸著石頭過河”。
新聞縱深
中游“瓶頸”
寸灘港物流價值打折
面對荊州河段航道的先天不足,在枯水期,貨輪公司通過不同的“努力”減少成本。
大型貨輪減載轉駁通過
重慶長江輪船公司船務公司船管部主任陶萬軍說,在滿載不能直航的情況下,一些貨輪下行到達宜昌,或上行到達洞庭湖口時,就將一部分“超重”的集裝箱卸箱轉駁。但是,這一中轉就增加了港口管理、調運等費用,水運的成本優勢一下消失。一比算,很多貨輪干脆選擇減載。
同時,陶萬軍說,有些精明的貨運公司,為了節省成本,選擇在貨物搭配上下“功夫”。在重慶裝貨時,搭配一些在宜昌下船的貨物便可滿載出港,返回亦然。“這種搭配也只能碰運氣。”陶萬軍說。
物流公司期待打通瓶頸
一條“黃金水道”在枯水期間,兩邊暢通,中游“腸梗塞”的現狀是否會給今年將封關運行的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帶來影響?
位于寸灘的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東家”——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萬發接受記者采訪時沒有正面就中游現狀對寸灘港的影響發表看法。但他說,中游荊州河段一旦采取措施打破“瓶頸”暢通起來,輪船航運成本降低便能大幅刺激水運發展。再加上保稅港的政策優勢,重慶及周邊省份的出口和進口貨物,便會首選水運,重慶港口物流業發展必能更加興旺。
物流成本優勢難以體現
“當今產品的競爭實際就是物流成本的競爭。”重慶市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李勇說,重慶及周邊省份經濟仍以傳統工業為主,體積大的產品占多數。這類產品贏得市場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成本,最便宜的水運是首選。
李勇認為,重慶的保稅港區,一個優勢就是減少企業的時間成本,另一個就是借助“黃金水道”的低廉物流成本。而中游的“腸梗塞”,讓寸灘港在物流價值上打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