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危思進 內外兼修化“危”為“機”
2009-2-25 16:0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王遐
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猶如一場巨大的寒流,讓整個世界失去了活力。面對危機,有人驚惶失措,大呼世界末日來了,有人拼命掙扎,企圖殺出一條血路來,有人卻在積極準備御寒的棉衣,讓自己在這場罕見的災難中化險為夷。
危機面前,惟有具備 “危”中見“機”的能力方能化險為夷。與2005年國家宏觀政策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的寒冬相比,這次全球性的危機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沖擊,特別是產品出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東方不亮西方亮,中央4萬億元投資拉動內需為工程機械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然而只有具備慧眼、慧心和慧質的人才能 “危”中見 “機”,才能在萬眾俱寂的蕭索冬日一枝獨放。
危機面前,惟有樹立 “居危思進”的意識方能安然過冬。2008上海寶馬展上國外工程機械高端產品讓國內產品相形見絀,對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來說除了加速快跑,縮小與國外產品的差距外,似乎沒有第二條路。因此,必須樹立 “居危思進”的意識,惟有具備比競爭對手跑得更快的能力,才能渡過這場寒冬。
危機面前,惟有具備“破釜沉舟”的勇氣才能絕地逢生。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不能滿足于大而非強的現狀,在快速發展的基礎上追求更好的發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是中國工程機械的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這條充滿荊棘與光榮的道路上,惟有俯下身來苦練內功,虛心向國外先進企業和競爭對手學習,在對過去成績的否定中取得進步,只有破釜沉舟才有絕地逢生的機會。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曾經說過有這樣三種人:第一種人是在寒冷的冬天里能夠強身健體、苦練內功,抓住機遇,深入市場,抓住市場每個可能抓住的機遇發展自己,等到春天來的時候他可能又是一個新的形象;第二種人是病病怏怏,力不可支,但是會保暖,會經營,可以勉強過冬,能夠活下來;第三種人是病入膏肓,失去信心,不努力不勤奮,不去抓機遇,不去找御寒的棉衣,只能凍死。
危機面前,只有自備棉衣,御寒過冬,苦練內功,強筋健骨,內外兼修方能化 “危”為 “機”。